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上十三1】「大卫与千夫长、百夫长,就是一切首领商议。」
【代上十三2】「大卫对以色列全会众说:『你们若以为美,见这事是出于耶和华——我们的神,我们就差遣人走遍以色列地,见我们未来的弟兄,又见住在有郊野之城的祭司利未人,使他们都到这里来聚集。」
【代上十三3】「我们要把神的约柜运到我们这里来;因为在扫罗年间,我们没有在约柜前求问神。』」
【代上十三4】「全会众都说可以如此行;这事在众民眼中都看为好。」
- 「约柜」(3节)是神与人立约的见证(出二十五10-22),是神同在的记号。约柜被非利士人掳走归回以后,一直留在基列·耶琳(撒上七1)。扫罗王忽略了神,也就忽略了约柜;不看重神的同在,也就从来「没有在约柜前求问神」(3节),只在最后关头才想起要求问神(撒上二十八6),但在神眼里却算不得「求问耶和华」(十24)。而大卫爱慕神的同在,首先想到的就是「为雅各的大能者寻得居所」(诗一百三十二5),将自己和百姓交在圣约的管理之下。因此,他召集了全国的首领们商议(1节),要带领各支派同心归向神(2节),将约柜运到耶路撒冷(3节)。
- 大卫早就可以用以弗得来求问神(撒上二十三9),因此,他将神的约柜运到耶路撒冷,不是为了更方便地「求问神」,而是为神寻找「安息之所」(诗一百三十二8)。此时的大卫「好像断过奶的孩子在他母亲的怀中」(诗一百三十一2),所爱慕的不是恩典,而是赐恩典的神;所寻求的不是满足自己,而是满足神。这正是合神心意的王,因此神就更新西奈之约,赐下大卫之约(十七7-14)。
- 大卫已经是以色列的王,如果只是为了搬运约柜,用不着与「一切首领商议」(1节)。但大卫知道,约柜是神与百姓关系的见证,神的百姓只有同心接回约柜、顺服在圣约的管理之下,才能与神恢复正常的关系。在《历代志》里,当君王与众民「商议」的时候,通常都是为了同心寻求神,如所罗门(代下一2)、约沙法(代下二十21)和希西家(代下三十2;三十二3)。
- 在前一章最后两节的加冕宴会中(十二39-40),完全没有敬拜的意味,而本章则刻意用敬拜的专用名词「以色列全会众」(2节)来代替政治性的「以色列众人」(十一1、4),代表国度从政治的复兴转向属灵的复兴。
- 「以色列全会众」不是投票决议,而是「全会众都说可以如此行;这事在众民眼中都看为好」(4节),证明「这事是出于耶和华——我们的神」(2节)。天然人最难的就是同心,只有圣灵在人心中动工的时候,人才可能同心体贴、顺服神的心意。今天,教会生活的原则也不是少数服从多数,而是人人都顺服神的权柄,人人都让神居首位。
- 《撒母耳记》先讲推罗王帮助大卫(撒下五11-12)、大卫在耶路撒冷生儿育女(撒下五13-16)、又战胜非利士人(撒下五17-25),然后才讲迎接约柜(撒下六1-11),而《历代志》里的顺序则完全相反。因为《撒母耳记》所记录的是大卫生命的成长经历,而《历代志》所发表的是神国复兴的优先次序。在人的心目中,国度的首要任务是抵御外敌、恢复民生,然后才有条件迎接约柜;而在神的旨意里,国度的首要任务是恢复与神的关系,然后神自然会负责「祭司的国度」(出十九6)的一切难处。这个新的次序,也是《历代志》记载其他君王事迹的模式,如亚比雅(代下十三)、约沙法(代下十七-二十)和希西家(代下二十九-三十二)。
- 今天,信徒生活的优先次序也不是先解决自己的问题,而是与神恢复正常的关系;教会事奉的首要使命也不是开展各种活动满足人,而是献上准确的敬拜满足神。当人与神的关系恢复正常的时候,地上一切的大事都会变成小事,正如主耶稣所教导的:「你们要先求祂的国和祂的义,这些东西都要加给你们了」(太六33)。
【代上十三5】「于是,大卫将以色列人从埃及的西曷河直到哈马口都招聚了来,要从基列·耶琳将神的约柜运来。」
【代上十三6】「大卫率领以色列众人上到巴拉,就是属犹大的基列·耶琳,要从那里将约柜运来。这约柜就是坐在二基路伯上耶和华神留名的约柜。」
【代上十三7】「他们将神的约柜从亚比拿达的家里抬出来,放在新车上。乌撒和亚希约赶车。」
【代上十三8】「大卫和以色列众人在神前用琴、瑟、锣、鼓、号作乐,极力跳舞歌唱。」
- 「从埃及的西曷河,直到哈马口」(5节),代表大卫统治下从南到北的以色列全境。
- 「基列·耶琳」(5节)是当时停放约柜的地方(撒上七1),位于耶路撒冷西北约23公里。约柜从非利士送回以后,被运到基列·耶琳的亚比拿达家(撒上六21;七1-2),到此时已经过了大约80年,至少包括:撒母耳作士师之前的20年(撒上七2)、撒母耳作士师的12年(《犹大古史记》卷6第13章294节)、扫罗作王的40年(徒十三21)、大卫在希伯仑作王的7年半(撒下二11)。到了大卫登基作王的时候,百姓甚至忘了约柜在哪里,大卫还需要到处打听约柜的下落(诗一百三十二6)。因此,当时大部分人可能根本不知道应该如何正确搬运约柜。
- 按着律法,约柜必须由利未人哥辖的子孙用杠抬(民四15),「只是不可摸圣物,免得他们死亡」(民四15)。大卫也许不知道,但作为利未人的「乌撒和亚希约」(7节)应该知道,但他们居然也忽略了神的律法,没有提出正确的建议,成了失职的利未人。
- 大卫寻求神的心是准确的,他用「新车」(7节)运约柜,是照着他自己所知道的最大敬意。但事奉神不但要有准确的态度,还要有准确的方法。照着人的方法去事奉,只能满足人;只有照着神的方法去事奉,才能满足神。今天,我们若把许多世界的东西搬进基督的教会来,以为这样才算爱主、才算跟得上时代,这和用新车搬约柜是同一个错误。
【代上十三9】「到了基顿(在撒母耳下六章六节是拿艮)的禾场;因为牛失前蹄(或译:惊跳),乌撒就伸手扶住约柜。」
【代上十三10】「耶和华向他发怒,因他伸手扶住约柜击杀他,他就死在神面前。」
【代上十三11】「大卫因耶和华击杀(原文是闯杀)乌撒,心里愁烦,就称那地方为毗列斯·乌撒,直到今日。」
- 「心里愁烦」(11节),意思是大卫「生自己的气」。
- 「毗列斯·乌撒」(8节)的意思是「乌撒的违背」。
- 乌撒「伸手扶住约柜」(9节),完全是好心帮助神,但做的却是神所禁止的事。因为律法明明地规定:只有亚伦的后代祭司才可以触摸约柜,其他的人「不可摸圣物,免得他们死亡」(民四15)。「人是看外貌;耶和华是看内心」(撒上十六7),神「向他发怒」(10节),是因为他里面没有敬畏的心。每当神的国度开始复兴的时候,也是容易被仇敌掺杂的时候;因此,百姓尤其要注意「照耶和华——你们神所吩咐的谨守遵行,不可偏离左右」(申五32),才能归神「作祭司的国度,为圣洁的国民」(出十九6)。
- 我们常常以为人若不「伸手扶住约柜」,约柜就要掉在地上了。但约柜是神自己的见证,神若不允许,它绝不会掉下去;即使牛车翻了,神自己也会伸手扶住;甚至约柜落在非利士手中,也能自己照顾自己。在我们事奉神的路上,也常常看见「约柜」似乎要倾倒的时候;只有不认识神的人,才会下意识地伸出肉体的手去帮神的忙。如果我们用不顺服的方法来顺服神、用不敬畏的态度来敬畏神、倚靠肉体来治死肉体,结果都不蒙悦纳。
- 基列·耶琳位于犹大山地的一座山岗上,牛车要先下山,然后一路上坡到耶路撒冷。蹊跷的是,一路下坡、上坡都没有出问题,偏偏在平坦的「基顿的禾场」(9节)出了问题。神并没有一开始差派先知迦得(撒上二十二5)或拿单(撒下十二1)来阻止大卫用「新车」(7节)搬运约柜,而是在最不可能失蹄的「基顿的禾场」让「牛失前蹄」(9节),然后借着击杀乌撒,让大卫、百姓和我们都上了难忘的一课:「神是轻慢不得的」(加六7),事奉越是火热,灵里越要冷静;教会越是兴旺,越要警惕仇敌的掺杂。我们若是只重视外面的热闹,却忽略了真理,越是火热,越会「差之毫厘、失之千里」,小小的掺杂也会给神的家带来重大的破口。
【代上十三12】「那日,大卫惧怕神,说:『神的约柜怎可运到我这里来?』」
【代上十三13】「于是大卫不将约柜运进大卫的城,却运到迦特人俄别·以东的家中。」
【代上十三14】「神的约柜在俄别·以东家中三个月,耶和华赐福给俄别·以东的家和他一切所有的。」
- 过去伯示麦人对约柜不敬,被神「击杀了他们七十人」(撒上六19)。现在乌撒也被击杀,大卫以为神不要约柜进入耶路撒冷,因此「惧怕神」(12节),不敢再把神的同在(十一9)看作理所当然。
- 把约柜运回耶路撒冷是一件美事,但是大卫和以色列人没有按着神的安排来做,结果就把美事做得不美。事奉神的人常犯的一个毛病,就是以为只要是爱神、热心、传福音,不管怎么做,神一定会悦纳。然而神的工作一定要按照神的方法去做,才能把美事做美,所以神反复叮咛:「要照着在山上指示你的样式」(出二十五40)、「要谨守遵行我一切的律例典章」(利二十22),一切的事奉都要「本于祂,倚靠祂,归于祂」(罗十一36)。
- 「迦特」(13节)可能指但支派境内的利未城市「迦特·临门」(书二十一24-26 )。 「迦特人俄别·以东」(13节)可能是利未人、哥辖族可拉的后裔(代上十五18、24)。他明明知道乌撒因扶约柜而被击杀(7节),也看到大卫的「惧怕」,但还是欢迎约柜到他家。因着他对神同在的爱慕,「耶和华赐福给俄别·以东的家和他一切所有的」(14节)。神先是用击杀乌撒来教导大卫「敬畏」,然后用赐福俄别·以东全家来教大卫「恩典」,让大卫明白,对神的爱心和热心必须根据真理,这样的事奉才是蒙神悦纳的忠心事奉。
- 大卫一生有许多软弱和失败,但《历代志》并没有提到他与拔示巴行淫(撒下十一),而是单单记录了搬运约柜(十三章)和数点人数(二十一章)。这表明作者精心挑选史实的目的,并不是为了洗刷大卫的名声,也不是激发百姓的民族自豪感,而是为了围绕国度和圣殿的主线:第一次失败的结果,是大卫完全顺服神的定例搬运约柜,把神带回百姓的生活中心(十五-十六章);第二次失败的结果,是大卫完全按照神的心意安排圣殿的事奉(二十三-二十六章),发表圣殿的样式(二十八18)。
- 神实在是一位善于「教导」(撒下二十二35;诗十八34;一百四十四1)的老师,祂借着两次失败,让大卫更深地认识神,因此不敢再用人的热心去替神作主,不但「求问神」(3节;十四10、14),而且「按定例求问」(十五13)。神也常常借着反面教材,让我们更深地认识祂:不但事奉,更要照着神的旨意事奉(林后八5);不但祈求,更要照着神的旨意祈求(罗八27)。
来源:https://cmcbiblereading.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