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代志上第5章逐节注解、祷读

【代上五1】「以色列的长子原是流便;因他污秽了父亲的床,他长子的名分就归了约瑟。只是按家谱他不算长子。」

【代上五2】「犹大胜过一切弟兄,君王也是从他而出;长子的名分却归约瑟。」

  • 这份家谱在数算了约旦河西、耶路撒冷以南的犹大和西缅支派之后,立刻数算约旦河东的流便支派、迦得支派和玛拿西半个支派。这两个半支派当初坚持住在约旦河东(民三十二1-5),结果最先被掳,至今还没有回归(26节),与最后被掳、最先回归的犹大支派成为鲜明的对比。
  • 「以色列的长子原是流便」(1节)原文是「流便的后代原是以色列的长子」。
  • 「流便」是雅各的长子,但因为「放纵情欲」(创四十九4),与他父亲的妾通奸(创三十五22),所以失去了长子的名分。以色列家长子名分的三大权利:双倍的产业、家族的领袖、家族的祭司,分别由约瑟、犹大和利未支派继承。
  • 「他长子的名分就归了约瑟」(1节),原文是「他长子的名分就归了以色列的儿子约瑟的后代」,指约瑟得了长子双倍的产业,他的儿子以法莲和玛拿西成为两个支派。
  • 「只是按家谱他不算长子」(1节),原文是「按家谱的登录他(流便)不算长子」。
  • 「犹大胜过一切弟兄,君王也是从他而出」(2节),指犹大成为领导支派,大卫王和弥赛亚将出自犹大支派(创四十九8-10)。

【代上五3】「以色列长子流便的儿子是哈诺、法路、希斯伦、迦米。」

【代上五4】「约珥的儿子是示玛雅;示玛雅的儿子是歌革;歌革的儿子是示每;」

【代上五5】「示每的儿子是米迦;米迦的儿子是利亚雅;利亚雅的儿子是巴力;」

【代上五6】「巴力的儿子是备拉。这备拉作流便支派的首领,被亚述王提革拉·毗尼色掳去。」

【代上五7】「他的弟兄照着宗族,按着家谱作族长的是耶利、撒迦利雅、比拉。」

【代上五8】「比拉是亚撒的儿子;亚撒是示玛的儿子;示玛是约珥的儿子;约珥所住的地方是从亚罗珥直到尼波和巴力·免,」

【代上五9】「又向东延到幼发拉底河这边的旷野,因为他们在基列地牲畜增多。」

【代上五10】「扫罗年间,他们与夏甲人争战,夏甲人倒在他们手下,他们就在基列东边的全地,住在夏甲人的帐棚里。」

  • 3-10节是流便支派的家谱。这份家谱只提到流便的四个儿子(3节;创四十六9),然后从被掳时的首领「备拉」(6节)开始上溯几代就草草结束。这并不表明流便支派的家谱已经流失了,而是作者精心拣选的结果。
  • 流便支派的家谱中有叫「巴力」(5节)的人,也有叫「巴力·免」(8节)的地名,表明流便支派虽然「在基列地牲畜增多」(9节),但属灵的光景却在衰退,逐渐开始「随从那地之民的神行邪淫」(25节)。到了「巴力的儿子」(5节)作流便支派的首领时,整个支派都被亚述掳走了。
  • 主前733-732年,「亚述王提革拉·毗尼色」(6节)发动第二次西征,征服了大马士革王国,杀了亚兰王利汛(王下十六9),把以色列北部和东部吞并为亚述行省,河东两个半支派被掳到亚述(王下十五29)。
上图:1868年在约旦发现的摩押王米沙石碑(Mesha Stele),现存于卢浮宫。碑文以原始希伯来字母书写,大约刻于主前840年,碑文记录了摩押王米沙反叛,战胜以色列王。碑文上提到「亚罗珥」、「尼波」、「巴力免」(代上五8)和「沙仑」(代上五16)这四个地名。

上图:1868年在约旦发现的摩押王米沙石碑(Mesha Stele),现存于卢浮宫。碑文以原始希伯来字母书写,大约刻于主前840年,碑文记录了摩押王米沙反叛,战胜以色列王。碑文上提到「亚罗珥」、「尼波」、「巴力免」(代上五8)和「沙仑」(代上五16)这四个地名。

【代上五11】「迦得的子孙在流便对面,住在巴珊地,延到撒迦。」

【代上五12】「他们中间有作族长的约珥,有作副族长的沙番,还有雅乃和住在巴珊的沙法。」

【代上五13】「他们族弟兄是米迦勒、米书兰、示巴、约赖、雅干、细亚、希伯,共七人。」

【代上五14】「这都是亚比孩的儿子。亚比孩是户利的儿子;户利是耶罗亚的儿子;耶罗亚是基列的儿子;基列是米迦勒的儿子;米迦勒是耶示筛的儿子;耶示筛是耶哈多的儿子;耶哈多是布斯的儿子。」

【代上五15】「还有古尼的孙子、押比叠的儿子亚希。这都是作族长的。」

【代上五16】「他们住在基列与巴珊和巴珊的乡村,并沙仑的郊野,直到四围的交界。」

【代上五17】「这些人在犹大王约坦并在以色列王耶罗波安年间,都载入家谱。」

  • 11-17节是迦得支派的家谱。这份家谱连迦得的七个儿子(创四十六16)都没有提到,只是从被掳时的几个族长(12、15节)开始上溯几代就草草结束。这并不表明迦得支派的家谱已经流失了,而是作者精心拣选的结果。
  • 「犹大王约坦」(17节)年间,就是北国以色列被掳前后。「约坦二十年」(王下十五30),何细亚杀死比加篡位,北国以色列沦为亚述的藩属国,河东两个半支派被掳到亚述(王下十五29)。

【代上五18】「流便人、迦得人,和玛拿西半支派的人,能拿盾牌和刀剑、拉弓射箭、出征善战的勇士共有四万四千七百六十名。」

【代上五19】「他们与夏甲人、伊突人、拿非施人、挪答人争战。」

【代上五20】「他们得了神的帮助,夏甲人和跟随夏甲的人都交在他们手中;因为他们在阵上呼求神,倚赖神,神就应允他们。」

【代上五21】「他们掳掠了夏甲人的牲畜,有骆驼五万,羊二十五万,驴二千;又有人十万。」

【代上五22】「敌人被杀仆倒的甚多,因为这争战是出乎神。他们就住在敌人的地上,直到被掳的时候。」

  • 「夏甲人、伊突人、拿非施人、挪答人」(19节)都是阿拉伯人。
  • 「直到被掳的时候」(22节),指主前722年北方十个支派被掳往亚述,他们至今尚未回归。
  • 18-22节特别指出,因为河东两个半支派「在阵上呼求神,倚赖神,神就应允他们」(20节),使他们「得了神的帮助」(20节),以少胜多(18、21节),享用得胜「直到被掳的时候」(22节)。这场战争可能发生在「扫罗年间」(10节)。
  • 18-22节是一至九章的家谱中篇幅最长的争战记录,其中战利品的数量大得惊人,证明河东两个半支派的被掳,不是因为神没有能力帮助他们,而是因为他们「得罪了他们列祖的神,随从那地之民的神行邪淫」(25节)。因此,他们的「争战是出乎神」(22节),被掳也是出乎神(26节);这既是对回归百姓的警告,也是对他们的勉励。

【代上五23】「玛拿西半支派的人住在那地。从巴珊延到巴力·黑们、示尼珥与黑门山。」

【代上五24】「他们的族长是以弗、以示、以列、亚斯列、耶利米、何达威雅、雅叠,都是大能的勇士,是有名的人,也是作族长的。」

  • 23-24节是约旦河东玛拿西半支派七个被掳的族长。
  • 河东两个半支派的家谱,都是精心列出被掳时期的族长,指出他们的属灵责任:「他们得罪了他们列祖的神」(25节)。
上图:以色列十二支派所分得的地业。

上图:以色列十二支派所分得的地业。

【代上五25】「他们得罪了他们列祖的神,随从那地之民的神行邪淫;这民就是神在他们面前所除灭的。」

【代上五26】「故此,以色列的神激动亚述王普勒和亚述王提革拉·毗列色的心,他们就把流便人、迦得人、玛拿西半支派的人掳到哈腊、哈博、哈拉与歌散河边,直到今日还在那里。」

  • 「激动亚述王普勒和亚述王提革拉·毗列色的心」(26节),原文是「激动亚述王普勒的心,就是亚述王提革拉·毗列色的心」。「激动」原文是单数,表明「亚述王普勒」和「亚述王提革拉·毗列色」是同一位国王,「普勒」是提革拉·毗列色三世登基前的名字。
  • 「哈腊」(26节)可能位于尼尼微东北(Halahhu)。「歌散」(26节)可能在哈博河上游(Tell Halaf)。「哈博」(26节)就是幼发拉底河的支流哈布河(Habur)。
  • 25-26节总结了河东两个半支派被掳的原因。流便和迦得支派在定居河东之前就已经「牲畜极其众多」(民三十二1),定居之后更是「牲畜增多」(9节)、靠神得胜(20-22节)。但属地的福气却没有使他们更加专心跟从神、倚靠神,反而使他们心思被眼前的好处所拴住,只注意自己的需要,却忽略了神的心意;只满足于眼前的恩典,却放弃了永远的应许,最终拉上玛拿西半个支派,坚持停留在自己看中的河东,放弃进入应许之地迦南(民三十二1-5)。这两个半支派既然不看重神上好的应许,也就不会严谨地遵行神的话语,结果很快就「随从那地之民的神行邪淫」(25节),以致被神管教(26节)。
  • 这两个半支派并不是从一开始就离弃神,他们的祖先也担心后代「与耶和华无分」(书二十二27),所以用心良苦地建造了「证坛」(书二十二34)来提醒后代。但这只是自欺欺人,因为神早已吩咐「一切的男丁要一年三次朝见主耶和华」(出二十三17),也安排了利未人分散在河东的支派中,以维持神的百姓与神、与人的合一。神与人的关系并不能倚靠人手所造的「证坛」来维持,只能倚靠祂自己的话语。人的心里若没有神的话语,「证坛」的规模再「高大」(书二十二10),也不能叫人的心归向神;人的眼目若定睛在眼见的好处上,「证坛」的「样式」(书二十二28)再准确,也挡不住他们的眼目转向偶像。历史证明,人所建造的「证坛」毫无作用,河东两个半支派的子孙虽然经历过恩典和得胜(20-22节),但最终还是得罪神、随从偶像,不但最早被亚述掳去(25-26节),与国度和圣殿脱离;而且没有和其他支派一起回归重建圣殿,「直到今日还在那里」(26节)。
  • 在十二支派的家谱中,单单提到河东两个半支派「直到今日还在那里」,这就提醒百姓思想:为什么神领自己回归,却让河东两个半支派「直到今日还在那里」?是因为回归的百姓行为更好吗?是因为没回归的百姓心思更糟吗?是因为神对河东两个半支派爱得不够吗?都不是,因为十二支派悖逆的光景只是「五十步笑一百步」,他们之所以先得以回归,是因为神拣选了犹大支派,定意要让君王从他而出(2节),成就大卫之约(十七7-14)。因此,百姓可以放心,神所定意国度与圣殿的计划,祂必「亲口应许,亲手成就」(代下六15)。



来源:https://cmcbiblereading.org/

 






上一篇:历代志上第4章逐节注解、祷读
下一篇:历代志上第6章逐节注解、祷读

点我,加官微,防失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