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加福音第4章逐节注解、祷读

【路四1】「耶稣被圣灵充满,从约旦河回来,圣灵将祂引到旷野,四十天受魔鬼的试探。」

【路四2】「那些日子没有吃什么;日子满了,祂就饿了。」

  • 1-15节是一个交错对称的结构:
    • A. 耶稣被圣灵充满,来到旷野(1节)
    •  B. 耶稣受魔鬼的试探(1b-2节);
    •   C. 第一次试探:攻击弥赛亚的先知职分(3-4节);
    •    D. 第二个试探:攻击弥赛亚的祭司职分(5-8节);
    •   C1. 第三个试探:攻击弥赛亚的君王职分(9-11节);
    •  B1. 魔鬼用完了各样的试探(13节);??
    • A1. 耶稣满有圣灵的能力,回到加利利(14-15节)。
  • 《马太福音》和《马可福音》都提到主耶稣被圣灵引到旷野接受试探(太四1;可一12-13),但只有《路加福音》强调这是发生在「耶稣被圣灵充满」(1节)之后。圣灵充满的目的,不是让人得着特异功能、产生肉体的感觉,而是引导人顺服神,让神的旨意「行在地上,如同行在天上」(十一2)。主耶稣刚刚被圣灵充满,就先到旷野四十天,是对父神的完全顺服;我们在开始事奉之前,也要首先学习顺服神。
  • 「圣灵将祂引到旷野,四十天受魔鬼的试探」(1节),可译为「圣灵将祂引到旷野四十天,受魔鬼的试探」(英文ESV译本),原文的重点在于圣灵的引导。魔鬼试探耶稣,并不是直接攻击神儿子的身分,而是攻击弥赛亚的三大职分:先知、祭司和君王,要在祂还没有开始工作之前就彻底打败人类的救主。而「圣灵将祂引到旷野四十天」,主动「受魔鬼的试探」,是因为「神的儿子显现出来,为要除灭魔鬼的作为」(约壹三8)。因此,这是一场关乎人类救恩的生死之战。
  • 「旷野」指犹大旷野,离主耶稣受洗的约旦河西岸不远。所以耶稣「从约旦河回来」(1节),马上就到了旷野。
  • 「四十天」,会让熟悉旧约的读者立刻联想到摩西在西奈山禁食四十天(出三十四28),并且想起摩西预言神要从以色列人中间「兴起一位先知象我,你们要听从祂」(申十八15)。而主耶稣引用《申命记》六章和八章回应魔鬼的试探,表明祂在这四十天里,也在思想以色列人在旷野飘流四十年(申八2-3)的经历。
  • 「魔鬼 δι?βολο?/diabolos」(1节)原文的意思是「控告者、毁谤者」,牠喜欢在神面前「昼夜控告我们弟兄」(启十二10;伯一6-9;二1-6;亚三1)。魔鬼可能是神起初创造的天使长之一,被初期教会的许多教父称为「路西法 Lucifer」,也就是「明亮之星」(赛十四12)的拉丁语。牠因为骄傲而堕落(赛十四12-15),可能有三分之一的天使跟随牠(启十二4),成为「污鬼」(33节)、「邪灵」(弗二2)。魔鬼有四个头衔:「龙、古蛇、魔鬼、撒但」(启十二9;二十2)。「龙」指出牠的残忍凶暴,「古蛇」指出牠是诡诈诱惑人的(创三1),「魔鬼」指出牠是毁谤控告者,「撒但」指出牠是与神作对的。
  • 主耶稣并不是在四十天禁食期间饿了,而是「日子满了,祂就饿了」(2节)。主耶稣「饿了」,表明祂是一个真正的人,「儿女既同有血肉之体,祂也照样亲自成了血肉之体」(来二14),并没有在自己的身上运用神迹。「神不能被恶试探」(雅一13),但父神所要得着的是人,所以主耶稣必须完全站在「人子」(五24)的地位上,魔鬼才有机会试探祂。「首先的人亚当」(林前十五45)怎样在伊甸园以无罪的身分面对魔鬼,「末后的亚当」(林前十五45)也要在旷野同样面对魔鬼——「祂也曾凡事受过试探,与我们一样,只是祂没有犯罪」(来四15)。但神并不需要考验自己的爱子,而是要借着魔鬼的试探,向世人显明耶稣的得胜——祂就是神所要得着的「末后的亚当」,祂配做神国之王和全人类的救主!
  • 今天,「效法基督」(林前十一1)的人不可能在凡事都与基督相同;因为耶稣基督是独特的,有些事情只有基督能做、人却不能(约三16;约壹二15)。所以基督并没有鼓励我们主动接受试探,而是教导我们求神「不叫我们遇见试探」(十一4)。
上图:从死海盆地向西看犹大旷野边缘的悬崖。犹大旷野大多地方是「干旱无水之地」(结十九13),几乎寸草不生,是「沙漠有深坑之地,和干旱死荫、无人经过、无人居住之地」(耶二6),但也有许多旱溪有「草场」适合游牧(耶九10),能牧放耐旱的山羊和绵羊。旷野之名Midbar就是「牧放」的意思,大卫少年时就在犹大旷野牧羊(撒上十七28),摩西内兄的后裔「基尼人」也住在犹大的旷野(士一16)。疲乏的旅客走过「旷野中一切净光的高处」时(耶十二12),也许会在枝条细长如棒的「罗腾树」下遮阴(王上十九4,5),或者在枝叶浓密的「杜松」下歇息(耶四十八6),看到「野驴」(伯三十九6;耶二24)在疏落的草木间寻找食物,也会遇见「野山羊」在死海西岸隐基底附近的悬崖出没(撒上二十四2),还可能看到鹈鹕(诗一百零二6)、鸵鸟(哀四3)。今天的犹大旷野人烟稀少,只有贝都因人游牧于此,至今仍保持古代的生活方式。

上图:从死海盆地向西看犹大旷野边缘的悬崖。犹大旷野大多地方是「干旱无水之地」(结十九13),几乎寸草不生,是「沙漠有深坑之地,和干旱死荫、无人经过、无人居住之地」(耶二6),但也有许多旱溪有「草场」适合游牧(耶九10),能牧放耐旱的山羊和绵羊。旷野之名Midbar就是「牧放」的意思,大卫少年时就在犹大旷野牧羊(撒上十七28),摩西内兄的后裔「基尼人」也住在犹大的旷野(士一16)。疲乏的旅客走过「旷野中一切净光的高处」时(耶十二12),也许会在枝条细长如棒的「罗腾树」下遮阴(王上十九4,5),或者在枝叶浓密的「杜松」下歇息(耶四十八6),看到「野驴」(伯三十九6;耶二24)在疏落的草木间寻找食物,也会遇见「野山羊」在死海西岸隐·基底附近的悬崖出没(撒上二十四2),还可能看到鹈鹕(诗一百零二6)、鸵鸟(哀四3)。今天的犹大旷野人烟稀少,只有贝都因人游牧于此,至今仍保持古代的生活方式。

【路四3】「魔鬼对祂说:『祢若是神的儿子,可以吩咐这块石头变成食物。』」

【路四4】「耶稣回答说:『经上记着说:“人活着不是单靠食物,乃是靠神口里所出的一切话。”』」

  • 3-4节是第一个试探,目的是攻击弥赛亚的先知职分。这个试探的诡诈之处是:
    1. 魔鬼早已窥伺在旁,一旦耶稣「饿了」(2节),就「进前来」(太四3)给祂出主意。当我们最有需要的时候,有些声音也会在我们心中悄然出现,提供一些既合情、又合理的建议,叫我们心安理得地体贴肉体、顺从世界。但人若用放弃「神口里所出的一切话」来交换食物,表面上可以暂时解决生存问题,实际上是离开了生命的源头、结局是真正的死亡。
    2. 魔鬼并没有直接挑战主耶稣神儿子的身分。相反,正因为耶稣站在「人子」(五24)的地位上,所以魔鬼就不住地提醒祂:「祢若是神的儿子」(3、9节),引诱祂离开「人子」的地位,「吩咐这块石头变成食物」(3节)。但主耶稣只要离开了「人子」的地位,表面上只是行使「神的儿子」的合法权利,实际上是让神失去了祂所要得着的人。
    3. 魔鬼并没有直接攻击主耶稣的先知职分,而是引诱主耶稣忘记神的话语、违背神的旨意。但主耶稣只要离开了神的话语,就没有资格再作那位像摩西的先知(申十八15、18)。
  • 主耶稣刚刚听到从天上来的声音称祂为神的「爱子」(三22),很快就听到声音劝祂运用神儿子的能力,这两个声音是不是来自同一个来源呢?主耶稣并不需要运用神迹、也不需要特殊的启示,而是使用和我们同样的圣经来应对这一试探:
    • 「人活着不是单靠食物,乃是靠神口里所出的一切话」(4节),原文是「人活着不是单靠食物」(和合本修订版,英文ESV译本)。这句话引自申八3,摩西在那里提醒百姓:苦炼他们、任他们饥饿的是神,赐他们吗哪的也是神,因为要使他们知道,「人活着不是单靠食物,乃是靠耶和华口里所出的一切话」(申八3),也就是神的旨意。主耶稣能用五饼二鱼喂饱五千人(九1217),当然也有能力「吩咐这块石头变成食物」,但却会违背神的旨意(1节)。所以主耶稣并不与魔鬼辩论,而是用这节经文一语道破了魔鬼的诡计:仇敌的目的只是引诱让人离弃神的话语。
    • 「首先的人亚当」(林前十五45)只看重「那棵树的果子好作食物」(创三6),体贴「肉体的情欲」(约壹二16),却把神的话语抛到脑后(创二16-17),所以首先在食物上失败(创三11-12)。而「末后的亚当」(林前十五45)基督宁可让肉体受缺乏,也不肯违背神的旨意、离开神的话语,所以才能首先在食物上得胜。主耶稣单单靠着圣经就能胜过的试探,我们这些在「在基督里夸胜」(林后二14)的人也能胜过。每个信徒都应当作神话语的出口,「靠神口里所出的一切话」得胜;而只有我们体会到圣经「比金子可羡慕,且比极多的精金可羡慕;比蜜甘甜,且比蜂房下滴的蜜甘甜」(诗十九10)的时候,才有可能真正活在神的话语里。一个不肯在神的话语上付代价的人,无论外表怎样热心敬虔,在试探面前都是不堪一击的。

【路四5】「魔鬼又领祂上了高山,霎时间把天下的万国都指给祂看,」

【路四6】「对祂说:『这一切权柄、荣华,我都要给祢,因为这原是交付我的,我愿意给谁就给谁。」

【路四7】「祢若在我面前下拜,这都要归祢。』」

【路四8】「耶稣说:『经上记着说:当拜主——你的神,单要事奉祂。』」

  • 5-8节是第二个试探,目的是攻击弥赛亚的祭司职分这个试探的诡诈之处是:
    1. 魔鬼并没有直接反对神,而是冒充神(启十三1-4、11-15),带着主耶稣上了当地的一座高山,然后在异象中将「天下的万国」(5节)指给祂看,模仿神带领摩西在尼波山上察看的应许之地(申三十四1-4)。当我们的事奉面临挑战的时候,世界也常常向我们释出各种「善意」,吸引我们随波逐流、退让妥协。但人若敬拜魔鬼,表面上可以不战而胜、得到「这一切权柄、荣华」(6节),实际上是沦为了魔鬼的奴仆,得到了一切还是回到了魔鬼的手中。
    2. 魔鬼并没有全部虚构事实,牠宣称「这原是交付我的」(6节),因为牠确实控制着罗马帝国、控制着「凯撒提庇留」(三1)。这世界原是神交给人的(创一26;诗八6-8),亚当堕落以后就「卧在那恶者手下」(约壹五19),魔鬼成了「这世界的王」(约十二31;十四30;十六11)、「这世界的神」(林后四4)。但人若「随从别神」(申六14),表面上可以得到世界,实际上是离开了福气的源头,得到的一切都会朽坏消逝、灰飞烟灭。
    3. 魔鬼并没有直接攻击主耶稣的祭司职分,而是用「天下的万国」作代价,给主耶稣提供了一个选择:不必走过十字架的卑微苦路,只需要向牠下拜,就可以立刻完成弥赛亚的使命。但主耶稣只要敬拜魔鬼,就没有资格「在神的事上成为慈悲忠信的大祭司,为百姓的罪献上挽回祭」(来二17)。
  • 主耶稣道成肉身的重要目的,就是要把全地从「这世界的王」手中收回来,使神的国度临到全地。现在,魔鬼愿意主动把「天下的万国」拱手相让,让祂能建立比罗马帝国更加伟大的公义国度,让全地尽快享受和平和幸福,至少可以减少两千年的争战、多拯救无数的生命,难道不符合神心意吗?主耶稣并不需要运用神迹、也不需要特殊的启示,而是使用和我们同样的圣经来应对这一试探:
    • 「当拜主——你的神,单要事奉祂」(8节),这句话引自申六13。摩西在那里提醒百姓,他们进入迦南以后的最大试探,就是在恩典中忘记神(申六10-12)。魔鬼知道主耶稣并不关心地上的荣华富贵,所以就用弥赛亚的使命来引诱祂,强调自己可以让出「天下的万国」,引诱主耶稣用拯救世界的使命来代替神的地位。所以主耶稣并不与魔鬼辩论,而是用这节经文一语道破了魔鬼的诡计:仇敌的目的只是想窃取神在人心中的地位。
    • 「首先的人亚当」(林前十五45)只看重那棵树的果子「悦人的眼目,且是可喜爱的」(创三6),体贴「眼目的情欲」(约壹二16),却把神的地位挪到一边(创二16-17);而「末后的亚当」(林前十五45)基督却专一地敬拜神,所以才不会被任何人、事、物在心中代替神的位置。今天,魔鬼不但躲在世界的「一切权柄、荣华」里面,也藏在信徒和教会所定睛的事奉和大使命背后,给我们提供更多的选择:不必「本于祂,倚靠祂,归于祂」(罗十一36)、跟随主走十字架的道路,只需要走世界的捷径,就可以建立地上的天国。我们只有时刻提醒自己:「你要敬畏耶和华——你的神,事奉祂,专靠祂」(申十20),才不会让自己的眼目转离神、甚至「靠着鬼王别西卜赶鬼」(十一15)。
上图:从耶利哥遗址向西遥望试探山。耶利哥古城的西面是山区,其中最高的那座被认为就是魔鬼试探主耶稣的高山(路四5),所以被称为试探山(Mount of Temptation)。

上图:从耶利哥遗址向西遥望试探山。耶利哥古城的西面是山区,其中最高的那座被认为就是魔鬼试探主耶稣的高山(路四5),所以被称为试探山(Mount of Temptation)。

【路四9】「魔鬼又领祂到耶路撒冷去,叫祂站在殿顶上(顶:原文是翅),对祂说:『祢若是神的儿子,可以从这里跳下去;」

【路四10】「因为经上记着说:主要为你吩咐祂的使者保护你;」

【路四11】「他们要用手托着你,免得你的脚碰在石头上。』」

【路四12】「耶稣对牠说:『经上说:“不可试探主——你的神。”』」

  • 9-12节是第三个试探,目的是攻击弥赛亚的君王职分。与第二个试探一样,魔鬼可能是在异象中「领祂到耶路撒冷去」(9节)。这个试探在《马太福音》中是第二个试探,可能第二、三个试探是在异象中反复出现的。这个试探的诡诈之处是:
    1. 魔鬼并没有直接否定圣经,反而引用了圣经。既然主耶稣紧紧抓住神的话语,魔鬼也引用了诗九十一11-12(10-11节)。诗九十一11说:「因祂要为你吩咐祂的使者,在你行的一切道路上保护你」,这句话的前提是「你已将至高者当你的居所」(诗九十一9),所以「行的一切道路」都是根据神的心意。但魔鬼却故意略去了「在你行的一切道路上」,把经文曲解成神会在任何情况下「吩咐祂的使者保护你」(10节)。魔鬼也会说神的话,但却不是为了让神得荣耀,而是为了让人远离神。魔鬼已经读了几千年圣经,我们如果不「用各样的智慧,把基督的道理丰丰富富地存在心里」(西三16),怎么能抵挡得住魔鬼呢?今天,有些人歪曲神的话、断章取义地用圣经来附和自己的见解,他们都是魔鬼的学生,「绊倒人的事是免不了的;但那绊倒人的有祸了」(路十七11)。
    2. 魔鬼并没有直接否定主耶稣神儿子的身分,反而建议祂尽快证明自己的身分。不需要漫长的十字架之路,只需要惊人的一跳,就可以向世人证明自己「是神的儿子」(9节)。但是,煽情必然会归于平淡,捷径也只能「轻轻忽忽地医治」(耶六14),两者都不能解决罪和生命的问题。因为一个没有十字架的国度,即使全民都自称是基督徒,还是在罪恶的辖制之下。
    3. 魔鬼并没有直接攻击主耶稣的君王职分,反而提出了一个看起来更有效的建议:不需要「自己卑微,存心顺服,以至于死,且死在十字架上」(腓二8),只需要从「殿顶」(9节)跳下去,就可以直接登上大卫的宝座,轻易地「升为至高」(腓二9),自己给自己「那超乎万名之上的名」(腓二9)。这似乎也符合先知玛拉基的预言:弥赛亚「必忽然进入祂的殿」(玛三1)。但主耶稣只要试探神,就没有资格「被领到亘古常在者面前,得了权柄、荣耀、国度,使各方、各国、各族的人都事奉祂」(但七13-14),更不能「使荣耀归与父神」(腓二11)。
  • 魔鬼给耶稣出的主意,可以让祂不必经过十字架,就可以自我高举。今天,有些人替教会、替大使命所出的主意,也都是不需要十字架的捷径。主耶稣并不需要运用神迹、也不需要特殊的启示,而是使用和我们同样的圣经来应对这一试探:
    • 「不可试探主——你的神」(12节),这句话引自申六16。摩西在那里提醒百姓,他们在旷野最大的愚昧,就是常常「试探耶和华,说:耶和华是在我们中间不是」(出十七7)。「相信神」是神说话,人照着去做;「试探神」是神没有说话,人勉强神去做。「信心的祷告」和「试探神」往往只有一线之隔,所以这个试探常常抓住人的心。所以主耶稣并不与魔鬼辩论,而是用这节经文一语道破了魔鬼的诡计:仇敌的目的只是引诱人试探神,离间人与神的关系,从怀疑神的同在和信实开始,很快就发展成不再信靠顺服。
    • 「首先的人亚当」(林前十五45)只注目那棵树的果子「能使人有智慧」(创三6),要满足「今生的骄傲」(约壹二16),却失去了对神的信靠顺服(创二16-17)。「末后的亚当」(林前十五45)基督却深信父神的同在,顺服父神的计划和时间,所以拒绝舒适方便的捷径,绝不离开「愚拙」(林前一18)的十字架,「因为十字架的道理,在那灭亡的人为愚拙;在我们得救的人,却为神的大能」(林前一18)。今天,魔鬼最喜欢从教会偷走十字架,把教会变成利用神为人服务的宗教团体,道貌岸然者的慈善俱乐部。一方面,并不能在神面前满足公义的要求,因为「若不流血,罪就不得赦免了」(来九22);另一方面,也不能让人真正悔改、「厌恶自己」(结六9;二十43;三十六31),反而让人以为自己还没有全然败坏到需要「耶稣基督并祂钉十字架」(林前二2)的地步。

【路四13】「魔鬼用完了各样的试探,就暂时离开耶稣。」

  • 本节可译为:「魔鬼用完了各样的试探,就离开耶稣,再等时机」(和合本修订版,英文ESV译本)。主耶稣胜过了「各样的试探」,却没有使用特殊的资源和能力,祂面对试探的方式,也是我们所用的同一本圣经。「祂自己既然被试探而受苦,就能搭救被试探的人」(来二18),而我们也可以效法基督来胜过试探。这三个试探有几个共同点:
    1. 三个试探都似是而非,目的似乎是好的,方法却是错的,所以结果也不能荣耀神。因此,真正的事奉,动机必须根据神,方法必须倚靠神,结果必须归于神,只有「本于祂,倚靠祂,归于祂」(罗十一36)的,才是神所要的。
    2. 三个试探都裹着属灵的包装,引经据典,提供了建立世上国度的三种捷径,作为十字架的廉价替代品。自从「首先的人亚当」(林前十五45)在伊甸园堕落以后(创三6),世上的一切国度都建立在这三个虚假的根基上:「肉体的情欲、眼目的情欲,并今生的骄傲」(约壹二16)。因此,仇敌越是攻击十字架,越证明福音只能是「耶稣基督并祂钉十字架」(林前二2)。一个没有十字架的基督,绝不是我们所信的基督。
    3. 主耶稣的三个回应(4、8、12节)全部引自《申命记》(申八3;六13、16)。摩西在《申命记》中指出:「耶和华——你的神在旷野引导你这四十年,是要苦炼你,试验你,要知道你心内如何,肯守祂的诫命不肯」(申八2)。但以色列人在旷野多次失败,他们的失败包括三个方面:「在旷野大起欲心」(诗一百零六14),「叩拜铸成的像」(诗一百零六19),「在荒地试探神」(诗一百零六14)。主耶稣却在旷野中胜过了这三个方面的试探,却没有使用任何超能力,表明主耶稣才是神所要得着的真以色列(太二15),信徒若是「真犹太人」(罗二29),就不应当重蹈以色列人的覆辙,「忘了神——他们的救主」(诗一百零六21)。
  • 此后,撒但不再明明地出现,而是暗暗地活动(34、41节;八12;十三16;二十二331)、等候新的机会。这个世界并不存在没有试探的世外桃源,主耶稣不能免于试探,我们也是如此;仇敌在主耶稣身上得不到的,就要从祂的门徒身上得到(二十二31)。因此,我们应当清楚地认识「试探」:
    1. 「试探」就是魔鬼借着环境和际遇,把一些意念放进人的心思里,让人「被自己的私欲牵引诱惑」(雅一13),目的是动摇我们对神的信心,离间我们与神的关系,引诱我们偏离十字架的道路
    2. 「受到试探」并非犯罪,「顺从试探」才是。因为「祂也曾凡事受过试探,与我们一样,只是祂没有犯罪」(来四15),所以正如马丁·路德所说的:「你不能禁止鸟从头顶飞过,但你可以不让它们在你的头发里筑巢」。我们若把「受到试探」当作犯罪,就会陷入自我控告,中了魔鬼这个控告者的诡计。
    3. 「神不能被恶试探,祂也不试探人」(雅一13),但却允许我们受到「试探」,并且能把「试探」变成「试炼」,让我们经历靠主得胜。「试探」是要叫人远离神,「试炼」是要使人亲近神,并且提醒我们随时都需要基督。所以「忍受试探的人是有福的,因为他经过试验以后,必得生命的冠冕」(雅一12)。
    4. 我们不可靠近试探,「自己以为站得稳的,须要谨慎」(林前十12),随时求神「不叫我们遇见试探;救我们脱离凶恶」(十一4)。因为每当我们得胜之日,往往也是试探来临之时(创十四17);每当我们攀上一个属灵高峰,前面往往就是令人目眩的深渊。
    5. 我们不必惧怕试探,既然主耶稣三次靠着神的话语胜过了试探(4、8、10节),我们也可以倚靠这同一本圣经。主耶稣已经伤了魔鬼的头(创三15),正坐在父神的右边「替我们祈求」(罗八34);因此,「你们所遇见的试探,无非是人所能受的。神是信实的,必不叫你们受试探过于所能受的;在受试探的时候,总要给你们开一条出路,叫你们能忍受得住」(林前十13)。

【路四14】「耶稣满有圣灵的能力,回到加利利;祂的名声就传遍了四方。」

【路四15】「祂在各会堂里教训人,众人都称赞祂。」

  • 「耶稣满有圣灵的能力」(14节),与「耶稣被圣灵充满」(1节)首尾呼应,结束了1-15节这个单元。
  • 主耶稣「回到加利利」(14节),也就是回到祂的家乡(一26),「这是要应验先知以赛亚的话,说:西布伦地,拿弗他利地,就是沿海的路,约旦河外,外邦人的加利利地——那坐在黑暗里的百姓看见了大光;坐在死荫之地的人有光发现照着他们」(太四14-16节)。
  • 「会堂 Synagogue」(15节)出现于第二圣殿时期。根据犹太教的传统,组成一个以色列社区的最少法定人数(Minyan)是十个成年犹太男人,每天必须聚集在一起祷告三次,会堂最初就是为此目的设立的。会堂并不是献祭的地方,而是用来祷告、读经、学习和集会。主耶稣「在各会堂教训人」(15节),对象都是犹太人。在新约的时代,撒都该人掌控着圣殿,法利赛人掌控着会堂。
  • 14-15节是四16-九50的总结。主耶稣受洗后的第一年在加利利、撒马利亚、犹太地和耶路撒冷事奉(约一43-五47),配合施洗约翰在犹太地的施洗(约三22-24)。但三卷对观福音都没有记录主耶稣这一年的事奉,而是直接从第二年开始。此时,施洗约翰已经被希律囚禁(三20),结束了开路先锋的使命;但主耶稣却进入了希律的辖区,集中在加利利地区传道,神国之王要亲自建立自己的国度。
上图:聚集在以色列约帕旧城一个小店门口的晚祷法定人数(Maariv minyan),照片中有十个成年男人,正好达到法定人数(minyan)。现代犹太男孩在十三岁举行律法之子(Bar Mitzvah)成年礼以后,就可以算为成年男人。

上图:聚集在以色列约帕旧城一个小店门口的晚祷法定人数(Maariv minyan),照片中有十个成年男人,正好达到法定人数(minyan)。现代犹太男孩在十三岁举行律法之子(Bar Mitzvah)成年礼以后,就可以算为成年男人。

【路四16】「耶稣来到拿撒勒,就是祂长大的地方。在安息日,照祂平常的规矩进了会堂,站起来要念圣经。」

  • 16-30节是耶稣的第一篇讲道(路四16-30)。主耶稣在自己的家乡讲道的经历,是祂向自己的同胞传福音的缩影,整体是一个交错对称的结构:
    • A. 耶稣来到拿撒勒(16节);
    •  B. 耶稣宣告自己是弥赛亚(17-21节);
    •   C. 众人将信将疑(22节);
    •  B1. 耶稣预言福音将传给外邦人(23-27节);
    • A1. 拿撒勒人弃绝耶稣(28-30节)。
  • 「照祂平常的规矩」(16节),表明主耶稣平常就有在会堂聚会的习惯。
  • 会堂里的规矩是「站起来」(16节)念圣经,「坐下」(20节)讲道,表示尊重神的话语。会堂的敬拜程序是先祷告,接着读摩西五经,然后读先知书。会堂的主持人会邀请人读经、讲道。犹太人在被掳巴比伦回归之后,平时说话都用亚兰文,读经时才用希伯来文,有人会翻译成亚兰文或希腊文。
上图:哥拉汛会堂主后3世纪的遗址。主耶稣时代,加利利地区有很多这样的会堂。

上图:哥拉汛会堂主后3世纪的遗址。主耶稣时代,加利利地区有很多这样的会堂。

【路四17】「有人把先知以赛亚的书交给祂,祂就打开,找到一处写着说:」

【路四18】「主的灵在我身上,因为祂用膏膏我,叫我传福音给贫穷的人;差遣我报告:被掳的得释放,瞎眼的得看见,叫那受压制的得自由,」

【路四19】「报告神悦纳人的禧年。」

【路四20】「于是把书卷起来,交还执事,就坐下。会堂里的人都定睛看祂。」

【路四21】「耶稣对他们说:『今天这经应验在你们耳中了。』」

  • 「有人把先知以赛亚的书交给祂」(17节),表明当时并不是主耶稣决定要读《以赛亚书》,但具体的章节是祂自己找的。18-19节引自赛六十一1-2,是先知以赛亚关于弥赛亚时代的预言。犹太人公认《以赛亚书》六十一章是末世的应许,所以主耶稣要用这章经文作为自己开始传道的宣言。
  • 18节前半部分引自赛六十一1:「主耶和华的灵在我身上;因为耶和华用膏膏我,叫我传好信息给谦卑的人,差遣我医好伤心的人,报告被掳的得释放,被囚的出监牢」。
  • 19节引自赛六十一2a:「报告耶和华的恩年,和我们神报仇的日子」。但主耶稣并没有读后半句「我们神报仇的日子」,因为祂第一次来是要「报告神悦纳人的禧年」(19节),第二次再来才是「神报仇的日子」。
  • 根据律法,以色列人每五十年要有一个「禧年」(19节),施行释放的恩典:「第五十年,你们要当作圣年,在遍地给一切的居民宣告自由。这年必为你们的禧年,各人要归自己的产业,各归本家」(利二十五10)。而弥赛亚的来临,开启了「禧年」所预表的恩典时代。
  • 犹太会堂里的希伯来圣经写在一卷卷的羊皮纸上,平时由会堂的执事放在经筒中保管,读时展开,读完以后再「把书卷起来,交还执事」(20节)。
  • 「就坐下」(20节),指讲道者坐在「摩西位」(太二十三2)上,准备开始教导或勉励。
  • 「会堂里的人都定睛看祂」(20节),不只是预备好听道,而且是因为弥赛亚的预言对于拿撒勒人来说,是一个特别敏感的话题。耶稣母亲马利亚的出生地赛福里斯(希腊文Sepphoris,希伯来文Tzippori)距离拿撒勒只有六公里,是加利利的首府。主前4年大希律死后,犹太爆发了反抗罗马的起义,奋锐党领袖希西家(Ezekias)的儿子犹大占领了赛福里斯,洗劫了国库和武器。这次弥赛亚式起义的结果,是叙利亚罗马总督瓦鲁斯(Publius Quinctilius Varus)烧毁了赛福里斯、攻占了耶路撒冷,并用十字架钉死了两千犹太人(《犹太古史记》卷17第10章271、289、295节)。因此,当地人对于弥赛亚式的宣告非常小心,赛福里斯也没有加入主后66年的反对罗马的起义。
  • 「今天这经应验在你们耳中了」(21节),这是主耶稣宣告自己就是《以赛亚书》所预言的弥赛亚,也是宣告末世的来临(七22)。因为主耶稣已经被圣灵膏抹(三22),应验了「主的灵在我身上,因为祂用膏膏我」(18节)。
上图:1947年昆兰洞穴发现的死海古卷以赛亚书卷之62章1-2节。以赛亚书卷包含了希伯来圣经中的66章,抄写于主前125年之前,是死海古卷中最古老的一卷书,主耶稣时代的以赛亚书可能就是上图中的样式。原件存于耶路撒冷以色列博物馆。

上图:1947年昆兰洞穴发现的死海古卷以赛亚书卷之62章1-2节。以赛亚书卷包含了希伯来圣经中的66章,抄写于主前125年之前,是死海古卷中最古老的一卷书,主耶稣时代的以赛亚书可能就是上图中的样式。原件存于耶路撒冷以色列博物馆。

【路四22】「众人都称赞祂,并希奇祂口中所出的恩言;又说:『这不是约瑟的儿子吗?』」

  • 「这不是约瑟的儿子吗」(22节),这是主耶稣成年之后惟一提到约瑟的地方。约瑟可能很早就过世,主耶稣身为长子,继承了约瑟的木匠职业(可六3),帮助母亲抚养弟妹。
  • 根据现代的考古发掘和周围地区的墓葬,新约时代的拿撒勒很可能只是一个四百多人的小村庄,所以众人觉得自己很了解耶稣的家世(太十三55;可六3)。他们的反应混合着「称赞、希奇」(22节)和质疑。在他们的眼中,约瑟只不过是个从事建筑行业的木匠(太十三55),「约瑟的儿子」顶多也就是个木匠(可六3),因此对祂所传的福音(18节)将信将疑。
  • 今天,世人的难处是「凭着外貌认人」(林后五16),教会也常常借助「名人效应」。但「神不以外貌取人」(加二6),「却拣选了世上愚拙的,叫有智慧的羞愧;又拣选了世上软弱的,叫那强壮的羞愧」(林前一27)。因此,「你们信奉我们荣耀的主耶稣基督,便不可按着外貌待人」(雅二1),免得蒙住了自己的心眼,看不到神的作为和引导。
上图:一个犹太人在读摩西五经(妥拉)。犹太会堂里的希伯来圣经写在一卷卷的羊皮纸上,平时由会堂的执事放在经筒中保管,读时要展开,读完后再卷回原状。

上图:一个犹太人在读摩西五经(妥拉)。犹太会堂里的希伯来圣经写在一卷卷的羊皮纸上,平时由会堂的执事放在经筒中保管,读时要展开,读完后再卷回原状。

上图:一个13岁的犹太男孩在成为「诫命之子」的仪式上抱着一个经筒,里面是一卷希伯来圣经。

上图:一个13岁的犹太男孩在成为「诫命之子」的仪式上抱着一个经筒,里面是一卷希伯来圣经。

上图:哥拉汛会堂遗址的摩西位。

上图:哥拉汛会堂遗址的摩西位。

【路四23】「耶稣对他们说:『你们必引这俗语向我说:“医生,你医治自己吧!我们听见你在迦百农所行的事,也当行在你自己家乡里”』;」

【路四24】「又说:『我实在告诉你们,没有先知在自己家乡被人悦纳的。」

【路四25】「我对你们说实话,当以利亚的时候,天闭塞了三年零六个月,遍地有大饥荒,那时,以色列中有许多寡妇,」

【路四26】「以利亚并没有奉差往她们一个人那里去,只奉差往西顿的撒勒法,一个寡妇那里去。」

【路四27】「先知以利沙的时候,以色列中有许多长大麻风的,但内中除了叙利亚国的乃缦,没有一个得洁净的。』」

  • 「医生,你医治自己吧」(23节),意思可能是「你先行个神迹,作为自己是先知的证据吧」。主耶稣曾在「自己家乡」(23节)按手医病(可六5),但「因为他们不信,就在那里不多行异能了」(太十三58)。
  • 「我们听见你在迦百农所行的事」(23节),可能指耶稣医治了迦百农大臣的儿子(约四46-54)。
  • 「没有先知在自己家乡被人悦纳的」(24节),这句话与「报告神悦纳人的禧年」(19节)形成鲜明对比。神差遣祂的儿子来报告「悦纳」人的好消息,家乡的人却不肯「悦纳」救恩,这就是人无可救药的愚昧本相。
  • 主耶稣列举了以利亚和以利沙的例子(25-27节),他们是北国以色列历史上最伟大的两个先知。由于北国以色列拒绝神,神就差遣他们转向外邦人:
    1. 「西顿的撒勒法」(26节)是外邦人的地方。以色列人没有供应自己的先知,外邦的寡妇却供应了以利亚(王上十七8-16),并且被先知以利亚拯救(王上十七17-24)。
    2. 「叙利亚国的乃缦」(27节)是外邦人。长大麻风的以色列人没有得到医治,外邦人却被先知以利沙医治(王下五1-14)。
上图:古罗马圆形露天剧场,位于拿撒勒北方6公里的Tzippori遗址。Tzippori是希律安提帕在加利利的首都,修建了罗马式剧场和许多豪宅,建筑业非常兴旺。传统认为这里是马利亚的老家,木匠约瑟和主耶稣很可能都在此打过工。

上图:古罗马圆形露天剧场,位于拿撒勒北方6公里的Tzippori遗址。Tzippori是希律安提帕在加利利的首都,修建了罗马式剧场和许多豪宅,建筑业非常兴旺。传统认为这里是马利亚的老家,木匠约瑟和主耶稣很可能都在此打过工。

【路四28】「会堂里的人听见这话,都怒气满胸,」

【路四29】「就起来撵祂出城(他们的城造在山上);他们带祂到山崖,要把祂推下去。」

【路四30】「祂却从他们中间直行,过去了。」

  • 拿撒勒人自认是神的选民,有特权享受神的恩典,如今却听见耶稣似乎偏袒外邦人(25-27节),所以对耶稣的态度从「称赞、希奇」(22节)变成了「怒气满胸」(28节)。在罗马帝国的统治下,犹太人「没有杀人的权柄」(约十八31),但这些拿撒勒人因着「嫉妒」(徒十三45;十七5),竟然要在安息日「带祂到山崖,要把祂推下去」(29节;代下二十五12)。
  • 30节可译为「祂却从他们中间穿过去,走了」(和合本修订版,英文ESV译本)。主耶稣要走十字架的道路,但却不会白白牺牲;父神的时候若还没有到,祂就不会放弃生命(约十九11),「因为先知在耶路撒冷之外丧命是不能的」(十三33)。
  • 拿撒勒人自以为对耶稣知根知底,结果以貌取人、先入为主,看见了弥赛亚也不认识祂,但本书却用拿撒勒的讲道来宣告弥赛亚工作的开始。因为圣灵要借着拿撒勒人的反应,显明以色列人的愚昧:「祂到自己的地方来,自己的人倒不接待祂」(约一11)。每一个传福音的人都应当知道:在福音面前,近水楼台并不能先得月;若没有圣灵的工作,没有任何人会主动悔改、接受福音(18节)。
  • 希奇的是,主耶稣的使命明明是「传福音给贫穷的人」(18节),但既没有用神迹证明自己就是弥赛亚,也没有用说教挽回顽梗的百姓,而是「从他们中间穿过去,走了」。但这正是弥赛亚传福音的方法,也是使徒保罗所领会的:「犹太人是要神迹,希腊人是求智慧,我们却是传钉在十字架的基督」(林前一22-23)。耶稣基督在地上的使命乃是「传神国的福音」(43节),并不是改变人心。祂必须先上十字架(太二十18-19),然后才会「赐下圣灵」(约七39);而圣灵的工作,就是见证被钉十字架的基督(约十五26)。凡是靠着神迹奇事、道德说教就能解决的事情,并不需要福音;真正把人「从罪恶里救出来」(太一21)的,乃是「耶稣基督并祂钉十字架」(林前二2)。

上图:1890年拍摄的拿撒勒城。现藏于美国国会图书馆。

【路四31】「耶稣下到迦百农,就是加利利的一座城,在安息日教训众人。」

【路四32】「他们很希奇祂的教训,因为祂的话里有权柄。」

  • 四31-九50的主题,是「耶稣在加利利传讲福音」,整体是七组交错平行的结构。这七组记录并非流水账,而是一边描述主耶稣怎样传道、一边描述主耶稣怎样选召和训练门徒,每组都有不同的启示重点
    • A1. 耶稣在迦百农传道(四31-44);
    •  B1. 耶稣拣选渔夫作门徒(五1-11);
    • A2. 耶稣洁净医治罪人(五12-26);
    •  B2. 耶稣拣选罪人作门徒(五27-32);
    • A3. 耶稣揭穿伪善的教条(五33-六11);
    •  B3. 耶稣阐明神国的实际(六12-49);
    • A4. 耶稣显明神国的救恩(七1-17);
    •  B4. 众人对神国的不同回应(七18-八21);
    • A5. 耶稣显明神国的权柄(八22-56);
    •  B5. 耶稣赐给门徒权柄(九1-6);
    • A6. 耶稣显明基督的身分(九7-20);
    •  B6. 耶稣向门徒启示十字架的道路(九21-27);
    • A7. 耶稣显明十字架的荣耀(九28-36);
    •  B7. 门徒对十字架的错误认识(九37-50)。
  • 31-44节的主题,是「耶稣在迦百农传道」,整体是一个交错对称的结构:
    • A. 耶稣到迦百农传道(31-32节);
    •  B. 耶稣斥责见证祂是基督的污鬼(33-37节);
    •   C. 耶稣斥责西门岳母的热病(38-39节);
    •  B1. 耶稣斥责见证祂是基督的污鬼(40-41节);
    • A1. 耶稣在各会堂传道(42-44节)。
  • 「迦百农」(31节)是彼得的家(38节),位于加利利海的北岸,这里有贸易税关(太九9)。拿撒勒位于海拔347米的山上,迦百农却位于海平面以下207米的湖边,两者相差五百四十米,所以说「耶稣下到迦百农」(31节)。主耶稣家乡的人排斥祂,祂就把迦百农作为传道的基地,称之为「自己的城」(太九1)。
  • 加利利海位于从叙利亚到埃及的古代重要国际商道「沿海大道 Via Maris」上(赛九1),自然条件很好、周围人口稠密,希腊、哈斯蒙尼王朝和罗马都在这里建立了繁荣的城镇和乡村。主后135年,罗马帝国禁止犹太人进耶路撒冷,犹太的文化中心便转移到加利利海地区。加利利海的西面主要是犹太人的村庄,东面是外邦人聚集的低加坡里,所以百姓与外邦人的接触很多,可以说是犹太人希腊化最严重、最难持守信仰的地方。
  • 主耶稣不但「在安息日教训众人」(31节),而且在安息日医病赶鬼。《路加福音》一共有五处提到在安息日医病赶鬼(四35、38-39;六7;十三14;十四3)。
  • 「他们很希奇祂的教训」(32节),是「因为祂的话里有权柄」。文士是教训「古人如何如何说」,主耶稣却说「我告诉你们」(六27);文士是解释字句道理、琢磨实施细则(十一38),主耶稣却是发表神在律法中的心意(太五22、28、32、34、39、44)。因为祂的教训不是来自自己,而是来自那差遣祂的神(约七16),所以「从来没有像祂这样说话的」(约七46)。祂能叫人在祂的话语中感受到神的权柄,从而对神产生敬畏和顺服的心。所以人们听出「祂的话里有权柄」。
  • 今天,有些人传福音就像干巴巴地讲课,有些人讲道就像矫揉造作的表演,有些人的分享却让人感到「这福音本是神的大能」(罗一16)。这并非因为口才,也不是根据恩赐,而是因为人若与神同行,话里就会流露出平时在主里的经历,自然也就带着权柄和生命。
上图:一位哈雷迪犹太人穿着安息日的Bekishe黑丝长外套,在哭墙祷告。作为已婚男人,他在小圆帽Kippah之上又戴了Shtreimel大毛帽,表示对神特别尊重。

上图:一位哈雷迪犹太人穿着安息日的Bekishe黑丝长外套,在哭墙祷告。作为已婚男人,他在小圆帽Kippah之上又戴了Shtreimel大毛帽,表示对神特别尊重。

【路四33】「在会堂里有一个人,被污鬼的精气附着,大声喊叫说:」

【路四34】「『唉!拿撒勒的耶稣,我们与祢有什么相干?祢来灭我们吗?我知道祢是谁,乃是神的圣者。』」

【路四35】「耶稣责备牠说:『不要作声,从这人身上出来吧。』鬼把那人摔倒在众人中间,就出来了,却也没有害他。」

【路四36】「众人都惊讶,彼此对问说:『这是什么道理呢?因为祂用权柄能力吩咐污鬼,污鬼就出来。』」

【路四37】「于是耶稣的名声传遍了周围地方。」

  • 一个「被污鬼的精气附着」(33节)的人竟然能「在会堂里」(33节)敬拜神,却没有任何不协调的感觉,直到遇见了主耶稣。
  • 「污鬼的精气」(33节),可译为「污鬼的灵」(和合本修订版,英文ESV译本),也就是邪灵、跟随撒但背叛神的堕落天使(启十二4)。所以「被污鬼的精气附着」的人与精神病不同,由于受到邪灵的操纵,往往具有异常的能力。本书最初的读者具有希腊的文化背景,希腊人认为既有「污鬼」、也有好鬼,所以路加必须说明这鬼是「污鬼」。
  • 「我们与祢有什么相干」(34节),这是一句希伯来成语,可译为「你为什么干扰我们」(和合本修订版,英文ESV译本)。污鬼虽然认识主耶稣基督是「神的圣者」(34节),也就是神的儿子(一35;可一24;约六69),但却拒绝接受祂做主,所以「鬼魔也信,却是战惊」(雅二19)。今天,许多人也承认宇宙中有一位神,却不愿意让神来干扰他们的生活,也不觉得自己需要救恩。人在客观道理上对基督的认识,并不能带来信靠顺服,所以仍然与我们无益。这正如鬼魔的知识,并不能带来信、望、爱。
  • 污鬼先自称「我们」(34节),后来自称「我」(34节),可能那人里面有许多污鬼,由其中一个污鬼代表牠们说话。
  • 「不要作声」(35节),意思就是「闭嘴」。虽然污鬼说的并没有错,但主耶稣却拒绝接受邪灵为祂作见证。因为见证的源头若不是出于神,再真实也不能使荣耀归于神;不但不能把人领到神面前,反而会迷惑人,混乱主的所是和所作,模糊神与鬼的界线,甚至使人接受鬼的作为、毁谤主耶稣是「靠着鬼王赶鬼」(可三22)。因此,一切掺杂的见证,神都不能接受;一切不是出于神的荣耀,神都一概拒绝。异教、异端的东西无论多么精彩,信徒也不能用来见证神。
  • 「这是什么道理呢」(36节),原文是「这是什么话呢」(英文ESV译本),指主耶稣的话语里带着权柄,所以赶鬼并不需要用复杂的咒语,只需要「责备」(35节)污鬼。而鬼离去之后,也没有伤害那人、留下后遗症(35节)。在主耶稣面前,魔鬼和邪灵都不堪一击,所以基督道成肉身的目的并不是为了与魔鬼争战,而是要「将自己的百姓从罪恶里救出来」(太一21),使人脱离黑暗的权势、在真理里得着自由,进入神所赐的真正安息。

【路四38】「耶稣出了会堂,进了西门的家。西门的岳母害热病甚重,有人为她求耶稣。」

【路四39】「耶稣站在她旁边,斥责那热病,热就退了。她立刻起来服事他们。」

  • 「西门」(38节)就是主耶稣所呼召的第一位门徒「西门·彼得」(五8、10)。「西门」是希伯来文「西缅」的希腊文形式,意思是「听见」。「彼得」是主耶稣给他起的希腊文名字(六14),意思是「石头」,亚兰文就是「矶法」(约一42)。彼得已经在约旦河附近被兄弟安得烈带去见过主耶稣(约一40-42)。
  • 彼得可能出生于附近的伯赛大(约一44),成年以后住在迦百农。彼得已经结婚,他的妻子后来与他同工、往来各地传道(林前九5)。「西门的岳母」(38节)住在西门·彼得的家中,表明彼得的岳父可能已经去世。
  • 三卷对观福音书都提及「热病」(38节),但只有路加用医学术语来描述这热病「甚重」(38节)。
  • 「斥责」(39、41节)原文与「责备」(35节)是同一个词,表明这病的背后可能有属灵的原因。主耶稣到地上来,就是要用神的能力医治人的属灵疾病,让神的百姓可以起来服事。
  • 一般人长期发烧以后,热退了人也会很虚弱,需要时间恢复。但西门的岳母却在安息日「立刻起来服事他们」(39节),表明主耶稣的医治是立刻的、彻底的,不会留下后遗症,却使人进入神所赐的真正安息。
上图:迦百农彼得之家遗址。

上图:迦百农彼得之家遗址。

【路四40】「日落的时候,凡有病人的,不论害什么病,都带到耶稣那里。耶稣按手在他们各人身上,医好他们。」

【路四41】「又有鬼从好些人身上出来,喊着说:『祢是神的儿子。』耶稣斥责牠们,不许牠们说话,因为牠们知道祂是基督。」

  • 「日落的时候」(40节),安息日就结束了,犹太人才可以走远路,所以周围的群众都聚集前来寻求医治。他们在安息日里得不到的安息,到主面前却能得着。日落之后步行就能走到迦百农的城镇,包括哥拉汛和伯赛大(十13)。
  • 「凡有病人的,不论害什么病,都带到耶稣那里」(40节),表明这些人来到耶稣面前,只是为了医病赶鬼,并不是想听道;只是为了解决人的需要,而不是来寻求神;只想脱离的是外邦的统治,并不是想脱离自己的罪。但主耶稣却毫无分别地「按手在他们各人身上,医好他们」(40节)。
  • 拿撒勒人轻蔑地认为耶稣只是「约瑟的儿子」(22节),但污鬼却认出祂是「神的儿子」(41节)。神的百姓「瞎眼、耳聋」(赛四十二19)到一个地步,连污鬼都比他们更「知道祂是基督」(41节)。但希奇的是,主耶稣却并不领请,反而拒绝接受、「不许牠们说话」(41节),因为鬼魔的见证(34、41节)实际上是鬼魔试探的继续。只有来自父神的指示(太十六17),才能让人真正认识祂「是神所立的基督」(九20);也只有来自父神的指示,才能让「凡预定得永生的人」(徒十三48)不必借着神迹和哲学(林前一22),单凭主耶稣的话语和作为就能相信祂。
  • 在拿撒勒,「耶稣因为他们不信,就在那里不多行异能了」(太十三58)。但希奇的是,虽然迦百农周围的人信心与拿撒勒人一样软弱(十13-15),主耶稣却既没有问他们有没有认罪悔改、也没有计较他们的信心。只要他们不像拿撒勒人那样「撵祂出城」(29节),主耶稣就无条件地医治他们,因为「这是要应验先知以赛亚的话,说:祂代替我们的软弱,担当我们的疾病」(太八17;赛五十三4)。每一个信主的人,在圣灵动工之前,都和拿撒勒、迦百农人一样没有真实的信心,但主耶稣却说:「无病的人用不着医生;有病的人才用得着。我来本不是召义人悔改,乃是召罪人悔改」(五31-32),祂甚至「在我们还作罪人的时候为我们死,神的爱就在此向我们显明了(罗五8)。

【路四42】「天亮的时候,耶稣出来,走到旷野地方。众人去找祂,到了祂那里,要留住祂,不要祂离开他们。」

【路四43】「但耶稣对他们说:『我也必须在别城传神国的福音,因我奉差原是为此。』」

【路四44】「于是耶稣在加利利的各会堂传道。」

  • 「旷野」(42节)指野外,并非犹大旷野。主耶稣到旷野是去祷告(可一35)。
  • 44节原文是「于是耶稣在犹太的各会堂传道」(和合本修订版,英文ESV译本)。
  • 迦百农附近有大量福音的需要(40节),主耶稣医病赶鬼的名声也「传遍了周围地方」(37节),正是今天一些流行的「教会增长术、福音爆炸术」能大显身手的时候。但希奇的是,主耶稣却拒绝留在迦百农,既没有深入耕耘、巩固基地,也没有趁热打铁、迅速倍增,反而浅尝辄止,转而「在别城传神国的福音」(43节)、「在加利利的各会堂传道」(44节)。事实上,异能并不能使这些城悔改,所以主耶稣后来说:「哥拉汛哪,你有祸了!伯赛大啊,你有祸了!因为在你们中间所行的异能若行在推罗、西顿,他们早已披麻蒙灰,坐在地上悔改了。当审判的日子,推罗、西顿所受的,比你们还容易受呢!迦百农啊,你已经升到天上,将来必推下阴间」(十13-15)。
  • 「神国」(43节),指神掌权作王的地方(申三十三5;赛三十三22,五十二7;番三15),可以指有国土、人民、政权的有形国度(赛二十四23),也可以指神施行权柄的无形国度(十七20-21)。新约时代的犹太人担心妄称神的名而触犯十诫(出二十7),所以尽量避免直呼神的名,就用「天国」来代替「神国」。因此,面向犹太读者的《马太福音》就用「天国」(太三2)来称呼「神国」。
  • 主耶稣一开始传道,就颠覆了我们许多的想法:祂没有用神迹证明自己就是弥赛亚,没有苦口婆心地劝说拿撒勒人悔改,没有利用灵界的见证传扬福音,没有召开医病赶鬼的大会吸引群众,也没有稳扎稳打、步步为营地拓展国度——因为这些方法和魔鬼的试探一样,都不需要十字架。主耶稣道成肉身,「乃是要服事人」(可十45),但祂的服事并不是根据人的需要,而是按照神的旨意;并不是为了扶贫济困、慈善福利、社会公义、民族解放,而是为了在我们前头走过十字架的道路(约十4)。今天,有些教会的事工却是围绕人层出不穷的难处、满足人没完没了的需要,结果沦为一个慈善互助组织,十字架也成了摆设。真正让神能「领许多的儿子进荣耀里去」(来二10)的,既不是通过教育医疗,也不是借着慈善公益,而是十字架的道路;真正的大使命,乃是传扬「耶稣基督并祂钉十字架」(林前二2)。
上图:耶稣受洗、受试探和传道早期:1、耶稣从加利利的拿撒勒来到约旦河东的伯大尼,接受施洗约翰的洗(太三13-17,可一9-11,路三21-22,约一29-34);2、耶稣被圣灵引到旷野(传统认为在耶利哥附近),受魔鬼四十天的试探(太四1-11,可一12-13,路四1-13);3、耶稣回加利利传道,途中收安得烈、西门·彼得、腓力、拿但业为门徒(约一35-49);4、耶稣到迦拿参加婚宴,使水变酒,是第一件神迹(约 2:1-11);5、耶稣第一次去迦百农传道(约二12);6、耶稣去耶路撒冷过逾越节,第一次洁淨圣殿,并与尼哥德慕谈道(约二13-三21);7、耶稣到犹太地居住和施洗(约三22-四2);8、耶稣在去加利利的路上,特意经过撒马利亚的叙加城,在雅各井旁与撒马利亚的妇人谈道(约四3-42);9、耶稣回到加利利,在迦拿医好大臣儿子的重病(约四46-54);10、耶稣回拿撒勒传道被拒(路四16-30);11、耶稣再到迦百农传道(太四12-16);12、耶稣在加利利海边传道,再次呼召西门、安得烈、雅各和约翰跟随祂(太四18-22,可一16-20,路五1-11);13、耶稣到加利利全地会堂传道,名声传遍了叙利亚,许多人从加利利、低加坡里、耶路撒冷、犹太、约旦河外来跟着他(太四23-25,可一35-45,路四42-44);14、耶稣上耶路撒冷过逾越节,在毕士大池治癒瘫痪者(约五1-47)。

上图:耶稣受洗、受试探和传道早期:1、耶稣从加利利的拿撒勒来到约旦河东的伯大尼,接受施洗约翰的洗(太三13-17,可一9-11,路三21-22,约一29-34);2、耶稣被圣灵引到旷野(传统认为在耶利哥附近),受魔鬼四十天的试探(太四1-11,可一12-13,路四1-13);3、耶稣回加利利传道,途中收安得烈、西门·彼得、腓力、拿但业为门徒(约一35-49);4、耶稣到迦拿参加婚宴,使水变酒,是第一件神迹(约 2:1-11);5、耶稣第一次去迦百农传道(约二12);6、耶稣去耶路撒冷过逾越节,第一次洁淨圣殿,并与尼哥德慕谈道(约二13-三21);7、耶稣到犹太地居住和施洗(约三22-四2);8、耶稣在去加利利的路上,特意经过撒马利亚的叙加城,在雅各井旁与撒马利亚的妇人谈道(约四3-42);9、耶稣回到加利利,在迦拿医好大臣儿子的重病(约四46-54);10、耶稣回拿撒勒传道被拒(路四16-30);11、耶稣再到迦百农传道(太四12-16);12、耶稣在加利利海边传道,再次呼召西门、安得烈、雅各和约翰跟随祂(太四18-22,可一16-20,路五1-11);13、耶稣到加利利全地会堂传道,名声传遍了叙利亚,许多人从加利利、低加坡里、耶路撒冷、犹太、约旦河外来跟着他(太四23-25,可一35-45,路四42-44);14、耶稣上耶路撒冷过逾越节,在毕士大池治癒瘫痪者(约五1-47)。

读经有感:撵祂出去(29节)

  会堂里的人起来把耶稣撵出去。为什么?因为他们怒气填膺。为什么?因为他们知道耶稣在批评他们。怎么样?耶稣说了两个历史故事:先知以利亚只奉差到外邦人西顿的撒勒法去得供养,与以色列人无分无关;先知以利沙医治了叙利亚乃缦将军的大麻风,却没医治以色列任何一个大麻风病人。为什么?因为以色列人既不听从上帝的先知,所以上帝的恩典和福气就转到外邦人那里去了。为什么?因为以色列人看不起本地先知,不承认本地先知,觉得本地姜不辣。结果呢?他们知道耶稣透过历史指出他们的问题所在,却不反躬自省、深刻检讨,因学习功课而大获造益;倒反过来,恼羞成怒,齐心把耶稣撵出城门,打算把祂推下山崖!忠言逆耳啊,做好人实在太难啦。但基督徒既是听了耶稣的话,觉得扎心,认罪悔改的人,就应当效法耶稣,去把死在罪恶过犯中而不自知的人唤醒——纵使有许多人会被激怒起来成为自己的难处!

默然自问:

  1. 是否我也常在无意中为了五斗米而向福禄寿诸神屈膝下拜?(5-8节)
  2. 是否我从来没有为了财物、权位、虚荣而暗自出卖过亲友、出卖过人格、出卖过上帝?
  3. 我绝大多数的所有所能所是,究竟是用到哪里去?到底我有多少财物、精力、时间的付出算得上是积财宝在天?



来源:https://cmcbiblereading.org/

 






上一篇:路加福音第3章逐节注解、祷读
下一篇:路加福音第5章逐节注解、祷读

点我,加官微,防失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