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二1】「这事以后,亚哈随鲁王的忿怒止息,就想念瓦实提和她所行的,并怎样降旨办她。」
【斯二2】「于是王的侍臣对王说:『不如为王寻找美貌的处女。」
【斯二3】「王可以派官在国中的各省招聚美貌的处女到书珊城(或译:宫)的女院,交给掌管女子的太监希该,给她们当用的香品。」
【斯二4】「王所喜爱的女子可以立为王后,代替瓦实提。』王以这事为美,就如此行。」
- 「这事以后」(1节),大约是主前479年冬天。主前482-481年,亚哈随鲁王平定巴比伦叛乱之后,率领百万大军远征希腊。主前480年9月,波斯海军在萨拉米斯战役中大败,亚哈随鲁撤离希腊,在小亚细亚的撒狄过冬。他可能在撒狄期间郁郁寡欢,所以想起王后。
- 亚哈随鲁王「想念瓦实提和她所行的」(1节),但又不能更改当年废黜王后的诏书,因此侍臣提议另选新后。「王以这事为美」(4节),实际上,是「王的心在耶和华手中,好像陇沟的水随意流转」(箴二十一1),为要打开以斯帖高升的路,给百姓预备拯救的出口。
【斯二5】「书珊城有一个犹大人,名叫末底改,是便雅悯人基士的曾孙,示每的孙子,睚珥的儿子。」
【斯二6】「从前巴比伦王尼布甲尼撒将犹大王耶哥尼雅(又名约雅斤)和百姓从耶路撒冷掳去,末底改也在其内。」
【斯二7】「末底改抚养他叔叔的女儿哈大沙(后名以斯帖),因为她没有父母。这女子又容貌俊美;她父母死了,末底改就收她为自己的女儿。」
- 「末底改也在其内」(6节),根据原文的语法,既可以指「基士也在其内」(5节),也可以指「末底改也在其内」。「犹大王耶哥尼雅」(6节)在118年之前的「巴比伦王第八年」(王下二十四12)被掳,所以这里的意思是「末底改的家族也在其内」。
- 「末底改」(7节)这个名字的意思可能是「微小的人」,有可能源于当时的巴比伦名字。
- 「哈大沙」(7节)是希伯来名字,意思是「番石榴」。「番石榴」代替沙漠中的蒺藜荆棘,象征神对百姓的赦免(赛四十一19;五十五13)。「以斯帖」(7节)是波斯名字,意思是「星星」。「以斯帖 ????????/es·tār’」和「哈大沙 ???????/had·as·s?’」原文的发音接近,而番石榴的花也很像星星。
【斯二8】「王的谕旨传出,就招聚许多女子到书珊城,交给掌管女子的希该;以斯帖也送入王宫,交付希该。」
【斯二9】「希该喜悦以斯帖,就恩待她,急忙给她需用的香品和她所当得的分,又派所当得的七个宫女服事她,使她和她的宫女搬入女院上好的房屋。」
【斯二10】「以斯帖未曾将籍贯宗族告诉人,因为末底改嘱咐她不可叫人知道。」
【斯二11】「末底改天天在女院前边行走,要知道以斯帖平安不平安,并后事如何。」
- 「以斯帖也送入王宫」(8节),原文是「以斯帖也被送入王宫」。民女并不能自己主动入宫,只有波斯王的官员才有权力挑选(3节)。但这里并不提是谁送以斯帖入宫,因为真正把她送入王宫的,乃是神自己。因此,虽然以斯帖是无父无母、无权无势的孤女(7节),但「希该喜悦以斯帖,就恩待她」(9节)。一切都在神的掌管之中,神若要叫以斯帖升高,什么都不能阻拦。
- 末底改吩咐以斯帖不透露「籍贯宗族」(10节),可能因为当时的政治环境对神的百姓并不友好(拉四6)。虽然末底改并没有隐瞒自己的身分(三5),只是保护以斯帖,但也不是一个刚强的见证;因为这样,以斯帖就不能像但以理那样「立志不以王的膳和王所饮的酒玷污自己」(但一8)。
- 希罗多德指出,波斯王必须在七个联盟的家族中挑选王后(《历史The Histories》卷3第84章)。虽然也有不少例外,但毫无背景的以斯帖即使被选中,很可能也只是长住冷宫、孤老终身的「妃嫔」(14节)。所以末底改天天挂心,「要知道以斯帖平安不平安,并后事如何」(11节)。
【斯二12】「众女子照例先洁净身体十二个月:六个月用没药油,六个月用香料和洁身之物。满了日期,然后挨次进去见亚哈随鲁王。」
【斯二13】「女子进去见王是这样:从女院到王宫的时候,凡她所要的都必给她。」
【斯二14】「晚上进去,次日回到女子第二院,交给掌管妃嫔的太监沙甲;除非王喜爱她,再提名召她,就不再进去见王。」
【斯二15】「末底改叔叔亚比孩的女儿,就是末底改收为自己女儿的以斯帖,按次序当进去见王的时候,除了掌管女子的太监希该所派定给她的,她别无所求。凡看见以斯帖的都喜悦她。」
【斯二16】「亚哈随鲁王第七年十月,就是提别月,以斯帖被引入宫见王。」
【斯二17】「王爱以斯帖过于爱众女,她在王眼前蒙宠爱比众处女更甚。王就把王后的冠冕戴在她头上,立她为王后,代替瓦实提。」
【斯二18】「王因以斯帖的缘故给众首领和臣仆设摆大筵席,又豁免各省的租税,并照王的厚意大颁赏赐。」
- 以斯帖并没有借机要求衣服珠宝(13节),而是「别无所求」(15节),所以「凡看见以斯帖的都喜悦她」(15节)。表面上,是因为以斯帖谦卑顺服,与瓦实提的任性倔强截然不同,所以「王爱以斯帖过于爱众女」(17节),并没有考察家族的背景(20节),就「立她为王后,代替瓦实提」(17节)。但实际上,单凭人出于肉体的决定,并不能使「温柔的人有福了!因为他们必承受地土」(太五5)。宿命论者相信冥冥中有一股盲目的力量,但我们却相信凡事背后都有神旨意的管理。
- 「提别月」(16节)是犹太历的十月,大约是阳历十二月到一月间。
- 「亚哈随鲁王第七年十月」(16节),大约是主前479年12月,亚哈随鲁于这年秋季从撒狄回到书珊过冬,立以斯帖为王后。而「设摆大筵席,又豁免各省的租税,并照王的厚意大颁赏赐」(18节),可能是为了借机消除远征失败的影响。
- 以斯帖的高升,给众民带来了欢乐。此时百姓还看不到神,也看不到危机的临近,但神已经暗暗为他们预备了拯救。正如「基督在我们还作罪人的时候为我们死,神的爱就在此向我们显明了」(罗五8);当我们还在「说恶言顶撞」祂的时候(诗一百三十九20),圣灵的工作早已在「预定得永生的人」(徒十三48)身上开始了。
【斯二19】「第二次招聚处女的时候,末底改坐在朝门。」
【斯二20】「以斯帖照着末底改所嘱咐的,还没有将籍贯宗族告诉人;因为以斯帖遵末底改的命,如抚养她的时候一样。」
【斯二21】「当那时候,末底改坐在朝门,王的太监中有两个守门的,辟探和提列,恼恨亚哈随鲁王,想要下手害他。」
【斯二22】「末底改知道了,就告诉王后以斯帖。以斯帖奉末底改的名,报告于王;」
【斯二23】「究察这事,果然是实,就把二人挂在木头上,将这事在王面前写于历史上。」
- 「第二次招聚处女的时候」(19节),意思不能确定。
- 「坐在朝门」(19节),指末底改在朝中任职。书珊城王宫的门被称为「大流士门」,是一个1120平方米的泥砖建筑,两侧设有官员办公的房间。
- 「以斯帖照着末底改所嘱咐的,还没有将籍贯宗族告诉人」(20节),所以末底改并没有因为以斯帖而升官。他的低调谨慎,却为将来以斯帖向波斯王申诉(七3)埋下了伏笔。
- 亚哈随鲁王树敌不少,虽然躲过了这次刺杀(23节),最终还是在主前465年被刺身亡。但到了那个时候,神已经使用亚哈随鲁成就了祂的旨意。
- 末底改凑巧揭发了阴谋,立了大功,却没有得到应有的奖赏,只是「将这事在王面前写于历史上」(23节)。无论是凑巧、遗忘、还是记录,每件事都在神的管理之中。正如神允许埃及的酒政忘记约瑟(创四十23),神也不叫末底改在这个时候显露,为要埋下将来得胜最关键的伏笔(六1-3)。神所要做的事,总是比撒但先行一步;撒但虽然可以骚扰救赎的计划,却不能改变神旨意的成就。
- 末底改和以斯帖都是普通人,都是失败者的后代。他们的软弱正像他们的名字,只是「微小的人」,只是夜空中的小「星星」,甚至软弱到不得不使用外邦名字,被迫藏身于外邦人中间。以斯帖在宫中隐瞒了「籍贯宗族」(10、20节),既不能谨守律法,也不能显出神百姓的见证。但是,过去神使用了不守律法的参孙(士十四9),现在神也照样使用软弱微小的末底改和以斯帖。神既能使用但以理的刚强(但一8)来高抬他(但一15-18),在巴比伦王面前荣耀神(但二28);也能使用以斯帖的软弱来隐藏她,在波斯王身边埋下伏兵(七3)。当神要使用一个人的时候,并不在乎他们的地位高低或能力大小,也不在乎他们刚强还是软弱,而是单单在于神自己的权能和拣选,因为「神能照着运行在我们心里的大力充充足足地成就一切,超过我们所求所想的」(弗三2),所以「这不在乎那定意的,也不在乎那奔跑的,只在乎发怜悯的神」(罗九16)。
来源:https://cmcbiblereading.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