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二1】「『此后,我们转回,从红海的路往旷野去,是照耶和华所吩咐我的。我们在西珥山绕行了许多日子。」
- 「红海的路」从加低斯出发,朝东南方前往红海的亚喀巴湾。而以色列人出埃及时所过的红海,是红海的苏伊士湾附近。「西珥山」是以东西部边缘的山地。「许多日子」是「三十八年」(14节)。
- 百姓经历了「何珥玛」(一44)的惨败之后,并不是立刻「转回,从红海的路往旷野去」,而是又「在加低斯住了许多日子」(一46),经过了许多挣扎,最后才「照耶和华所吩咐」的,到旷野去接受拆毁和建立。我们也和以色列人一样「体贴肉体」(罗八5),总是喜欢停留在「加低斯」绿洲,不愿意「往旷野去」。有些人误以为通过各种学习、事奉、自我约束,就可以使灵命成长;但光凭人的努力,并不能带来属灵生命的真实成长,只有跟随神「从红海的路往旷野去」,才能让旧人倒毙旷野、新人逐渐成长。有些人又误以为通过刻苦己身,主动到「旷野」自讨苦吃,就可以蒙神悦纳;但人自己所去的,其实都算不得「旷野」,最多只是旷野里的绿洲「加低斯」。我们生命中的旷野并不是自己能决定的,而是神为我们量身定做、借着环境所兴起的,可能在家中、可能在职场、也可能在教会。只有神才能让「万事都互相效力,叫爱神的人得益处」(罗八28);而人都是「体贴肉体」的,我们若是倚靠肉体来对付肉体,结果只是「自表谦卑,苦待己身,其实在克制肉体的情欲上是毫无功效」(西二23)。
- 神所吩咐的「红海的路」,人拣选也好、不拣选也好,终归是绕不过去的。如果我们甘心乐意地走上去,一路上注意圣灵的工作,接受圣灵对旧人的拆毁,新人就能得着建立,「红海的路」就成了生命成长的道路;如果我们心不甘情不愿地「往旷野去」,不注意圣灵在一路上的工作,只会怨天尤人,结果经历的难处越多,旧人就越刚硬,「旷野」就成了刑罚,「绕行」成了荒废。
【申二2】「耶和华对我说:」
【申二3】「“你们绕行这山的日子够了,要转向北去。」
- 三十八年前,神说「你们在这山上住的日子够了」(一6),三十八年后,神又说「你们绕行这山的日子够了」(3节)。无论是在西奈山停留的一年,还是「绕行这山」的「三十八年」,都在神的管理之中,百姓所当做的,就是紧紧跟随火柱、云柱,不要走在前面,也不要落在后面。
- 只有神才知道什么对我们算是「够了」。当我们对神的话语明白得「够了」,神就会让我们「起行」(一7)离开西奈山,在行走中把神的话语转化成我们的生命;当我们的旧人被环境对付得「够了」,神就会让我们停止「绕行」、「转向北去」,进入应许,承受神的应许和安息。「然而,我们到了什么地步,就当照着什么地步行」(腓三16),人若是走在神的前面,无论是苦待自己、还是苛求别人,在生命的成长上都是拔苗助长。因此,我们「不要消灭圣灵的感动」(帖前五19),但「总要试验那些灵是出于神的不是」(约壹四1)。
- 百姓「绕行这山」的三十八年,是「照耶和华所吩咐」的(1节)。在人看来,旷野的「绕行」完全是在浪费生命,既不能回埃及建功立业、又不能去迦南拓展神国。但我们的神并不是消极的神,祂的每一次拆毁,都是为了建立;火柱、云柱所带领的每一次「绕行」,都是为了将来「转向北去」时走得更稳。今天,我们大多数日子也在过着日复一日同样的「绕行」生活,并不能为神做什么大事。但神在救赎计划中所要得着的不是工作,而是合神心意的人。因此,我们在「绕行」中既不要坐立不安,也不能甘心沉沦,而要注意接受圣灵在「绕行」之中的造就:不但旧人被拆毁,新人也被建立;不但明白神的话语,也学会等候神;不但耐得住寂寞,也能沉得住气。当我们绕行的「日子够了」,圣灵就会向我们显明前面的道路,那时我们才有信心甘心乐意地走上去,紧紧跟随,不但得着基督、也被基督得着。
【申二4】「你吩咐百姓说:你们弟兄以扫的子孙住在西珥,你们要经过他们的境界。他们必惧怕你们,所以你们要分外谨慎。」
【申二5】「不可与他们争战;他们的地,连脚掌可踏之处,我都不给你们,因我已将西珥山赐给以扫为业。」
【申二6】「你们要用钱向他们买粮吃,也要用钱向他们买水喝。」
【申二7】「因为耶和华——你的神在你手里所办的一切事上已赐福与你。你走这大旷野,祂都知道了。这四十年,耶和华你的神常与你同在,故此你一无所缺。”」
- 死海南面的「西珥」(4节)是以东人居住的地方,以色列人的祖先雅各的孪生哥哥「以扫是西珥山里以东人的始祖」(创三十六9)。因此,虽然以东王因为「惧怕」(4节)以色列人的强盛,很不友好地拒绝以色列人过境(民二十18),但神还是命令百姓「不可与他们争战」(5节),并且「不可憎恶以东人,因为他是你的弟兄」(申二十三7)。既然神「已将西珥山赐给以扫为业」(5节),百姓就不能根据自己的需要和能力,越过神的界线去「争战」。
- 神让百姓学习不体贴自己的需要,并不是要人装作看不见需要,而是要人相信神「都知道了」(7节),祂必负责供应需要;神也不是要人倚靠自己的毅力忍饥挨饿,而是用恩典来激发人的信心。虽然「这四十年」来,百姓大部分的时间都在「绕行」(1节),但只要是跟随火柱、云柱,即使在「绕行」中,神仍然与他们同在,使他们「一无所缺」。现在,虽然以色列人必须绕道而行,道路难行(民二十一4),但百姓在信心里就能看见,他们只要继续走在火柱、云柱所带领的路上,神必然也会负责保守他们「一无所缺」。
【申二8】「『于是,我们离了我们弟兄以扫子孙所住的西珥,从亚拉巴的路,经过以拉他、以旬·迦别,转向摩押旷野的路去。」
- 以东王不肯让以色列人走南北横贯约旦高原的「王道」(民二十17),所以百姓只好绕行比较难走的「亚拉巴的路」,沿着约旦河裂谷经过「以拉他、以旬·迦别」,向北前往摩押。「以拉他」和「以旬·迦别」两个地方距离很近(王上九26),可能位于红海亚喀巴湾北端的港口埃拉特(Eilat)附近的伊克拉菲遗址(Tell el-Kheleifeh)
- 当百姓「绕行这山的日子够了」(3节),就有条件继续学习下一个行走的功课:有些地方必须绕道,有些地方必须攻取,无论是绕道还是攻取,都是根据神的命令,而不是体贴自己的需要;都是仰望神的供应,而不是倚靠自己的能力。因此,百姓「转向北去」(3节),就成为一次信心的旅程、得胜的进军,一路上看不到人的悖逆或偏离,只看到神的权柄和百姓的顺从。
【申二9】「耶和华吩咐我说:“不可扰害摩押人,也不可与他们争战。他们的地,我不赐给你为业,因我已将亚珥赐给罗得的子孙为业。”」
【申二10】「先前,有以米人住在那里,民数众多,身体高大,像亚衲人一样。」
【申二11】「这以米人像亚衲人;也算为利乏音人;摩押人称他们为以米人。」
【申二12】「先前,何利人也住在西珥,但以扫的子孙将他们除灭,得了他们的地,接着居住,就如以色列在耶和华赐给他为业之地所行的一样。」
- 死海东面的「亚珥」(9节)是摩押人的首都,以色列人的祖先亚伯拉罕的侄子罗得之子摩押「就是现今摩押人的始祖」(创十九37)。既然神「已将亚珥赐给罗得的子孙为业」(9节),百姓就不能根据自己的需要和能力,越过神的界线去「争战」(9节)。
- 「以米人」(10节)又称为「利乏音人」(11节),他们和迦南地「亚衲族的人」(一28)一样,都是「民数众多,身体高大」(10节),但却被基大老马击败(创十四5),现在已经消失无踪,他们的地就成为摩押人的地。同样,原来住在「西珥」的「何利人」(创三十六20),现在也被以东人所除灭(12节),他们的地就成为以东人的地。
【申二13】「现在,起来过撒烈溪!于是我们过了撒烈溪。」
【申二14】「自从离开加低斯·巴尼亚,到过了撒烈溪的时候,共有三十八年,等那世代的兵丁都从营中灭尽,正如耶和华向他们所起的誓。」
【申二15】「耶和华的手也攻击他们,将他们从营中除灭,直到灭尽。」
- 「撒烈」的意思是「杞柳小溪」,从约旦高原向西流入死海南部,是摩押的南界。撒烈溪的南面是以东,北面是摩押。
- 过了撒烈溪,「那世代的兵丁都从营中灭尽」(14节)。这是旷野飘流三十八年的一个分水岭,神对旧世代的审判结束了(一35),从此新世代不再受旧世代的搅扰,百姓中再也没有怨言出现,已经预备好凭信心进入迦南地。
【申二16】「『兵丁从民中都灭尽死亡以后,」
【申二17】「耶和华吩咐我说:」
【申二18】「“你今天要从摩押的境界亚珥经过,」
【申二19】「走近亚扪人之地,不可扰害他们,也不可与他们争战。亚扪人的地,我不赐给你们为业,因我已将那地赐给罗得的子孙为业。”」
【申二20】「那地也算为利乏音人之地,先前利乏音人住在那里,亚扪人称他们为散送冥。」
【申二21】「那民众多,身体高大,像亚衲人一样,但耶和华从亚扪人面前除灭他们,亚扪人就得了他们的地,接着居住。」
【申二22】「正如耶和华从前为住西珥的以扫子孙将何利人从他们面前除灭、他们得了何利人的地、接着居住一样,直到今日。」
【申二23】「从迦斐托出来的迦斐托人将先前住在乡村直到迦萨的亚卫人除灭,接着居住。」
- 「亚扪人之地」(19节)在摩押北面的雅博河上游,以色列人的祖先亚伯拉罕的侄子罗得之子便·亚米「就是现今亚扪人的始祖」(创十九38)。既然神「已将那地赐给罗得的子孙为业」(19节),百姓就不能根据自己的需要和能力,越过神的界线去「争战」(19节)。
- 「利乏音人」又称为「散送冥」(20节),他们和迦南地「亚衲族的人」(一28)一样,都是「身体高大」(21节),但却被神「从亚扪人面前除灭他们」(21节),他们的地就成为摩押人的地。
- 「迦斐托人」(23节)就是非利士人(创十14)。当神领以色列人出埃及的时候,祂也「领非利士人出迦斐托」(摩九7),并让他们除灭「亚卫人」,得了「迦萨」(23节)。将来一旦以色列人远离神,神就会使用非利士人来管教以色列人。「迦斐托」就是地中海的克里特岛,「迦萨」就是今天以色列沿海平原的加沙地带。
- 旧世代的百姓因为害怕身材高大的亚衲族人,不敢进入迦南(一28),现在神带领新世代的百姓走过以东、摩押和亚扪的边界,让他们看看那些身材高大的「利乏音人」和人数众多的「何利人」(12节)是怎样被神除灭的。以东人、摩押人和亚扪人只是沾了一点亚伯拉罕的关系,尚且蒙神恩待,亚伯拉罕「凭着应许生的」(加四23)的后裔以色列人,岂不更应该凭信心承受神的应许吗?
- 神又特意提起「迦斐托人」,让百姓领会神是全地的主,「地和其中所充满的,世界和住在其间的,都属耶和华」(诗二十四1),「至高者将地业赐给列邦,将世人分开,就照以色列人的数目,立定万民的疆界」(三十二8),何况「耶和华的分,本是祂的百姓;祂的产业,本是雅各」呢(三十二9)?
【申二24】「你们起来前往,过亚嫩谷;我已将亚摩利人希实本王西宏和他的地交在你手中,你要与他争战,得他的地为业。」
【申二25】「从今日起,我要使天下万民听见你的名声都惊恐惧怕,且因你发颤伤恸。』」
- 「亚嫩」(24节)的意思是「湍急的溪流」,从约旦高原向西流入死海中部。亚嫩河常年有水,河谷很深,许多支流将约旦高原割裂,成为天然的分界线,南面是摩押,北面是亚摩利王西宏的地。
- 「希实本」(24节)的意思是「堡垒」,是亚摩利王西宏的首都,在现代约旦首都安曼西北约20公里。
- 神不允许百姓与以东人、摩押人和亚扪人争战(5、9、19节),却命令百姓攻击亚摩利王西宏︰「你要与他争战,得他的地为业」(24节)。因为神要赐给新世代百姓第一次得胜,目的是「使天下万民听见你的名声都惊恐惧怕」(十一25;书二9-11),铺平他们进迦南的道路。这也是百姓第二次与亚摩利人争战,旧世代的百姓怎样在亚摩利人面前失败(一44),神就要使新世代的百姓怎样在亚摩利人身上得胜;旧世代的百姓没有信心不「惧怕」(一21、29)仇敌,现在神要让万民都「惧怕」新世代的百姓,让百姓经历神的信实,坚定信心。
【申二26】「『我从基底莫的旷野差遣使者去见希实本王西宏,用和睦的话说:」
【申二27】「“求你容我从你的地经过,只走大道,不偏左右。」
【申二28】「你可以卖粮给我吃,也可以卖水给我喝,只要容我步行过去,」
【申二29】「就如住西珥的以扫子孙和住亚珥的摩押人待我一样,等我过了约旦河,好进入耶和华——我们神所赐给我们的地。”」
【申二30】「但希实本王西宏不容我们从他那里经过;因为耶和华——你的神使他心中刚硬,性情顽梗,为要将他交在你手中,像今日一样。」
- 「基底莫」(26节)可能位于摩押东北的旷野,但准确位置不能确定。「大道」(27节)又称为「王道」,指约旦河东沟通南北的古代通商大道,从亚喀巴湾向北经过约旦高原,一直到大马士革。
- 神要撵出住在迦南地的亚摩利人(出三十四11),但约旦河东并不在应许之地的范围内,所以虽然摩西已经知道西宏会敌对以色列人,但他还是照着神的吩咐,先向亚摩利人宣告「和睦的话」(26节;申二十10)。
- 以东人和摩押人虽然拒绝让以色列人走王道经过他们的心脏地带,但却没有阻止以色列人绕道经过他们的外围,并且卖粮卖水给以色列人。但「希实本王西宏」却更加强硬,不但拒绝借道,而且主动出来攻击以色列人。所以神就像当初在埃及对待法老一样(出七3),任凭他的「心中刚硬,性情顽梗」,目的是要把他交在以色列人手中,借着得胜来增强百姓的信心(31节),也使迦南人「都惊恐惧怕」(25节),「心都消化了」(书二9)。
【申二31】「耶和华对我说:“从此起首,我要将西宏和他的地交给你;你要得他的地为业。”」
【申二32】「那时,西宏和他的众民出来攻击我们,在雅杂与我们交战。」
【申二33】「耶和华——我们的神将他交给我们,我们就把他和他的儿子,并他的众民,都击杀了。」
【申二34】「我们夺了他的一切城邑,将有人烟的各城,连女人带孩子,尽都毁灭,没有留下一个。」
【申二35】「惟有牲畜和所夺的各城,并其中的财物,都取为自己的掠物。」
【申二36】「从亚嫩谷边的亚罗珥和谷中的城,直到基列,耶和华——我们的神都交给我们了,没有一座城高得使我们不能攻取的。」
【申二37】「惟有亚扪人之地,凡靠近雅博河的地,并山地的城邑,与耶和华——我们神所禁止我们去的地方,都没有挨近。』」
- 西宏王国的南北边界是「从亚嫩河到雅博河」(民二十一24),西界是约旦河,东边与旷野的亚扪接壤(士十一22)。「亚罗珥」(36节)是亚嫩河谷北岸悬崖边的一座堡垒。「基列」(36节)是雅博河以北的山地,所以「从亚嫩谷边的亚罗珥和谷中的城,直到基列」(36节),也代表西宏王国的南北边界。这个区域大约南北80公里长,东西40公里宽,是神赐给百姓在长途跋涉之后休整的地方(31节),也是让他们在进入迦南之前,能够安心重温历史和律法的地方。
- 「雅博」的意思是「倒空」,就是现代的哲卡河(Zarqa River),从约旦高原向西流经基列地,在死海和加利利湖的中间汇入约旦河。这是雅各与神摔跤的地方(创三十二22)。
- 「雅杂」(32节)的准确位置不能确定。「骄傲在败坏以先;狂心在跌倒之前」(箴十六18),西宏不但主动攻击以色列人,还放弃了容易防守的堡垒,在「雅杂」的郊野和以色列人交战(32节),结果被全部消灭。
- 以色列人「将有人烟的各城,连女人带孩子,尽都毁灭,没有留下一个」(34节),意思是完全献给神。「尽都毁灭??????」原文的意思是「完全地奉献、完全地毁坏」,与以色列人在「何珥玛」把迦南人的城邑「尽行毁灭」(民二十一3)、在巴珊地把噩王的国「尽都毁灭」(三6)是同一个词,表示把得胜完全奉献给了神,作为神对恶贯满盈的迦南人和亚摩利人的审判。关于怎样理解进迦南过程中的残酷战争,参见民三十一18、31、50注解。
- 这次争战的结果,使新世代的百姓经历了神的大能和信实,他们不再惧怕打败过他们的亚摩利人(一44),也不再惧怕他们的「城邑又广大又坚固,高得顶天」(一28)。得胜的经历使他们认识到,只要是神所交给他们的,「没有一座城高得使我们不能攻取的」(36节);既然是神定意要把他们带入应许之地,就没有什么环境和势力能够阻拦神旨意的成就。
- 神是「为我们信心创始成终」的主(来十二2)。神所赐的信心(弗二8;六23;约六65),祂负责使这信心坚固、增长,不需要人倚靠自己的理智、情感或意志来苦苦坚持。在以色列人「转向北去」(3节)一路的行走中,神不但用恩典来扶持他们的信心(7节),也用历史来印证信心(10-12节;20-22节),更用得胜来坚固信心(24-25节)。这样的信心才能在人的生命发出功效,成为「所望之事的实底」、「未见之事的确据」(来十一1)。因着信心的跟随,「所望之事」就提前成为百姓实际的属灵经历,使他们能确信「未见之事」是真实的存在,因此满有把握地继续跟随神前行。而当我们得着完全的救恩的时候,正如以色列人进入迦南的时候,我们与所盼望的「未见之事」「就要面对面了」(林前十三12)。
来源:https://cmcbiblereading.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