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六1】「大流士随心所愿,立一百二十个总督,治理通国。」
【但六2】「又在他们以上立总长三人(但以理在其中),使总督在他们三人面前回复事务,免得王受亏损。」
【但六3】「因这但以理有美好的灵性,所以显然超乎其余的总长和总督,王又想立他治理通国。」
- 本章的主题是「世界是狮子坑,神用小人物推动大历史」,在二-七章的交错对称结构中,与第三章「世界是火窑,神用小人物推动大历史」前后呼应。本章是神从玛代波斯的狮子坑中拯救但以理,第三章是神从巴比伦的火窑中拯救三友,但事件的高潮却是玛代王和巴比伦王分别降旨改变了历史的进程。因此,这两章启示的重心既不是神的拯救、也不是人的忠心,而是神的主权,要显明神怎样使王的心在祂手中「好像陇沟的水随意流转」(箴二十一1)。
- 「大流士」(1节)可能就是「玛代人大流士」(五31)、古提(Gutium)的总督古巴鲁(Gubaru)。他率领波斯王古列的大军进入巴比伦城、「取了迦勒底国」(五31),被古列任命为「迦勒底国的王」(九1)。波斯帝国疆域空前辽阔,从西方的小亚细亚一直延伸到东方的印度河,远远超过了巴比伦帝国,所以从一开始就亟需有效的行政体系。在五十多年后亚哈随鲁的时代,波斯全国被分为「从印度直到古实一百二十七省」(帖八9)。此时大流士「立一百二十个总督,治理通国」,只包括迦勒底国(九1),这些总督的级别有高有低。
- 「总长」(2节)的职责,可能是负责监管各省总督按时交税,「免得王受亏损」(2节)。虽然已经改朝换代,但以理也已年届八十,但却被大流士立为三总长之一,可能因为但以理被伯沙撒传令「在国中位列第三」(五29)。根据《古列圆柱 Cyrus Cylinder》的记载,波斯王古列和平进入巴比伦城,受到巴比伦人民的欢迎,得到马尔杜克祭司集团的拥护。因此,大流士也乐于留用前朝官员、恢复秩序与和平。巴比伦位列第一的拿波尼度逃跑了,位列第二的伯沙撒被杀了,而最后一刻才「在国中位列第三」的但以理却被高升了,这一切都是神在背后为百姓的回归铺路。
【但六4】「那时,总长和总督寻找但以理误国的把柄,为要参他;只是找不着他的错误过失,因他忠心办事,毫无错误过失。」
【但六5】「那些人便说:『我们要找参这但以理的把柄,除非在他神的律法中就寻不着。』」
【但六6】「于是,总长和总督纷纷聚集来见王,说:『愿大流士王万岁!」
【但六7】「国中的总长、钦差、总督、谋士,和巡抚彼此商议,要立一条坚定的禁令(或译:求王下旨要立一条……),三十日内,不拘何人,若在王以外,或向神或向人求什么,就必扔在狮子坑中。」
【但六8】「王啊,现在求你立这禁令,加盖玉玺,使禁令决不更改;照玛代和波斯人的例是不可更改的。』」
【但六9】「于是大流士王立这禁令,加盖玉玺。」
- 但以理仕途亨通,又有「美好的灵性」(3节),但这个世界的规则却是:一个人太无能,就会被践踏;太普通,就会被嘲笑;太杰出,又会被嫉妒。虽然但以理身正不怕影子斜,政敌「找不着他的错误过失」(4节),但他们却会「在他神的律法中」(5节)寻找把柄。
- 总长和总督们提出的建议是经过精心算计的,目的是诱使大流士王自我膨胀、享受刚刚到手的权柄(7节),让王在三十天内陶醉于像神一样的感觉,却想不到他们还有后招。
- 波斯王古列以宗教宽容著称,很难想象他会签署这种妨碍宗教自由的禁令。但大流士却是玛代人,史上没有记载玛代人曾经宗教宽容。尼布甲尼撒王用火窑作刑具,大流士王却改用「狮子坑」(7节),可能因为玛代人查拉图斯特拉创立的琐罗亚斯德教有拜火的习惯。
- 「玛代和波斯人的例」(8节),指玛代和波斯人的王不能朝令夕改、取消自己签发的命令,以维护王命的权威(斯一19),「因为奉王名所写、用王戒指盖印的谕旨,人都不能废除」(八8)。
【但六10】「但以理知道这禁令盖了玉玺,就到自己家里(他楼上的窗户开向耶路撒冷),一日三次,双膝跪在他神面前,祷告感谢,与素常一样。」
【但六11】「那些人就纷纷聚集,见但以理在他神面前祈祷恳求。」
【但六12】「他们便进到王前,提王的禁令,说:『王啊,三十日内不拘何人,若在王以外,或向神或向人求什么,必被扔在狮子坑中。王不是在这禁令上盖了玉玺吗?』王回答说:『实有这事,照玛代和波斯人的例是不可更改的。』」
【但六13】「他们对王说:『王啊,那被掳之犹大人中的但以理不理你,也不遵你盖了玉玺的禁令,他竟一日三次祈祷。』」
【但六14】「王听见这话,就甚愁烦,一心要救但以理,筹划解救他,直到日落的时候。」
【但六15】「那些人就纷纷聚集来见王,说:『王啊,当知道玛代人和波斯人有例,凡王所立的禁令和律例都不可更改。』」
【但六16】「王下令,人就把但以理带来,扔在狮子坑中。王对但以理说:『你所常事奉的神,祂必救你。』」
【但六17】「有人搬石头放在坑口,王用自己的玺和大臣的印,封闭那坑,使惩办但以理的事毫无更改。」
【但六18】「王回宫,终夜禁食,无人拿乐器到他面前,并且睡不着觉。」
- 大流士并不知道自己被人利用,而「但以理知道这禁令盖了玉玺」(10节),却明白绞索即将勒紧。但他既没有回避、也没有妥协,而是坦然走入陷阱,「双膝跪在他神面前,祷告感谢,与素常一样」(10节)。这正是使徒彼得所说的:「你们若是热心行善,有谁害你们呢?你们就是为义受苦,也是有福的。不要怕人的威吓,也不要惊慌」(彼前三13-14)。
- 但以理「楼上的窗户开向耶路撒冷」(10节),是照着所罗门献殿的祷告:「他们若在掳到之地尽心尽性归服祢,又向自己的地,就是祢赐给他们列祖之地和祢所选择的城,并我为祢名所建造的殿祷告,求祢从天上祢的居所垂听祢民的祷告祈求,为他们伸冤,赦免他们的过犯」(代下六38-39)。若在平时,可能根本无人注意但以理敞开的窗户。但现在,仇敌一旦下了套,「就纷纷聚集,见但以理在他神面前祈祷恳求」(11节),证明他们是蓄意陷害(12-13节)。
- 此时百姓被掳已经将近七十年、回归的时刻即将到来(九1-2),如果但以理在这个关键的时候软弱丧胆、放弃祷告,怎么还能坦然求神应允而行呢(九3-20),又怎么能得着「七十个七」的伟大启示呢(九21-27)?因此,政敌的暗算表面上是出于嫉恨,实际上却是属灵争战;但以理「并不是与属血气的争战,乃是与那些执政的、掌权的、管辖这幽暗世界的,以及天空属灵气的恶魔争战」(弗六12)。既然仇敌的木架已经立好了(斯五14),我们更应当牢牢抓紧神;既然是属灵的争战,我们更应该「靠着圣灵,随时多方祷告祈求」(弗六13)。在属灵的战争中,我们即使为了委曲求全而不敢认主,仇敌也照样不会放过我们,但我们却失去了主的同在和能力,因为主说:「在人面前不认我的,人子在神的使者面前也必不认他」(路十二9)。
- 「但以理不理你」(13节),这个控告与当年迦勒底人对但以理三个朋友的控告惊人相似:「这些人不理你」(三12)。古往今来的恶人都是相似的,因为人性从来都没有改变。
- 「一日三次祈祷」(13节),即「我要晚上、早晨、晌午哀声悲叹」(诗五十五17)。在犹太传统中,分别是从日出开始计算的第三小时「巳初」(太二十3;十五25;徒二15)、第六小时「午正」(太二十3;约十九14;徒十9)和第九小时「申初」(太二十3;二十七46;徒三1;十30)。其中「巳初」和「申初」是早晚献祭的时间。
- 巴比伦帝国是「王比法大」,波斯帝国却是「法比王大」,玛代波斯王并没有巴比伦王的绝对王权(二39);并非金头、只是银胸(二32)。因此,虽然大流士草率地签署了法令,但却无法随心所欲地撤回;虽然看出了别人的圈套,但却被自己的法令所困,左右为难、「就甚愁烦,一心要救但以理,筹划解救他,直到日落的时候」(14节)。而原来那帮阿谀奉承者(6-7节),现在却成了不依不饶的法律卫士(15节),大流士只好被迫执法(16-17节)。
- 「王用自己的玺和大臣的印,封闭那坑」(17节),目前是让任何一方都不能独立行动,排除了有人暗中拯救的可能。
- 希奇的是,10-18节根本没有提到但以理的内心感受或反应,好像这事与他毫无关系;反而是大流士又是祷告「你所常事奉的神,祂必救你」(16节),又是「终夜禁食、睡不着觉」(18节)。同样,如果一个信徒身居高位、成就斐然,我们就应该为他好好祷告(4节);如果他已经落在狮子坑里,我们反而不必为他担心了。
【但六19】「次日黎明,王就起来,急忙往狮子坑那里去。」
【但六20】「临近坑边,哀声呼叫但以理,对但以理说:『永生神的仆人但以理啊,你所常事奉的神能救你脱离狮子吗?』」
【但六21】「但以理对王说:『愿王万岁!」
【但六22】「我的神差遣使者,封住狮子的口,叫狮子不伤我;因我在神面前无辜,我在王面前也没有行过亏损的事。』」
【但六23】「王就甚喜乐,吩咐人将但以理从坑里系上来。于是但以理从坑里被系上来,身上毫无伤损,因为信靠他的神。」
【但六24】「王下令,人就把那些控告但以理的人,连他们的妻子儿女都带来,扔在狮子坑中。他们还没有到坑底,狮子就抓住(原文是胜了)他们,咬碎他们的骨头。」
- 「永生神的仆人但以理」(20节),这是强调如果神是活的,应该可以拯救但以理。但以理谦卑而得胜的回答(21-22节),证明他的神的确是又真又活的「永生神」;祂的仆人即使在阴间下榻,祂也在那里与他们同在(诗一百三十九8)。而大流士最重要的发现,是但以理的神确实是值得信靠的「永生神」(23节)。
- 仇敌从外面「封闭那坑」(17节),神却从里面「封住狮子的口」(22节);仇敌用狮子围绕四周,神却能「叫狮子不伤」(22节)但以理。即使在环境看起来毫无出路的时候,神仍然是信实的,祂「必不叫你们受试探过于所能受的;在受试探的时候,总要给你们开一条出路,叫你们能忍受得住」(林前十13)。
- 在整个事件中,圣灵只记录了但以理的三句话,不是祷告、不是辩解、也不是诉苦,而是:
- 「愿王万岁」(21节)——「心里所充满的,口里就说出来」(路六45),真正的得胜者里面充满的是平安、喜乐、安静和祝福。所以,「逼迫你们的,要给他们祝福;只要祝福,不可咒诅」(罗十二14)。
- 「我的神差遣使者,封住狮子的口,叫狮子不伤我」(22节)——急于见证神在自己身上的工作,「心里尊主基督为圣。有人问你们心中盼望的缘由,就要常作准备,以温柔、敬畏的心回答各人」(彼前三15)。
- 「因我在神面前无辜,我在王面前也没有行过亏损的事」(22节)——让神来见证自己的清白,「存着无亏的良心,叫你们在何事上被毁谤,就在何事上可以叫那诬赖你们在基督里有好品行的人自觉羞愧」(彼前三16)。
- 神并没有让但以理立刻脱离狮子坑,而是把他留在坑中,让王看得清清楚楚,然后由王「吩咐人将但以理从坑里系上来」(23节)。我们总是希望立刻离开狮子坑,但神却常常把我们留在狮子坑里,好让我们能在狮子坑中坦然回答世界(21节)、为祂作见证。
- 现在,大流士已经执行了原来的法令,所以可以下达新的命令,报应那些陷害但以理的人。犹太史学家约瑟夫记载(《犹太古史记》卷10第11章260-262节),这些人对王说,狮子没有上前来吃但以理,是因为它们已经吃饱了;所以王就先用大量的生肉喂饱狮子,然后把他们丢进狮子坑里,结果吃饱的狮子没有放过一个人。他们不但害人不成反害己,还连累了自己的「妻子儿女」(24节)。
【但六25】「那时,大流士王传旨,晓谕住在全地各方、各国、各族的人说:『愿你们大享平安!」
【但六26】「现在我降旨晓谕我所统辖的全国人民,要在但以理的神面前,战兢恐惧。因为祂是永远长存的活神,祂的国永不败坏;祂的权柄永存无极!」
【但六27】「祂护庇人,搭救人,在天上地下施行神迹奇事,救了但以理脱离狮子的口。』」
【但六28】「如此,这但以理,当大流士王在位的时候和波斯王古列在位的时候,大享亨通。」
- 大流士第一次降旨,是不准人民在三十日内向求告任何神(7节);第二次降旨,却是吩咐人民敬畏但以理的神(26节)。这个谕令就像尼布甲尼撒的降旨(三29)和诏书(四3)一样,再一次让全国认识了但以理的神「护庇人,搭救人,在天上地下施行神迹奇事」(26节)。尼布甲尼撒的降旨只是承认犹大信仰的合法性(三29), 大流士却更进一步要求全民「在但以理的神面前,战兢恐惧」(26节),以致当被掳的百姓回归重建圣殿的时候,周围的人就「用金银、财物、牲畜帮助他」(拉一4)。这个见证可能也被神用来「激动波斯王古列的心,使他下诏通告全国」(拉一1;代下三十六22),允许被掳的百姓回归重建圣殿,应验了神的应许:「我要眷顾他们,使他们得好处,领他们归回这地」(耶二十四6)。
- 但以理没有想到,他在退隐多年之后还能在波斯重新高升(2节);他也没有想到,世界的高升竟然是通往狮子坑的起点(16节);他更没有想到,狮子坑的入口最终通往的却是国度的复兴(26节)。而神用来连接狮子坑之路和复兴之路的,不是恩赐、也不是知识,不是能力、也不是工作,而是祂的仆人在世界之王面前「至死忠心」(启二10)。
- 「大流士王」(28节)只是迦勒底国的王(九1),而「波斯王古列」(28节)是整个波斯帝国的王。但以理在波斯帝国时代事奉了两个王。
- 今天,整个世界就是一个狮子坑,「因为你们的仇敌魔鬼,如同吼叫的狮子,遍地游行,寻找可吞吃的人」(彼前五8)。但是,当有人肯为神下狮子坑的时候(28节),神就会差遣使者为他「封住狮子的口」(22节;提后四17);当有人肯为神不遵王命的时候(13节),神就使他们在世人面前「大享亨通」(28节)。神从来都是使用小人物来推动大历史(腓二6-11),属灵的法则始终是先有狮子坑、后有见证,先有十字架、后有得胜,人「若在祂死的形状上与祂联合,也要在祂复活的形状上与祂联合」(罗六5)。因此,无论我们是束手待毙地落到火窑里(三23),还是软弱无助地被扔在狮子坑中(16节),都能见证「祂是永远长存的活神」(26节)。当我们用受苦的心志作兵器的时候(彼前四1),神就会让「我们四面受敌,却不被困住;心里作难,却不至失望;遭逼迫,却不被丢弃;打倒了,却不至死亡。身上常带着耶稣的死,使耶稣的生也显明在我们身上」(林后四8-10)。
来源:https://cmcbiblereading.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