【民三十三1】「以色列人按着军队,在摩西、亚伦的手下出埃及地所行的路程(或译:站口;下同)记在下面。」
【民三十三2】「摩西遵着耶和华的吩咐记载他们所行的路程,其路程乃是这样:」
- 虽然神允许两个半支派贪恋自己看中的次好,坚持定居在迦南地之外(三十二22),最后成为我们的反面鉴戒(代上五25-26)。但神更愿意人从正面的启示里认识神的心意,心思脱离眼见的羁绊。所以在两个半支派的打岔之后,神立刻回顾「出埃及地所行的路程」(1节),让百姓从神一路的带领中,领会他们所当持定的目的地是迦南(3-49节);然后神就安排百姓在迦南地分地为业(50节-三十六13),显明什么才是神所应许的上好。
- 这份行程是「摩西遵着耶和华的吩咐记载」的。从出埃及到摩押平原的四十年里,以色列人曾经在许多地方「安营」(5节),但神只吩咐摩西记载了其中一部分站口:省略了一些,如「他备拉」(十一3)等等;又增加了一些,如「红海边」(10节)等等,这样就使最后的总数达到「四十二」。虽然今天这四十二站的准确地点已经不能完全确定,但「四十二」这个数字,却清楚地显明了神的「能力是在人的软弱上显得完全」(林后十二9):
- 在以利亚时代「三年零六个月」(路四25;雅五17)、也就是「四十二」个月的大饥荒中,神「在以色列人中为自己留下七千人,是未曾向巴力屈膝的,未曾与巴力亲嘴的」(王上十九18),在人的软弱中显明了神的保守。
- 在主耶稣的家谱中,记录了从亚伯拉罕到大卫、从大卫到巴比伦、从巴比伦到基督的「四十二」代(太一17),这「四十二」代既是神的百姓从蒙召中失败的历史,但也是神带领百姓从失败中复兴的过程。
- 在末日的大灾难中,敌基督将「任意而行四十二个月」(启十三5),也就是但以理所预言的最后「一七之半」(但九27)和「一载、二载、半载」(但七25),即大灾难的后三年半。这是仇敌任意而行、践踏圣城的「四十二个月」(启十一2),但也是神的百姓蒙神保守、供应的「一千二百六十天」,更是神所拣选的人为主做见证的「一千二百六十天」:那时两个见证人将「传道一千二百六十天」(启十一3),而妇人将在旷野「被养活一千二百六十天」(启十二6)。
- 因此,这份行程所记录的是神的恩典和保守,而不是人的软弱和失败。神「按心中的纯正牧养他们,用手中的巧妙引导他们」(诗七十八72),在恩典中把人的失败变成神的得胜,使百姓可以—站一站地往前行,直到进入神所应许的美地。这份行程使我们看到神的「能力是在人的软弱上显得完全」(林后十二9),虽然人会软弱、会失败,但神始终保守祂所拣选的百姓在恩典中行走,最终在恩典中得着神的应许。
上图:19世纪阿什肯纳兹犹太人(Ashkenazi Jews)抄写的摩西五经妥拉经卷(Torah Scoll),每页42行。现代犹太教抄写妥拉经卷的标准格式是每页42行,代表以色列人在旷野中的42站。
【民三十三3】「正月十五日,就是逾越节的次日,以色列人从兰塞起行,在一切埃及人眼前昂然无惧地出去。」
【民三十三4】「那时,埃及人正葬埋他们的长子,就是耶和华在他们中间所击杀的;耶和华也败坏他们的神。」
- 第一站是「兰塞」(3节),神在埃及地独行十灾,最后在逾越节击杀埃及的长子,败坏了「埃及一切的神」(出十二12),带领百姓从兰塞出埃及(参见出十二1-十二37的注解)。
- 「逾越节」(3节)的救赎是以色列人出埃及、进迦南行程的起点。神在逾越节的得胜,是以色列人敢于「在一切埃及人眼前昂然无惧地出去」(3节)的根据。同样,新约的信徒行走天路的起点,是接受主耶稣的救恩。而我们之所以能「昂然无惧地」(3节)脱离世界、不怕苦难,不是因为我们的勇气,而是因为我们的主「已经胜了世界」(约十六33)。
【民三十三5】「以色列人从兰塞起行,安营在疏割。」
【民三十三6】「从疏割起行,安营在旷野边的以倘。」
【民三十三7】「从以倘起行,转到比哈·希录,是在巴力·洗分对面,就在密夺安营。」
第四站是「比哈·希录对面」的「密夺」,神在这里带领以色列人过了红海(出十四2)。「四」在圣经里是代表世界的数字(耶四十九36;结一5-6;启七1;二十8),以色列人在第四站「经过海中到了书珥旷野」(8节),正如新约的信徒重生得救、离开世界。
【民三十三8】「从比哈·希录对面起行,经过海中到了书珥旷野,又在伊坦的旷野走了三天的路程,就安营在玛拉。」
【民三十三9】「从玛拉起行,来到以琳(以琳有十二股水泉,七十棵棕树),就在那里安营。」
- 神在这份行程中,特地提到以琳的「十二股水泉,七十棵棕树」(出十五27),代表神在旷野中恩典的供应和安息。这是提醒百姓,神是信实的神、也是负责的神,百姓在旷野四十年的每一天,都是在神的供应和保护中度过的。
- 「十二」是以色列十二支派的数目,「七十」是「以色列人的数目」(申三十二8;出一5),也是以色列长老的数目(十一16;出二十四1),这两个数字都象征着整个以色列。
【民三十三10】「从以琳起行,安营在红海边。」
【民三十三11】「从红海边起行,安营在汛的旷野。」
【民三十三12】「从汛的旷野起行,安营在脱加。」
【民三十三13】「从脱加起行,安营在亚录。」
【民三十三14】「从亚录起行,安营在利非订;在那里,百姓没有水喝。」
【民三十三15】「从利非订起行,安营在西奈的旷野。」
第十二站是「西奈的旷野」,神在这里颁布了律法(出十九1)。「十二」在圣经中是象征拣选的数字,以色列十二支派蒙拣选,归神「作祭司的国度、为圣洁的国民」(出十九6),正是根据神在第十二站与百姓所立的西奈之约(出十九5-6)。
【民三十三16】「从西奈的旷野起行,安营在基博罗·哈他瓦。」
【民三十三17】「从基博罗·哈他瓦起行,安营在哈洗录。」
- 第十四站是「哈洗录」,神在这里宣告摩西是在神全家尽忠的仆人(十二7)。
- 从「兰塞」(5节)到「哈洗录」,是以色列人在旷野的第一个十四站。在这十四站的行程中,以色列人出埃及、过红海,在「玛拉」(8节;出十五23)、「以琳」(9节;出十五27)、「汛的旷野」(11节;出十六1)、「利非订」(14节;出十七1)经历了神、学到了功课,最后在西奈山与神立约(出二十四8)、领受律法(出二十四12)、接受管教(出三十二35)、建造会幕(出四十17),成为「祭司的国度」(出十九6),被数点、编组成耶和华的军队(一3),起行准备进入迦南、承受应许。
- 正如主耶稣的家谱中,从亚伯拉罕到大卫的十四代(太一17)是神的百姓从列祖蒙拣选开始,一直到神设立大卫的宝座、建立了国度的阶段。这也代表信徒蒙召、火热、奉献、顺服的阶段,虽然中间也常有软弱,但已经开始接受神掌权。
【民三十三18】「从哈洗录起行,安营在利提玛。」
- 以色列人「从哈洗录起行,在巴兰的旷野安营」(十二16),也就是「巴兰旷野的加低斯」(十三26)。这里是迦南地的南端,以色列人已经来到了应许之地的边缘,但却因为惧怕迦南人而不敢进去,打算回埃及(十四1-4)。
- 「加低斯」是以色列人最惹神怒气的地方,以色列人从这里开始了三十八年的飘流。但神在这四十二站的记录里却不提「巴兰旷野的加低斯」,而是用「利提玛」来代替失败的加低斯,用完全的赦免来显明祂的恩典,不留下任何的阴影在人里面,使人可以抬起头来迈步向前。
【民三十三19】「从利提玛起行,安营在临门·帕烈。」
【民三十三20】「从临门·帕烈起行,安营在立拿。」
【民三十三21】「从立拿起行,安营在勒撒。」
【民三十三22】「从勒撒起行,安营在基希拉他。」
【民三十三23】「从基希拉他起行,安营在沙斐山。」
【民三十三24】「从沙斐山起行,安营在哈拉大。」
【民三十三25】「从哈拉大起行,安营在玛吉希录。」
【民三十三26】「从玛吉希录起行,安营在他哈。」
【民三十三27】「从他哈起行,安营在他拉。」
【民三十三28】「从他拉起行,安营在密加。」
【民三十三29】「从密加起行,安营在哈摩拿。」
【民三十三30】「从哈摩拿起行,安营在摩西录。」
【民三十三31】「从摩西录起行,安营在比尼·亚干。」
- 第二十八站是「比尼·亚干」,此时以色列人在旷野已经飘流了将近三十八年,亚伦即将去世(申十6)。
- 从「利提玛」(18节)到「比尼·亚干」,是以色列人在旷野的第二个十四站。在这十四站的行程中,旧世代的百姓来到了迦南地的门口,但却因为不肯信从神,错失了进入应许的机会,结果在旷野飘流了三十八年,逐渐倒毙旷野。
- 这正如主耶稣的家谱中,从大卫到巴比伦的十四代(太一17)是神的百姓经过了大卫国度的辉煌,却逐渐因为不顺服神而败落、被掳的阶段。这也代表信徒的天然肉体被带到尽头死地,甚至陷入属灵的生命荒凉、失败的阶段。
【民三十三32】「从比尼·亚干起行,安营在曷·哈及甲。」
【民三十三33】「从曷·哈及甲起行,安营在约巴他。」
【民三十三34】「从约巴他起行,安营在阿博拿。」
【民三十三35】「从阿博拿起行,安营在以旬·迦别。」
【民三十三36】「从以旬·迦别起行,安营在寻的旷野,就是加低斯。」
- 经过三十八年旷野的飘流,以色列人又回到他们在从前失败的「加低斯」(十三26)。「加低斯」位于「巴兰的旷野」(十三3)的北端、应许之地边缘「寻的旷野」的南端,所以既可以叫「巴兰旷野的加低斯」(十三26),也可以叫「寻的旷野」的「加低斯」。
- 在这三十八年里,百姓照神所吩咐的,「在西珥山绕行了许多日子」(申二1)。在人看来,百姓经过了三十八年,只是从「加低斯」走到「加低斯」,完全是在原地「绕行」;但在神的带领里,他们却是从「巴兰旷野的加低斯」走到了「寻的旷野」的「加低斯」,从「大而可怕的旷野」(申一19)重新回到了应许之地的边缘。
【民三十三37】「从加低斯起行,安营在何珥山,以东地的边界。」
【民三十三38】「以色列人出了埃及地后四十年,五月初一日,祭司亚伦遵着耶和华的吩咐上何珥山,就死在那里。」
【民三十三39】「亚伦死在何珥山的时候年一百二十三岁。」
神在这份行程中,特地提到「祭司亚伦遵着耶和华的吩咐上何珥山,就死在那里」(38节),表明这是神所安排的新老交替。神让以利亚撒接任大祭司(二十28节),用大祭司职位的转换来标志着世代的转换(三十五28)。但不管带领的人怎样更替,真正带领他们的神永远不变。
【民三十三40】「住在迦南南地的迦南人亚拉得王听说以色列人来了。」
- 「迦南人亚拉得王听说以色列人来了」,表明以色列人在旷野「绕行」(申二3)的日子结束了,开始向着迦南前进。
- 神特别提到,以利亚撒刚刚接任大祭司(二十28),「迦南人亚拉得王」就来攻击他们,新世代的百姓刚一开始就遇到了挫折。这是提醒百姓,在神带领中的挫折,在人看是失败,在神却是得胜。因为神要借着祂所允许的挫折来恢复百姓的信心,用外面的挫折催促他们去仰望神。人若是甘心走在神的路上,就能看见挫折是神引导我们恢复信心的转折。
- 三十八年前,旧世代的以色列人不肯顺服神,「擅敢上山顶去」(十四44),想凭着自己的心意强行进入迦南,结果被迦南人一直追杀到「何珥玛」(十四45)。现在,新世代的百姓不再凭着自己去争战,而是求神「将这民交付我手」(二十一2),神就让他们在同一个「何珥玛」享用了得胜,恢复了信心。神也用「何珥玛」的得胜,作为神允许百姓得着应许之地的凭据,正如「圣灵是我们得基业的凭据」(弗一14)。
【民三十三41】「以色列人从何珥山起行,安营在撒摩拿。」
【民三十三42】「从撒摩拿起行,安营在普嫩。」
【民三十三43】「从普嫩起行,安营在阿伯。」
【民三十三44】「从阿伯起行,安营在以耶·亚巴琳,摩押的边界。」
【民三十三45】「从以耶·亚巴琳起行,安营在底本·迦得。」
【民三十三46】「从底本·迦得起行,安营在亚门·低比拉太音。」
【民三十三47】「从亚门·低比拉太音起行,安营在尼波对面的亚巴琳山里。」
【民三十三48】「从亚巴琳山起行,安营在摩押平原——约旦河边、耶利哥对面。」
【民三十三49】「他们在摩押平原沿约旦河边安营,从伯·耶施末直到亚伯·什亭。」
- 第四十二站是「摩押平原」,此时以色列人即将结束旷野飘流,准备进入应许之地(二十二1),下一站就是迦南地的「耶利哥」(48节)。
- 从「何珥山」(41节)到「摩押平原」,神带领以色列人从南向北横跨约旦高原,夺得了应许之地东面的亚摩利人之地。因着信,南部的亚拉得王、中部的亚摩利王西宏和北部的巴珊王噩都成了神的百姓生命成长的「食物」(十四9),也成为神必将带领他们进入应许之地迦南的保证(申三21-22)。因为以色列人「从约旦河东两个亚摩利王的手,将亚嫩谷直到黑门山之地夺过来」(申三8),并非倚靠自己的能力,而是神「打发黄蜂飞在你们前面,将亚摩利人的二王从你们面前撵出,并不是用你的刀,也不是用你的弓」(书二十四12)。
- 从「曷·哈及甲」(32节)到「摩押平原」,是以色列人在旷野的第三个十四站。在这十四站的行程中,旧世代的百姓全部倒毙旷野;新世代的百姓虽然也经历了失败,但却因着信在失败中不断成长、得胜。
- 这正如主耶稣的家谱中,从巴比伦到基督的十四代(太一17)是神的百姓经历了被掳、回归和恢复的阶段,最后是基督降生,叫神的百姓「得生命,并且得的更丰盛」(约十10)。这也代表信徒的属灵生命从失败中逐渐恢复,最后能进入基督、得着基督的阶段。
以色列人在旷野飘流的四十二站 |
||
第一个十四站 |
第二个十四站 |
第三个十四站 |
1. 兰塞 | 15. 利提玛 | 29. 曷·哈及甲 |
2. 疏割 | 16. 临门·帕烈 | 30. 约巴他 |
3. 以倘 | 17. 立拿 | 31. 阿博拿 |
4. 密夺 | 18. 勒撒 | 32. 以旬·迦别 |
5. 玛拉 | 19. 基希拉他 | 33. 加低斯 |
6. 以琳 | 20. 沙斐山 | 34. 何珥山 |
7. 红海边 | 21. 哈拉大 | 35. 撒摩拿 |
8. 汛的旷野 | 22. 玛吉希录 | 36. 普嫩 |
9. 脱加 | 23. 他哈 | 37. 阿伯 |
10. 亚录 | 24. 他拉 | 38. 以耶·亚巴琳 |
11. 利非订 | 25. 密加 | 39. 底本·迦得 |
12. 西奈的旷野 | 26. 哈摩拿 | 40. 亚门·低比拉太音 |
13. 基博罗·哈他瓦 | 27. 摩西录 | 41. 亚巴琳山 |
14. 哈洗录 | 28. 比尼·亚干 | 42. 摩押平原 |
【民三十三50】「耶和华在摩押平原——约旦河边、耶利哥对面晓谕摩西说:」
【民三十三51】「『你吩咐以色列人说:你们过约旦河进迦南地的时候,」
【民三十三52】「就要从你们面前赶出那里所有的居民,毁灭他们一切錾成的石像和他们一切铸成的偶像,又拆毁他们一切的邱坛。」
【民三十三53】「你们要夺那地,住在其中,因我把那地赐给你们为业。」
【民三十三54】「你们要按家室拈阄,承受那地;人多的,要把产业多分给他们;人少的,要把产业少分给他们。拈出何地给何人,就要归何人。你们要按宗族的支派承受。」
- 「家室」原文是「部族 Clans」,就是以色列人被数点的「族」(二十六5),是「支派 Tribes」与各个「父家 Fathers’ houses」之间的单位(书七14)。以色列十二个支派一共有57个「家室」(二十六5-50),利未人有8个「家室」(二十六57-58)。「宗族的支派」原文是「祖宗的支派」。
- 神数算了从出埃及开始一路「所行的路程」(1节),让百姓清楚地看到:出埃及的目的地是迦南;不管人怎样软弱、环境怎样艰难,神都能负责带领自己的百姓前往祂的应许之地。百姓之所以能走过这四十二站,不是根据自己和环境,而是根据神的恩典和大能。但神也要人在这四十二站的行走中,学到信心的功课,就是不看自己、不看环境,单单凭信心跟从神。
- 现在,百姓已经到了「约旦河边、耶利哥对面」(50节),神也必然负责带领他们走过行程的最后一段:「过约旦河进迦南地」(51节)。百姓将来能「夺那地,住在其中」(53节),也不是根据自己和环境,而是根据神对亚伯拉罕的恩典和应许:「因我把那地赐给你们为业」(53节;创十五18-21)。但同样,神也要人在承受应许的过程中,学到信心的功课,才能照着神的心意长久地活在应许中,「作祭司的国度,为圣洁的国民」(出十九6),享用神一切的恩典和丰富:
- 凭信心「赶出那里所有的居民」(52节),「不可随从他们的风俗」(利二十23),因为神「是圣洁的」(利十一45)。在新约里承受应许的信徒,也「不要效法这个世界,只要心意更新而变化,叫你们察验何为神的善良、纯全、可喜悦的旨意」(罗十二2)。
- 凭信心除去一切偶像(52节;出二十三24,三十四12-16),不被用丰收、多产来吸引人的迦南偶像所吸引。神与偶像不能共存(林后六14-16),而撒但辖制人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诱使人用偶像来代替神。所有会在人心中代替神的人、事、物,无论是成功、财富、健康,还是事业、家庭、学问,甚至是事奉,只要地位被摆在神的上面,就成了人的偶像。在新约里承受应许的信徒,既不可敬拜偶像,也不可用拜偶像的方式来敬拜神。
- 凭信心「拈阄,承受那地」(54节;二十六53-56),接受神的权柄和管理。既然恩典不是根据人的品行或功劳,而是人本来不配得的白白赏赐,那么无论神赏赐什么,都是最好的,人不必争夺、攀比,只应当凭信心借着「拈阄」来接受神的管理、承认地的主人是神。在新约里承受应许的信徒,也「不要看自己过于所当看的;要照着神所分给各人信心的大小,看得合乎中道」(罗十二3),「各人要照所得的恩赐彼此服事,作神百般恩赐的好管家」(彼前四10)。
【民三十三55】「倘若你们不赶出那地的居民,所容留的居民就必作你们眼中的刺,肋下的荆棘,也必在你们所住的地上扰害你们。」
【民三十三56】「而且我素常有意怎样待他们,也必照样待你们。』」
- 「眼中的刺,肋下的荆棘」(55节),也是约书亚对以色列人的临终赠言(书二十三13)。但最后以色列人还是没有完全执行神的命令,最后导致了自己的败坏。
- 神已经等了迦南人四百多年,但他们始终不肯离弃邪恶和淫乱,以致罪孽满盈(创十五16)。因此,「那地的居民」(55节)就成了与神作对的世界的代表,没有资格存留在神的国度里。百姓如果「容留」(55节)他们,就会成为百姓「眼中的刺,肋下的荆棘」(55节),不是用「扰害」(55节)来对付百姓,就是用淫行来诱惑百姓,使百姓和他们一样败坏,最后让神自己来「照样」对付自己的百姓。因此,这是一场严肃属灵的争战,人对世界的宽容,就是对神百姓的残忍、对神救赎的破坏。
- 每一个常在基督里的信徒,基督也常在我们里面(约十五4),因此,「神的国就在你们心里」(路十七21)。我们也应当从自己的心中「赶出那地的居民」(55节),不能「容留」世界的心思留在我们心中,否则早晚会被世界「扰害」,因为「他们在这些事上,见你们不与他们同奔那放荡无度的路,就以为怪,毁谤你们」(彼前四4);或者被世界掳走,因为「他们虽知道神判定行这样事的人是当死的,然而他们不但自己去行,还喜欢别人去行」(罗一32)。
- 同样,人不能既住在基督里,又「容留」「淫乱、污秽、邪情、恶欲,和贪婪」(西三5)存在我们里面,给自己留下破口:「因你们已经脱去旧人和旧人的行为,穿上了新人。这新人在知识上渐渐更新,正如造他主的形象」(西三9-10)。
来源:https://cmcbiblereading.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