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箴十六1】「心中的谋算在乎人;舌头的应对由于耶和华。」
【箴十六2】「人一切所行的,在自己眼中看为清洁;惟有耶和华衡量人心。」
【箴十六3】「你所做的,要交托耶和华,你所谋的,就必成立。」
【箴十六4】「耶和华所造的,各适其用;就是恶人也为祸患的日子所造。」
【箴十六5】「凡心里骄傲的,为耶和华所憎恶;虽然连手,他必不免受罚。」
【箴十六6】「因怜悯诚实,罪孽得赎;敬畏耶和华的,远离恶事。」
【箴十六7】「人所行的,若蒙耶和华喜悦,耶和华也使他的仇敌与他和好。」
【箴十六8】「多有财利,行事不义,不如少有财利,行事公义。」
【箴十六9】「人心筹算自己的道路;惟耶和华指引他的脚步。」
- 第1节和第9节原文以交错对称的「人 ?????/?·d?m’」和「心 ???/lav」首尾呼应,把1-9节组成一个交错对称的单元,几乎每节都提到「耶和华」(除了第8节),主题是神的主权和人的行动:
- A. 人的言语受神管理(1节);
- B. 人所行的应当交托神(2-3节);
- C. 神的旨意超越人的意念(4节);
- B1. 人所行的应当顺服神(5-8节);
- A1. 人的行动受神管理(9节)。
- 1、9节是一对平行句,阐明本单元的主题是神的主权决定人的行动,也就是「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 「心中的谋算在乎人」(1a),但神的主权管理人的言语,所以「舌头的应对由于耶和华」(1b )。人类的一切谋算,实际上都是在推进神的救赎计划,正如巴兰「心中的谋算」是咒诅以色列,但「舌头的应对」却是祝福(民二十三11-12)。因此,真智慧是平时熟悉神的话语,但「人把你们拉去交官的时候,不要预先思虑说什么;到那时候,赐给你们什么话,你们就说什么;因为说话的不是你们,乃是圣灵」(可十三11)。
- 「人心筹算自己的道路」(9a),但神的主权管理人的行动,所以「惟耶和华指引他的脚步」(9a)。因此,真智慧是尽责任为将来作打算,但「你们只当说:『主若愿意,我们就可以活着,也可以做这事,或做那事』」 (雅四15)。
- 2-3节是一对平行句,强调人的行动应当交托给神:
- 「人一切所行的,在自己眼中看为清洁」(2a),「心中的谋算」都是觉得自己「所行的」是有道理的、有益处的、有必要的。但是,人最困难的事情就是认识自己,许多正义的人只是因为没有机会作恶,许多谦卑的人只是因为缺乏实力竞争,许多文明的人只是掌握了比暴力更容易达到目的的方法。所以有人说:「他们只有在安全的时候才是勇敢的,在免费的时候才是慷慨的,在浅薄的时候才是动情的,在愚蠢的时候才是真诚的」(中国作家刀尔登)。「惟有耶和华衡量人心」(2b),只有神才能看清我们真实的动机,了解我们真实的需要。因此,真智慧是永远也不要自以为义,永远都提醒自己已经全然败坏。一个人最重要的两天,第一是出生的那天,第二是认识到自己全然败坏的那天;因为真正的重生始于承认自己的全然败坏。
- 「你所做的,要交托耶和华」(3a),并不是交给神来代劳,而是交给神作决定;若是通过了神的「衡量」,「你所谋的,就必成立」(3b),并且能坚立不衰。「交托」原文是「滚到」(书十18;撒上十四33),表示彻底地交出。「成立」原文是「坚立」。真智慧不是用「交托耶和华」来谋求成功,而是用「交托耶和华」来寻求准确。面对任何事情,懦弱会问「安全吗」?功利会问「有利吗」?虚荣会问「受欢迎吗」?惟有敬虔会问「合神心意吗」?
- 「耶和华所造的,各适其用」(4a),一切被造之物都被用来成就神的旨意(罗八28),「因为万有都是靠祂造的,无论是天上的,地上的;能看见的,不能看见的;或是有位的,主治的,执政的,掌权的;一概都是借着祂造的,又是为祂造的」(西一16)。「就是恶人也为祸患的日子所造」(4b),虽然恶人并不荣耀神,但神却能在恶人身上得荣耀,完全超越了人的意念。因此,真智慧是不坚持自己的意见,不强求「自己眼中看为清洁」的事,凡事都「要交托耶和华」、顺服神的主权。
- 5-8节是一组平行句,强调人的行动应当顺服神的主权:
- 「凡心里骄傲的,为耶和华所憎恶;虽然连手,他必不免受罚」(5节)。但骄傲不是骄傲人的专利,而是肉体生命中无法根除的种子,总是在人意想不到的时候悄然萌发,并且让人习以为常、甘之若饴。事实上,每当我们感觉心中谦卑的时候,认为自己爱主的时候,指责别人挂名的时候,都是在给骄傲的种子预备发芽的条件。马丁·路德(Martin Luther,1483-1546年)说:「你无法避免鸟从你的头顶飞过,但你可以不让鸟在你的头发里筑巢。You cannot keep birds from flying over your head but you can keep them from building a nest in your hair」。同样,我们无法防止骄傲从心中掠过,但可以拒绝骄傲在心中驻足。因此,真智慧是不必代替神去对付那些「心里骄傲的」,而是省察自己是否「心里骄傲」。
- 「因怜悯诚实,罪孽得赎;敬畏耶和华的,远离恶事」(6节),因此,真智慧是不坚持心想事成,只关心自己有没有「怜悯诚实」、「远离恶事」,而把结果交托给神。「因怜悯诚实,罪孽得赎」,原文是「因不变的爱和诚信,罪孽得着遮盖」(英文ESV译本)。
- 「人所行的,若蒙耶和华喜悦,耶和华也使他的仇敌与他和好」(7节),事实上,化敌为友是打败仇敌最好的方法,你若敬畏神,仇敌也必敬畏你。因此,真智慧是不牺牲真理、讨好仇敌,只专心「蒙耶和华喜悦」;神会负责对付仇敌、「使他的仇敌与他和好」。
- 「多有财利,行事不义,不如少有财利,行事公义」(8节),因为赚取「财利」在人,能否享受和保存「财利」却在乎神,罪人只是「为义人积存资财」(十三22)。因此,真智慧是不关心「财利」的多少,只关心是否「行事公义」。
【箴十六10】「王的嘴中有神语,审判之时,他的口必不差错。」
【箴十六11】「公道的天平和秤都属耶和华;囊中一切法码都为祂所定。」
【箴十六12】「作恶,为王所憎恶,因国位是靠公义坚立。」
【箴十六13】「公义的嘴为王所喜悦;说正直话的,为王所喜爱。」
【箴十六14】「王的震怒如杀人的使者;但智慧人能止息王怒。」
【箴十六15】「王的脸光使人有生命;王的恩典好像春云时雨。」
- 10-15节是一个单元,几乎每节都提到「王」(除了第11节),主题是君王的职责,结构是:
- 君王应当公正审判(10-11节);
- 君王应当推行公义(12-13节);
- 君王应当果断执法(14-15节)。
- 10-11节是一对平行句,主题是君王应当公正审判:
- 「王的嘴中有神语」(10a),也就是「公道的天平和秤」(11a)、「囊中一切法码」(11 b)。这些都是神所定的,所以只要君王根据神的律法作出判断,「审判之时,他的口必不差错」(10b)。
- 「公道的天平和秤」和「囊中一切法码」都比喻神的律法,一切标准都是神所定的,君王只是执行者,并没有权力修改。如果公义只是根据个别君王或精英的判断,或某个世代百姓的集体价值取向,询问十个人公义的定义,可能会得出十一个不同的答案。但神已经建立了公义的标准,愿不愿执行,是神交给人的选择,但人必须承担自己选择的后果。
- 12-13节是一对平行句,主题是君王应当推行公义:
- 「作恶,为王所憎恶,因国位是靠公义坚立」(12节),君王若心中不憎恶「作恶」,无论出发点有多好,也一定会倚靠「作恶」来维持国位,国位也将被更大的恶所颠覆。恐惧和贪婪是驱动人类欲望的两大因素,也是建立地上列国的两大根基。今天,有些政府的基础是恐惧,有些政府的基础是贪婪,这两者都是「作恶」,都会让百姓变得愚昧和痛苦。通过一部分人对另一部分人「作恶」上台的君王,是外表最凶恶、也是内心最恐惧、最贪婪的统治者。
- 「公义的嘴为王所喜悦」(13a),君王若心中不喜悦「公义的嘴」,罪恶就会在国中泛滥。「说正直话的,为王所喜爱」(13b),君王若心中不喜爱「说正直话的」,很快就会被谎言蒙蔽双眼。一个不喜爱「公义」、「正直」的君王,会从极端的自卑生出极端的骄傲,在历史上都是昙花一现,被神暂时使用后,就会弃如敝履。
- 14-15节是一对平行句,主题是君王应当果断执法:
- 「王的震怒如杀人的使者」(14a),指百姓的「作恶」使君王发怒。历史证明,战争总是在侵略的代价比较小的时候爆发,罪恶也会在犯罪的代价比较小的时候泛滥;所以君王应当雷厉风行、果断执法。「但智慧人能止息王怒」(14节),君王的怒气是有节制的,只要「智慧人」能提出更好的方法,君王就不必采取霹雳手段。没有节制的行动,无论是何种动机、何种形式,最终都将以破产告终,最好的制度推行得过度都会转化成恶。
- 「王的脸光使人有生命」(15a),当君王果断执法的时候,国中就能充满「公义」和「正直」,令君王的脸上就有喜悦的光芒,给神的国度带来生命。这时「王的恩典好像春云时雨」(15b),可以带来生命的收获。
- 「在上有权柄的,人人当顺服他,因为没有权柄不是出于神的。凡掌权的都是神所命的」(罗十三1),因此,君王的真智慧是守住职责、不越过本位,谨记为权柄向神交账:「因为多给谁,就向谁多取;多托谁,就向谁多要」(路十二48)。今天,一些主义的共同特点是,他们都假设一些非常聪明的人——比如他们自己——可以代替比较不聪明的人做出正确的决定,管理他们的生活。但合神心意的权柄却并非如此,君王的职责是「秉公行义」(代上十八14;代下九8),照着神的心意公正审判(10-11节)、推行公义(12-13节)、果断执法(14-15节),使百姓「可以敬虔、端正、平安无事地度日」(提前二2),每个人都能自由地在神面前作出明智的选择,并且自己为选择的后果负责。神的百姓是自由的(出二十2),凡是限制百姓的自由,企图包办一切、垄断他们生活的政权,都是以人为神,因此都是不值得信任的。凡是可能威胁公共自由的权力,不应该托付给任何罪人。
【箴十六16】「得智慧胜似得金子;选聪明强如选银子。」
【箴十六17】「正直人的道是远离恶事;谨守己路的,是保全性命。」
【箴十六18】「骄傲在败坏以先;狂心在跌倒之前。」
【箴十六19】「心里谦卑与穷乏人来往,强如将掳物与骄傲人同分。」
- 16-19节是一个交错对称的单元,主题是智慧与谦卑。
- A. 智慧比金银更宝贵(16节);
- B. 智慧使人不偏离正道(17节);
- B1. 谦卑使人在道上不跌倒(18节);?
- A1. 谦卑比财物更重要(19节)。?
- 谁都不满足于自己的财富,但谁都满足于自己的智慧。惟有被神开启心眼的人,才能看出「得智慧胜似得金子;选聪明强如选银子」(16节),懂得智慧比金银更有价值。
- 智慧能使人不偏离神的道,「远离恶事、谨守己路」(17a),所以能「保全性命」(17b)。
- 无知则会导致骄傲,骄傲的最终结果是自我毁灭,所以「骄傲在败坏以先;狂心在跌倒之前」(18节)。
- 神允许人的骄傲挥之不去,也给了人控制骄傲的智慧;能控制骄傲不是谦卑,而是自知之明。真智慧是承认自己无法根除骄傲,但却竭力用自知之明来控制它。天才和狂人之间的区别,是天才知道自己的有限和无知。今天,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却普遍面临一个问题,就是很难记住自己的有限和无知。
- 对于恶的追求,比对于善的向往更能把人们聚在一起,人越多的地方,常常「骄傲人」也越多。因此,真智慧是不与骄傲人交朋友,「心里谦卑与穷乏人来往,强如将掳物与骄傲人同分」(19节)。人若常与「骄傲人」交往,早晚也会成为「骄傲人」,结果就是「败坏」和「跌倒」。工作环境常常影响我们的价值观,朋友圈一定会反映我们的内心。
【箴十六20】「谨守训言的,必得好处;倚靠耶和华的,便为有福。」
【箴十六21】「心中有智慧,必称为通达人;嘴中的甜言,加增人的学问。」
【箴十六22】「人有智慧就有生命的泉源;愚昧人必被愚昧惩治。」
【箴十六23】「智慧人的心教训他的口,又使他的嘴增长学问。」
【箴十六24】「良言如同蜂房,使心觉甘甜,使骨得医治。」
- 20-24节是一个单元,主题是智慧言语的利益,分为两组:
- A. 智慧使人得福气(20节);
- B. 智慧可以造就别人(21节);
- A. 智慧使人得生命(22节);
- B. 智慧可以造就自己(23节);
- A. 智慧使人得医治(24节)。
- 20、22、24节是一组,主题是智慧的好处:
- 「谨守训言的,必得好处」(20a),因为「良言如同蜂房,使心觉甘甜,使骨得医治」(24节)。这甘甜的「良言」不是指甜言蜜语、阿谀奉承,而是指智慧的「训言」,所以才有医治全身的功效(十五30)。
- 「倚靠耶和华的,便为有福」(20b),所以「人有智慧就有生命的泉源」(22节);相反,离弃神、也弃绝智慧的「愚昧人必被愚昧惩治」(22节)。愚昧人之所以安于愚昧,是因为他们愚昧到不知道愚昧是有后果的,所以需要尝到苦果才可能变得聪明。
- 21、23节是一组,主题是智慧造就人:
- 「心中有智慧,必称为通达人」(21a),他的话出自心中的智慧,所以「智慧人的心教训他的口」(23a)。
- 智慧的话语能造就别人,「嘴中的甜言,加增人的学问」(21节);操练智慧的话语也能造就自己,「又使他的嘴增长学问」(23b),给出的越多,自己得到的也越多。「学问」原文也可译为「说服力」(英文ESV、NASB译本)。
【箴十六25】「有一条路,人以为正,至终成为死亡之路。」
【箴十六26】「劳力人的胃口使他劳力,因为他的口腹催逼他。」
【箴十六27】「匪徒图谋奸恶,嘴上仿佛有烧焦的火。」
【箴十六28】「乖僻人播散纷争;传舌的,离间密友。」
【箴十六29】「强暴人诱惑邻舍,领他走不善之道。」
【箴十六30】「眼目紧合的,图谋乖僻;嘴唇紧闭的,成就邪恶。」
- 25-30节是一个单元,几乎每节都提到「人」(除了第30节),主题是愚昧言语的危害。
- 25节与30节对应:
- 「有一条路,人以为正」(25a),也就是周围那些愚昧人所诱惑的「不善之道」(29b)。通往地狱的道路都是用谎言铺成的,谎言重复得越多,人们就越以为是真理;一条路上的脚印越密,人们就越以为是正路。但谎言终究是谎言,这条「人以为正」的路还是「至终成为死亡之路」(25b)。前往天国最有效的方法,是熟悉那条通往地狱的道路,并且离它越远越好。因此,真智慧是当我们发现自己和大多数人想法相同的时候,就应该停下来反思;当我们发现同一条路上的人越来越多的时候,就应该想想是否出了问题。
- 「眼目紧合的,图谋乖僻;嘴唇紧闭的,成就邪恶」(30节),恶人虽然闭目、闭嘴,但他们的「图谋」在神面前相当于已经「成就」了。因此,真智慧不是等他们用「成就邪恶」来证明自己是恶人,而是尽快远离,免得自己被诱惑,陷入「死亡之路」。
- 26-27节是一对平行句,强调内心决定话语:
- 「劳力人的胃口使他劳力,因为他的口腹催逼他」(26节),人的劳力是为了满足肚腹的需要。
- 同样,「匪徒图谋奸恶」(27a),也是为了满足内心的需要。他们奸恶的内心催逼他们,因此「嘴上仿佛有烧焦的火」(27b),非说不可。真智慧是知道只要人是奸恶的,就一定会说奸恶的话,所以我们应当远离奸恶的人。
- 28-29节是一对平行句,列举了两种「图谋奸恶」的人:
- 口舌是选择朋友的重要标准,因为「乖僻人播散纷争;传舌的,离间密友」(28节)。
- 口舌也是选择邻居的重要标准,因为「强暴人诱惑邻舍,领他走不善之道」(29节)。
- 给自己选择邻居、帮孩子选择朋友,实在非常重要。真智慧择邻和交友的第一个根据,就是他们的话语。敬畏神的人,说话一定要「合圣徒的体统」(弗五3),「淫词、妄语,和戏笑的话都不相宜;总要说感谢的话」(弗五4)。在网络时代,许多以信仰为名的文章,却常常利用人性的软弱,用耸人听闻、暧昧夸张的标题来吸引流量。网络时代的基本智慧,就是远离这些「图谋奸恶」的「标题党」。
【箴十六31】「白发是荣耀的冠冕,在公义的道上必能得着。」
【箴十六32】「不轻易发怒的,胜过勇士;治服己心的,强如取城。」
【箴十六33】「签放在怀里,定事由耶和华。」
- 十六31和十七6用关键词「冠冕 ???????/at·?·r?’」首尾呼应,把十六31-十七6组成一个交错对称的单元,主题是老年人的智慧。
- A. 老人的冠冕(十六31);
- B. 老人的智慧心态(十六32-33);
- C. 老人管理家庭的智慧(十七1-3)
- B1. 老人的愚昧心态(十七4-5);
- A1. 老人的冠冕(十七6)。
- 「白发是荣耀的冠冕」(31a),代表老年人一生在神面前所学习的功课,应当受到年轻人的尊重和学习。人只要不偏离神的道,「在公义的道上必能得着」(31b),成为自己和「儿女的荣耀」(十七6)。老年人的智力并不比年轻人强,但却更有判断力。因为他们已经犯了年轻人将犯的各种错误,承受了年轻人将承受的各种后果;他们良好的判断力来自经验,而经验则来自对过去糟糕的判断力反省。人一无所知地来到世上,到了二十来岁却觉得自己无所不知;只有再经过几十年,我们才有足够的智慧发现自己懂得太少。因此,老年人的真智慧是越发现自己以前的愚昧,人生的收获也越大,所以悲剧加上时间就成了喜剧,白发才可以成为「荣耀的冠冕」。但是,白发并不总是等于智慧,有些人的悲剧在于老得太快、成熟得太慢,不肯行在「公义的道上」,拒绝反省自己的愚昧,因此越老越固执、越老越自以为是,喜剧加上时间就成了悲剧,以致白发成了肉体刚硬的标志。
- 32-33节是一对平行句,指出老人的智慧心态:
- 真智慧是相信「不轻易发怒的,胜过勇士」(32a),知道「柔和谦卑」(太十一29)并非因为软弱,而是因为内心足够强大,既不伤害别人、也不会被人伤害。「治服己心的,强如取城」(32b),并不是倚靠一时的得胜,而是需要一生的争战。如果老年人「轻易发怒」、不能「治服己心」,表明他只是老了、并没有成熟,还没有学到生命的功课,所以不能「六十而耳顺」(《论语·为政》),白发也不能成为「荣耀的冠冕」。
- 真智慧是相信「签放在怀里,定事由耶和华」(33节),知道万事都在神的管理之中。有智慧的老年人虽然还是「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论语·述而》),但却「五十而知天命」(《论语·为政》),懂得世事都在神的手中,因此看淡个人荣辱,不再强求结果。如果一条船必须驶向某个港口,那么大部分风向都是逆风;但是方舟不必驶向哪个港口,所以任何风向都是顺风。人生即使没有实现梦想,照样可以过得充实幸福,因为惊喜会在任何地方留我们;如果我们执着地坚持自己的计划,就会错过所有那些不在我们计划当中的恩典。
来源:https://cmcbiblereading.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