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西结书第17章逐节注解、祷读

【结十七1】「耶和华的话临到我说:」

【结十七2】「『人子啊,你要向以色列家出谜语,设比喻,」

【结十七3】「说主耶和华如此说:有一大鹰,翅膀大,翎毛长,羽毛丰满,彩色俱备,来到黎巴嫩,将香柏树梢拧去,」

【结十七4】「就是折去香柏树尽尖的嫩枝,叼到贸易之地,放在买卖城中;」

【结十七5】「又将以色列地的枝子栽于肥田里,插在大水旁,如插柳树,」

【结十七6】「就渐渐生长,成为蔓延矮小的葡萄树。其枝转向那鹰,其根在鹰以下,于是成了葡萄树,生出枝子,发出小枝。」

【结十七7】「『又有一大鹰,翅膀大,羽毛多。这葡萄树从栽种的畦中向这鹰弯过根来,发出枝子,好得它的浇灌。」

【结十七8】「这树栽于肥田多水的旁边,好生枝子,结果子,成为佳美的葡萄树。」

【结十七9】「你要说,主耶和华如此说:这葡萄树岂能发旺呢?鹰岂不拔出它的根来,芟除它的果子,使它枯干,使它发的嫩叶都枯干了吗?也不用大力和多民,就拔出它的根来。」

【结十七10】「葡萄树虽然栽种,岂能发旺呢?一经东风,岂不全然枯干吗?必在生长的畦中枯干了。』」

  • 本章用大鹰的比喻,审判背信弃义的君王和首领,与十三章「审判误导百姓的假先知和通灵者」前后呼应。
  • 1-10节是神的比喻。这个比喻的时间是在西底家投靠埃及、背叛巴比伦的时候,比喻的内容一部分是已经发生的历史,另一部分是还没有成就的预言。
  • 「大鹰」(3节)比喻巴比伦王(12节)。
  • 以出产华美香柏树闻名的「黎巴嫩」(3节),比喻犹大。「香柏树」(3节)比喻大卫王室。「将香柏树梢拧去」(3节),比喻巴比伦王于主前597年掳去约雅斤王和犹大的社会精英(12节;王下二十四12-15)。
  • 「贸易之地、买卖城」(4节)都是比喻巴比伦(十六29)。
  • 「将以色列地的枝子栽于肥田里,插在大水旁」(5节),比喻巴比伦王扶持西底家取代约雅斤作王、与自己立约(13节),好让犹大成为巴比伦与埃及之间的缓冲。因此,虽然巴比伦使犹大「低微不能自强」(14节),但如果西底家不图谋背叛巴比伦,就可以「因守盟约得以存立」(14节)。
  • 「渐渐生长,成为蔓延矮小的葡萄树。其枝转向那鹰,其根在鹰以下」(6节),比喻犹大成为巴比伦的藩属国,政局逐渐稳定,但发展前途有限,必须仰赖人鼻息(14节)。
  • 「又有一大鹰」(7节),比喻埃及法老。「这葡萄树从栽种的畦中向这鹰弯过根来,发出枝子,好得它的浇灌」(7节),比喻西底家投靠埃及,期盼从近邻埃及获得帮助(15节)、脱离远方巴比伦的控制。
  • 第8节可译为「这棵树栽于肥田丰沛的水源旁,原是为了生枝、结果,成为佳美的葡萄树」(和合本修订版,英文ESV译本),比喻西底家投靠埃及的目的,是为了发展壮大,不再仰人鼻息。但以色列原是神从埃及挪出的葡萄树(诗八十8),现在又挪回埃及,与神的旨意完全背道而驰。
  • 「鹰岂不拔出它的根来」(9节),是预言巴比伦王必将报复玩弄诡诈、背叛宗主国的西底家,轻易地把犹大连根拔起(9-10节)、掳走百姓。
  • 「一经东风,岂不全然枯干吗」(10节),指从东部沙漠刮到应许之地的热风,能使农作物枯死,预言巴比伦将在几年后入侵犹大。
上图:黎巴嫩的香柏树林。

上图:黎巴嫩的香柏树林。

【结十七11】「耶和华的话临到我说:」

【结十七12】「『你对那悖逆之家说:你们不知道这些事是什么意思吗?你要告诉他们说,巴比伦王曾到耶路撒冷,将其中的君王和首领带到巴比伦自己那里去。」

【结十七13】「从以色列的宗室中取一人与他立约,使他发誓,并将国中有势力的人掳去,」

【结十七14】「使国低微不能自强,惟因守盟约得以存立。」

【结十七15】「他却背叛巴比伦王,打发使者往埃及去,要他们给他马匹和多民。他岂能亨通呢?行这样事的人岂能逃脱呢?他背约岂能逃脱呢?」

【结十七16】「他轻看向王所起的誓,背弃王与他所立的约。主耶和华说:我指着我的永生起誓,他定要死在立他作王、巴比伦王的京都。」

【结十七17】「敌人筑垒造台,与他打仗的时候,为要剪除多人,法老虽领大军队和大群众,还是不能帮助他。」

【结十七18】「他轻看誓言,背弃盟约,已经投降,却又做这一切的事,他必不能逃脱。』」

【结十七19】「所以主耶和华如此说:『我指着我的永生起誓,他既轻看指我所起的誓,背弃指我所立的约,我必要使这罪归在他头上。」

【结十七20】「我必将我的网撒在他身上,他必在我的网罗中缠住。我必带他到巴比伦,并要在那里因他干犯我的罪刑罚他。」

【结十七21】「他的一切军队,凡逃跑的,都必倒在刀下;所剩下的,也必分散四方(方:原文是风)。你们就知道说这话的是我——耶和华。』」

  • 11-21节是神亲自解释这个比喻的意义。
  • 「从以色列的宗室中取一人与他立约,使他发誓」(13节),指「巴比伦王立约雅斤的叔叔玛探雅代替他作王,给玛探雅改名叫西底家」(王下二十四17)。「玛探雅」的意思是「耶和华的赏赐」,「西底家」的意思「耶和华是公义的」。巴比伦王给西底家起了这个名字,可能是要求他向自己的神起誓忠于盟约。
  • 「使国低微不能自强,惟因守盟约得以存立」(14节),指巴比伦的政策就是要维持藩属国的软弱状态,「将国中有势力的人掳去」(13节),以便使被征服者别无选择、惟有顺服。
  • 西底家迎合民意、轻信假先知,所以「轻看向王所起的誓,背弃王与他所立的约」(16节),企图与埃及结盟、脱离巴比伦的辖制(15节;耶二十七3),结果却是不作不死、客死他乡(16节)。
  • 「他却背叛巴比伦王,打发使者往埃及去,要他们给他马匹和多民」(15节),这不但背弃了与人的盟约,而且违反了与神的圣约(申十七16),所以「他岂能亨通呢?行这样事的人岂能逃脱呢?他背约岂能逃脱呢」(15节)。
  • 「法老虽领大军队和大群众,还是不能帮助他」(17节),指主前588年,巴比伦王尼布甲尼撒围攻耶路撒冷,法老合弗拉出兵纾解战况(耶三十七5),让百姓兴奋不已。但他却虚晃一枪、很快退兵,耶路撒冷最终于主前586年沦陷。
  • 人可以不起誓,西底家也可以拒绝巴比伦所强加的盟约,但却不可轻看指着神所起的誓、所立的约(19节)。因为人若指着神的名起假誓,即使是为了民族的自由、国家的独立,也照样是在亵渎神的名(利十九12),必然会招致神的审判(19节)。因此,西底家的失败表面上是巴比伦的得胜,实际上是神成了诡诈者的仇敌(20-21节)。
  • 一个活在神面前的人,无论是书面签署的合同、还是口头承诺的责任,都是在神面前所立的约。人若「轻看誓言,背弃盟约」(18节) ,怎么立志都不可能在神面前忠于圣约;人若为达目的不择手段,怎么自辩都不能掩盖心中的不信。因此,一个人无论多么热心摆上,若对自己的承诺总是出尔反尔,不管借口有多合理、理由有多高尚,他的敬虔都是伪善功利的,因为他的承诺都是在亵渎神的名。

【结十七22】「主耶和华如此说:“我要将香柏树梢拧去栽上,就是从尽尖的嫩枝中折一嫩枝,栽于极高的山上;」

【结十七23】「在以色列高处的山栽上。它就生枝子,结果子,成为佳美的香柏树,各类飞鸟都必宿在其下,就是宿在枝子的荫下。」

【结十七24】「田野的树木都必知道我——耶和华使高树矮小,矮树高大;青树枯干,枯树发旺。我——耶和华如此说,也如此行了。』」

  • 22-24节是另一个关于香柏树的比喻,预言神将亲自建立祂的国度。
  • 巴比伦是「将香柏树梢拧去」(3节),神却是「将香柏树梢拧去栽上」(22节);不但「施行拔出、拆毁、毁坏、倾覆」(耶一10),更要「建立、栽植」(耶一10)。
  • 「从尽尖的嫩枝中折一嫩枝」(22节),比喻大卫的苗裔弥赛亚(赛十一1-10),主耶稣的养父约瑟是约雅斤(即耶哥尼雅)的后裔(太一11)。
  • 「栽于极高的山上」(22节),比喻这棵树不是在地上的肥田里(5、8节)、而是在属天的高处;不必倚靠地上的水源(5、8节),而是倚靠天上雨水的供应;最终的目的不是降卑(6节),而是升高。
  • 「以色列高处的山」(23节),比喻锡安山,也就是将来万民流归的耶路撒冷(赛二2;弥四1)。
  • 「各类飞鸟」(23节),比喻外邦人。
  • 「田野的树木」(24节),比喻列邦。
  • 「高树、青树」(24节),比喻巴比伦、埃及等强国。「矮树、枯树」(24节)比喻神的选民以色列。
  • 两只大鹰都想让犹大依附于他们的势力之下,最终都事与愿违;因为神的国度既不需要靠人的努力建立,也不能用世界的方法来维持。但人总是不甘心否定自己,所以要等到犹大所有的努力都失败以后,神才宣告祂自己的方法:「我要将香柏树梢拧去栽上,就是从尽尖的嫩枝中折一嫩枝,栽于极高的山上」(22节),它将在那里长成大树,不但不必投靠两只大鹰,反而将吸引「各类飞鸟」在它的荫庇下安宿(23节)。神将翻转世人习以为常的观念,骄傲的「高树、青树」要降卑,「矮树、枯树」将发旺,因为惟有神才能「使人贫穷,也使人富足,使人卑微,也使人高贵」(撒上二7);祂必将亲自建立弥赛亚的国度(但七13-14),让世界知道只有神才是全地的王(亚十四9、16-17)。



来源:https://cmcbiblereading.org/

 






上一篇:以西结书第16章逐节注解、祷读
下一篇:以西结书第18章逐节注解、祷读

点我,加官微,防失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