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七1】「耶稣对百姓讲完了这一切的话,就进了迦百农。」
【路七2】「有一个百夫长所宝贵的仆人害病,快要死了。」
【路七3】「百夫长风闻耶稣的事,就托犹太人的几个长老去求耶稣来救他的仆人。」
【路七4】「他们到了耶稣那里,就切切地求祂说:『祢给他行这事是他所配得的;」
【路七5】「因为他爱我们的百姓,给我们建造会堂。』」
- 1-17节的主题是「耶稣显明神国的救恩」。主耶稣阐明了神国的实际之后(六12-49),就用1-17节的两个神迹显明了神国的救恩,让人看到神的国已经临到了地上。这两个神迹都让人想起主耶稣起初提到的先知以利亚和以利沙(四25-27),表明主耶稣就是摩西所应许的「大先知」(16节;申十八15),也就是「那将要来的」(20节)的弥赛亚:
- 主耶稣医治外邦百夫长的仆人(1-10节),正如以利沙医治了外邦元帅乃缦(王下五1-27)。
- 主耶稣使寡妇的儿子复活(11-17节),正如以利亚使寡妇的儿子复活(王上十七17-24)。
- 「百夫长」(2节)是罗马军团编制中最重要的职业军官,管辖一个百人队,大约六十至一百人。希律·安提帕的军队按照罗马军团的编制,这位「百夫长」可能是军中的外邦雇佣兵。
- 罗马帝国的奴仆只不过是一个有生命的工具,失去工作能力的仆人只能等死,但这位百夫长却非常重视他仆人的生命,并且对犹太人也非常友善(5节),就像哥尼流(徒十2),所以连不愿与外邦人来往的犹太长老们也为他说情(3节)。
- 「祢给他行这事是他所配得的」(4节),这话表明,这些犹太长老比外邦百夫长更不认识恩典;因为凡是认识恩典的人,都是「自以为不配」(7节)的。
- 路加特别指出,这位外邦百夫长是「托犹太人的几个长老去求耶稣来救他的仆人」(3节),这将鼓励本书的外邦读者透过犹太信徒来接受救恩。
【路七6】「耶稣就和他们同去。离那家不远,百夫长托几个朋友去见耶稣,对祂说:『主啊!不要劳动;因祢到我舍下,我不敢当。」
【路七7】「我也自以为不配去见祢,只要祢说一句话,我的仆人就必好了。」
【路七8】「因为我在人的权下,也有兵在我以下,对这个说:“去!”他就去;对那个说:“来!”他就来;对我的仆人说:“你做这事!”他就去做。』」
【路七9】「耶稣听见这话,就希奇他,转身对跟随的众人说:『我告诉你们,这么大的信心,就是在以色列中,我也没有遇见过。』」
【路七10】「那托来的人回到百夫长家里,看见仆人已经好了。」
- 「耶稣就和他们同去」(6节),并非有求必应,而是因为主耶稣要借着这个神迹,显明神国的救恩。
- 当时犹太人为了保持洁净,通常不轻易进入外邦人的家中。因此,虽然主耶稣很愿意「和他们同去」,但百夫长却说:「祢到我舍下,我不敢当」(6节)。在犹太长老的眼中,百夫长是「配得的」(4节),但百夫长却「自以为不配」(7节)。一个认识恩典的人,必然是谦卑的;一个经历过权柄的人(8节),也知道真正的权柄只需要借着话语就能显明。
- 四福音两次记载了主耶稣感到「希奇」,一次是「希奇」(9节;太八10)外邦人的信心,一次是「希奇」(可六6「诧异」原文)以色列人的不信。百夫长「这么大的信心」(9节),并不是得救的信心,而是相信主耶稣有医治的权柄。但主耶稣的权柄却远远超越了百夫长的信心,因为祂的权柄不只是医治、更是救恩,所以祂甚至都不需要「说一句话」(7节),「仆人已经好了」(10节)。
【路七11】「过了不多时(有古卷:次日),耶稣往一座城去,这城名叫拿因,祂的门徒和极多的人与祂同行。」
【路七12】「将近城门,有一个死人被抬出来。这人是他母亲独生的儿子,他母亲又是寡妇。有城里的许多人同着寡妇送殡。」
【路七13】「主看见那寡妇,就怜悯她,对她说:『不要哭!』」
【路七14】「于是进前按着杠,抬的人就站住了。耶稣说:『少年人,我吩咐你,起来!』」
【路七15】「那死人就坐起,并且说话。耶稣便把他交给他母亲。」
【路七16】「众人都惊奇,归荣耀与神,说:『有大先知在我们中间兴起来了!』又说:『神眷顾了祂的百姓!』」
【路七17】「祂这事的风声就传遍了犹太和周围地方。」
- 路加强调「过了不多时」(11节),表明主耶稣复活寡妇的儿子(11-17节),与医治百夫长的仆人(1-10节)是互相联系的。因为主耶稣要借着这两个神迹显明神国的救恩,让人看到「神眷顾了祂的百姓」(16节),神的国已经临到地上。
- 「拿因」(11节)位于拿撒勒附近的耶斯列平原,从迦百农过去需要走五十五公里的山路。
- 「这人是他母亲独生的儿子,他母亲又是寡妇」(12节),等于雪上加霜,这位寡妇的人生已经完全绝望了。
- 这是一个奇特的场面:两支队伍在城门口相遇,一支是埋葬死人的,「许多人同着寡妇送殡」(12节);一支是跟随生命之主的,「极多的人与祂同行」(11节)。这并不是一个巧遇,而是主耶稣特地走了一天多的山路,专门前来拦住这支走向坟墓的队伍,主动向绝望者显明神国的救恩。信徒每一次与世人的邂逅,在人看来也都是巧合,但神的美意,却是要让我们成为那个拦住他们走向死亡的人。
- 主耶稣的话语有复活的能力(15节),当然也有阻止送殡队伍的能力。但祂却没有用话语来阻止他们,而是「进前按着杠」(14节)。在人看来,这个动作会让祂陷入不洁净(民十九11、22),但主耶稣却要借此表明祂的怜恤和认同,也向众人显明:弥赛亚的救恩能把污秽变成洁净、把死亡变成生命。
- 百夫长相信主耶稣医治的权柄(7节),这位寡妇却对主耶稣毫无认识。但主耶稣的话语照样能唤醒死人(14节),祂的权柄并不需要人的信心来配合。四福音中一共记录了主耶稣三次叫死人复活,另外两次是睚鲁的女儿(八54;可五41)和拉撒路(约十一44)。
- 「耶稣便把他交给他母亲」(15节),正如以利亚把复活的孩子「交给他母亲」(王上十七23)。绝望的母亲转悲为喜,出殡的行列变成了欢庆的游行;主耶稣所经过的道路,成了一条滴下生命的救恩之路。
- 在以色列的历史上,只有两位「大先知」(16节)行过死人复活的神迹:以利亚使撒勒法寡妇的儿子复活(王上十七20-23),以利沙使书念妇人的儿子复活(王下四32-35)。主耶稣刻意来到书念北面只有五公里的拿因城,又使寡妇的儿子复活,让众人不能不联想到「大先知」以利亚和以利沙(九19),进而联想到摩西所预言的那位像摩西的先知(申十八15)。
- 「神眷顾了祂的百姓」(16节),这是回应祭司撒迦利亚的预言:「祂眷顾祂的百姓,为他们施行救赎,在祂仆人大卫家中,为我们兴起了拯救的角」(一68-69)。
- 13节是本书第一次称主耶稣为「主」(13节),因为祂是「生命之主」,惟有祂能改变死亡的事实。这个神迹并不是人去寻找救恩,而是救恩主动找人。神国的救恩,就是「神眷顾了祂的百姓」,神的儿子主动寻找灵性已经死亡的罪人,叫我们从死亡中得生命,从捆绑中得自由,在困苦中得安慰,在悲伤中得喜乐。
【路七18】「约翰的门徒把这些事都告诉约翰。」
【路七19】「他便叫了两个门徒来,打发他们到主那里去,说:『那将要来的是祢吗?还是我们等候别人呢?』」
【路七20】「那两个人来到耶稣那里,说:『施洗的约翰打发我们来问祢:“那将要来的是祢吗?还是我们等候别人呢?”』」
【路七21】「正当那时候,耶稣治好了许多有疾病的,受灾患的,被恶鬼附着的;又开恩叫好些瞎子能看见。」
【路七22】「耶稣回答说:『你们去,把所看见所听见的事告诉约翰,就是瞎子看见,瘸子行走,长大麻风的洁净,聋子听见,死人复活,穷人有福音传给他们。」
【路七23】「凡不因我跌倒的,就有福了!』」
- 七18-八21的主题,是「众人对神国的不同回应」,包括五个部分:
- 施洗约翰的困惑(七18-28);
- 法利赛人的自负(七29-35);
- 蒙赦免者的感恩(七36-50);
- 卑微妇女的跟从(八1-3);
- 人对真道的态度(八4-21)。
- 18-28节是「施洗约翰的困惑」。施洗约翰此时已经被希律·安提帕下在监里(三20),只能通过他的门徒来寻找耶稣(19节)。
- 「这些事」(18节),就是主耶稣医治百夫长的仆人、使拿因寡妇的儿子复活(1-17节),显明神国的救恩已经临到全地。
- 「那将要来的是祢吗?还是我们等候别人呢」(19节),意思是「祢到底是不是基督呢」?施洗约翰当然知道主耶稣是「神的儿子」(约一34),他并不是怀疑主耶稣的身分,而是困惑基督的工作方式。施洗约翰一直在等候神的国度显现,但他听见基督施行的神迹以后,反而失去了耐心。主耶稣已经开始工作一年多了,什么时候才能填满山洼、削平山冈呢(三5)?什么时候才能扬净禾场、焚烧糠秕呢(三17)?在人看来,主耶稣似乎没有任何计划,对进度和方法也是漫不经心,实在让人着急。施洗约翰的困惑,也常常困惑我们。在人看来,要尽快把福音传到地极,就要严密地建立组织、有效地组织力量,系统地制定计划、广泛地发动群众。但是神却常常毁掉我们的蓝图,让我们的努力适得其反;圣灵似乎也总是不肯配合我们的计划,以致我们不得不思想:基督要祂的教会怎么做?
- 主耶稣一面让约翰的两个门徒等候,一面继续自己的工作:「正当那时候,耶稣治好了许多有疾病的,受灾患的,被恶鬼附着的;又开恩叫好些瞎子能看见」(21节)。因为主耶稣的工作本身,就是对约翰最好的回答。施洗约翰不需要知道别的,只需要知道主耶稣就是基督,因为主耶稣所行的正是先知以赛亚所预言的弥赛亚的使命:「瞎子看见」(22节;赛三十五5)、「瘸子行走」(22节;赛三十五6)、「长大麻风的洁净」(22节;赛五十三5)、「聋子听见」(22节;赛三十五5)、「死人复活」(22节;赛二十六19;死海古卷4Q521《弥赛亚启示录 Messianic Apocalypse》第11行)、「穷人有福音传给他们」(22节;赛六十一1)。
- 最后,主耶稣意味深长地说了一句:「凡不因我跌倒的,就有福了」(23节)。因为最容易让约翰跌倒的时刻,可能就是两个门徒回去报告的时候:「耶稣正在执行弥赛亚的使命,但却只字不提救你出狱。」没有神迹、没有拯救、没有解释,弥赛亚似乎毫不关心自己的先锋。因为主耶稣第一次来,目的是走上十字架,祂的先锋当然也要首先经过;任何一个作主门徒的人,更要天天背起自己的十字架来跟从祂(九23;十四27)。
- 今天,我们也常常因为神的作为不符合自己的预期而困惑、抱怨,甚至因祂「跌倒」。人若用世界的智慧去衡量基督的方法,永远都是一个谜;人若用世界的方法去做主的工作,永远不能蒙神悦纳。「因神的愚拙总比人智慧,神的软弱总比人强壮」(林前一27);人若不懂得十字架,就永远都不能理解基督的救恩。因此,「犹太人是要神迹,希腊人是求智慧,我们却是传钉在十字架的基督」(林前一22-23),属灵的工作从来都不能靠着世界的捷径成功,只能走十字架的降卑之路。我们也应当像施洗约翰一样,只需要知道主耶稣是基督,不需要预测祂的道路。
【路七24】「约翰所差来的人既走了,耶稣就对众人讲论约翰说:『你们从前出去到旷野,是要看什么呢?要看风吹动的芦苇吗?」
【路七25】「你们出去,到底是要看什么?要看穿细软衣服的人吗?那穿华丽衣服、宴乐度日的人是在王宫里。」
【路七26】「你们出去,究竟是要看什么?要看先知吗?我告诉你们,是的,他比先知大多了。」
【路七27】「经上记着说:“我要差遣我的使者在祢前面预备道路”,所说的就是这个人。」
【路七28】「我告诉你们,凡妇人所生的,没有一个大过约翰的;然而神国里最小的比他还大。』」
- 24-28节,是主耶稣为施洗约翰作见证。施洗约翰的门徒离开以后,主耶稣就在背后称赞他(24节)。施洗约翰之前为主作见证(三16-17),主耶稣在这里就为他作见证。凡在人前见证基督的,主也必在神前见证他(十二8)。
- 施洗约翰开始传道是在犹大的旷野,那时犹太全地的人都「出去到旷野」(24节)去看约翰。
- 「风吹动的芦苇」(24节)容易折断,象征脆弱的人。「穿细软衣服的人」(25节)代表肉体的享受。主耶稣的意思是说,约翰并不是一个软弱的人,也不是一个贪图安逸享受的人。
- 先知玛拉基预言:「我要差遣我的使者在我前面预备道路」(玛三1),主耶稣却改成了「我要差遣我的使者在祢前面预备道路」(27节),表明弥赛亚的出现,相当于父神的出现。
- 施洗约翰不只是个「先知」(26节),他的使命是为弥赛亚预备道路(27节),所以「比先知大多了」(26节)。也正因为如此,主耶稣让拿因寡妇的儿子复活(14节),却没有救出施洗约翰;因为弥赛亚必须走上十字架,弥赛亚的先锋也要付出生命的代价。
- 「凡妇人所生的,没有一个大过约翰的」(28节),因为施洗约翰是弥赛亚的先锋。「然而神国里最小的比他还大」(28节),因为神国的百姓属于享受救恩的时代,而施洗约翰属于盼望救恩的时代。
- 「神国」指神掌权作王的地方(申三十三5;赛三十三22;五十二7;番三15),可以指有国土、人民、政权的有形国度(赛二十四23),也可以指神施行权柄的无形国度(十七21)。
【路七29】「众百姓和税吏既受过约翰的洗,听见这话,就以神为义;」
【路七30】「但法利赛人和律法师没有受过约翰的洗,竟为自己废弃了神的旨意。(二十九、三十两节或译:众百姓和税吏听见了约翰的话,就受了他的洗,便以神为义;但法利赛人和律法师不受约翰的洗,竟为自己废弃了神的旨意。)」
【路七31】「主又说:『这样,我可用什么比这世代的人呢?他们好像什么呢?」
【路七32】「好像孩童坐在街市上,彼此呼叫说:我们向你们吹笛,你们不跳舞;我们向你们举哀,你们不啼哭。」
【路七33】「施洗的约翰来,不吃饼,不喝酒,你们说他是被鬼附着的。」
【路七34】「人子来,也吃也喝,你们说祂是贪食好酒的人,是税吏和罪人的朋友。」
【路七35】「但智慧之子都以智慧为是。』」
- 29-35节是「法利赛人的自负」。
- 「众百姓和税吏」(29节)都知道自己有罪,所以听了施洗约翰的呼召(三3),就「以神为义」(29节),承认神要求人悔改受洗是公义的。
- 「律法师」(30节),指专心研究圣经和口传律法的文士,他们大都是法利赛人。
- 「这世代的人」(31节),指拒绝悔改的「法利赛人和律法师」(30节)。
- 「法利赛人和律法师」擅长律法的细枝末节,却没有抓住最重要的真理;他们研究律法的字句,却不关心神的旨意。他们本来应该最清楚弥赛亚先锋的使命(三4),但却自以为义、不觉得自己需要悔改,所以不肯接受「悔改的洗礼」(三3);既然拒绝悔改的呼召(三2-6),也就与神国的救恩擦肩而过,「竟为自己废弃了神的旨意」(30节)。
- 「好像孩童坐在街市上」(32节),指孩童在街上玩游戏——「吹笛、跳舞」(32节)是婚礼游戏,「举哀、啼哭」(32节)是丧礼游戏。自命不凡的「法利赛人和律法师」就像一个别扭的孩子,既不愿意玩婚礼的游戏,也不肯玩丧礼的游戏,对施洗约翰和主耶稣的信息都无动于衷。因为从法利赛人的眼光来看,只要不符合他们的教条,施洗约翰「不吃不喝」是错,主耶稣「也吃也喝」也是错。
- 「施洗的约翰来,不吃饼,不喝酒」(33节),指施洗约翰在旷野以「蝗虫、野蜜」(可一6)为食物,刻苦己心、呼吁悔改,让自以为无罪的法利赛人很不高兴,所以指责他「是被鬼附着的」(33节)。
- 「人子来,也吃也喝」(34节),指主耶稣没有定期禁食,并且与税吏同席,让自以为圣洁的法利赛人很不满意,所以指责祂「是贪食好酒的人,是税吏和罪人的朋友」(34节)。
- 今天,有些自负掌握真理的人,也像这些「法利赛人和律法师」一样,只要敬拜不按照他们的模式、事奉不符合他们的想法,他们永远也不会满意。他们对圣灵的工作和基督的主权视而不见,总是百般挑剔,似乎「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教会里只有自己最爱主,但却又眼高手低、知易行难。其实,真正的「智慧之子都以智慧为是」(35节),虽然施洗约翰和主耶稣的吃喝方式迥异,但「智慧之子」所看重的不是吃喝,而是神的「智慧」;所关心的不是别人的对错,而是自己的罪污。在接下来的事件里(36-50节),神要让一位有罪的女人来告诉法利赛人,什么叫作「智慧之子都以智慧为是」。
【路七36】「有一个法利赛人请耶稣和他吃饭;耶稣就到法利赛人家里去坐席。」
【路七37】「那城里有一个女人,是个罪人,知道耶稣在法利赛人家里坐席,就拿着盛香膏的玉瓶,」
【路七38】「站在耶稣背后,挨着祂的脚哭,眼泪湿了耶稣的脚,就用自己的头发擦干,又用嘴连连亲祂的脚,把香膏抹上。」
【路七39】「请耶稣的法利赛人看见这事,心里说:『这人若是先知,必知道摸祂的是谁,是个怎样的女人;乃是个罪人。』」
- 36-50节是「蒙赦免者的感恩」。这个女人「是个罪人」(37节),很可能是个妓女,但却成了一个「多得恩免的人」(43节)。既然法利赛人不肯做「智慧之子」,神就叫妓女来做。
- 这位法利赛人出于某种动机「请耶稣和他吃饭」(36节),态度却并不尊重(44-46节)、甚至有点傲慢(39节)。但主耶稣不但乐意和税吏同席(五29),也愿意和法利赛人一起吃饭。一个人无论多么软弱、多么顽梗,不论对主的认识有多少,只要肯向主敞开一点门户,主都愿意进来与他「一同坐席」(启三20)。
- 其他三卷福音书都记载了伯大尼的马利亚在主耶稣上十字架之前的最后一周膏抹主耶稣(太二十六6-13;可十四3-9;约十二1-8),但《路加福音》所记载的是加利利的女人在主耶稣的传道中期膏抹主耶稣,并不是同一件事。
- 自以为义的法利赛人没有真正经历过主,所以虽然与主同席,里面却不认识主。这个被看为「罪人」的女人却经历过主的赦免,从里面看见祂是罪人的救主,所以带着感恩的心来寻求主(38节)。「盛香膏的玉瓶」(37节),是一种半透明的长颈瓶子,用来盛载膏抹主耶稣的香料,代表感恩。
- 古代犹太人坐席的姿势,是侧身斜卧在榻上,头部靠近餐桌,脱了鞋,把双脚伸向背后,所以这女人「站在耶稣背后,挨着祂的脚哭」(38节)。
- 「头发」(38节)是犹太妇女的荣耀(林前十一15),当时的良家妇女出门都会蒙着头(《密西拿 Mishnah》Ketubot 7:6)。但这个女人却在众人面前「用自己的头发擦干」(38节)主耶稣的脚,「又用嘴连连亲祂的脚,把香膏抹上」(38节),表明她的眼中只见基督、不见别人。赦免的恩典吸引她来亲近主、高举主,面对赐恩典的主,原来自以为最重要的东西,现在都变得微不足道的了。
- 法利赛人心里说:「这人若是先知,必知道摸祂的是谁,是个怎样的女人;乃是个罪人」(39节), 表明他过去可能认为主耶稣最多是个「先知」,现在可能觉得连「先知」都够不上了。因为根据犹太口传律法,人若接触了罪人,就会不洁净。这位法利赛人以为只有那女人「是个罪人」,他自己却不是。古往今来,使我们陷入属灵的盲目的,常常都是这种无知的自负。因此,每当我们情不自禁地想开始论断的时候,就应当提醒自己:「这假冒为善的人!先去掉自己眼中的梁木,然后才能看得清楚,去掉你弟兄眼中的刺」(六42)。
- 今天,有些人借口效法基督,把自己与世界同流合污的行为说成「进入黑暗场所传福音」,这些人应当谨记主耶稣在与罪人和法利赛人坐席时的言行。只有在罪上「远离罪人」(来七26)的人,才能就近罪人。一个福音的使者,既不可对罪人冷漠刻薄,也不能由同情变为认同。因为「有些人你们要存惧怕的心怜悯他们,连那被情欲沾染的衣服也当厌恶」(犹23),免得自己「站罪人的道路、坐亵慢人的座位」(诗一1),与罪人同流合污。
【路七40】「耶稣对他说:『西门!我有句话要对你说。』西门说:『夫子,请说。』」
【路七41】「耶稣说:『一个债主有两个人欠他的债;一个欠五十两银子,一个欠五两银子;」
【路七42】「因为他们无力偿还,债主就开恩免了他们两个人的债。这两个人哪一个更爱他呢?』」
【路七43】「西门回答说:『我想是那多得恩免的人。』耶稣说:『你断的不错。』」
- 「耶稣对他说」(40节),可译为「耶稣回应他说」(和合本修订版,英文ESV译本)。主耶稣看出了这位法利赛人心里的嘀咕(39节),但并没有生气,而是亲切地对他说:「西门!我有句话要对你说」(40节)。这位自以为义的法利赛人对主的误解,竟然让他在圣经中留下了名字,这实在是神的恩典。
- 「一个债主有两个人欠他的债」(41节),比喻西门和那女人都是罪人,「因为世人都犯了罪,亏缺了神的荣耀」(罗三23),所以都需要主的赦免。
- 「一个欠五十两银子,一个欠五两银子」(41节),比喻罪人自己认为自己欠了多少罪债。其实两人的罪债并无分别,都是一样的「无力偿还」(42节)、无法自我拯救。
- 「五十两银子」(41节),原文是五百得拿利乌(Denarius),「五两银子」(41节)原文是五十得拿利乌。当时一个工人一天的工资是一个得拿利乌(太二十2),所以这两人都欠了很多钱,「无力偿还」。
- 「我们爱,因为神先爱我们」(约壹四19),我们对主的爱,是罪得赦免的结果。因此,一个人爱主的程度,印证了他对罪和救恩的认识程度;一个爱主更多的,「是那多得恩免的人」(43节)。
- 「你断的不错」(43节),表明法利赛人的回答,是主耶稣引导这位法利赛人认识自己、自我定罪。因为一个人对救恩的回应,是根据对自我的认识。一个人越认识自己的罪,就越能感受到神的赦罪之恩;越认识恩典,就越爱赐恩的主。
【路七44】「于是转过来向着那女人,便对西门说:『你看见这女人吗?我进了你的家,你没有给我水洗脚;但这女人用眼泪湿了我的脚,用头发擦干。」
【路七45】「你没有与我亲嘴;但这女人从我进来的时候就不住地用嘴亲我的脚。」
【路七46】「你没有用油抹我的头;但这女人用香膏抹我的脚。」
【路七47】「所以我告诉你,她许多的罪都赦免了,因为她的爱多;但那赦免少的,他的爱就少。』」
- 古代犹太人招待客人的礼仪,是在客人进门时,主人与客人亲嘴,并且吩咐仆人用水给客人洗脚,用油给他抹头。但西门却完全忽略了这些基本的礼节(44-46节),表明他的心中对主是轻视的,而主耶稣对此知道得一清二楚。今天,我们在打开心门接待主的时候,态度常常比西门也好不了多少,主耶稣同样也都清清楚楚。但是,正如主耶稣没有嫌弃西门,祂也不会嫌弃我们,而是会用生命的光照亮我们里面的黑暗,让我们看见自己的愚昧。
- 主耶稣说:「你看见这女人吗」(44节)?西门也许想:「我当然看见了,我对她的底细知道得一清二楚。」但是,主耶稣要对他说的却是:「你并没有看见这女人,因为你是瞎眼的。」因此,主耶稣满有怜悯地将西门和她作了一个对比(44-46节),帮助他来认识这女人、更认识他自己。
- 「香膏」(46节)比「油」(46节)贵重得多,这女人对待主耶稣的态度和西门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女人知道自己是个罪人,实在需要赦免,也确实经历了赦免,所以竭尽所能地来表达感恩。相反,西门却认为自己不是罪人(39节),也不需要赦免,所以根本没有按照待客之道来接待耶稣。
- 「她许多的罪都赦免了,因为她的爱多;但那赦免少的,他的爱就少」(47节),意思是说,这女人爱主多,就证明她经历的赦免多;而那爱主少的,则证明他经历的赦免少。一个人对救主基督的爱,并不是蒙赦免的原因,而是蒙赦免的结果(42-43节)。每个人都是「无力偿还」(42节)罪债的罪人,都需要救主的赦免。但一个人越认清自己的败坏,对罪就越敏感,也越「厌恶自己」(结六9)、渴望救恩,经历的赦免也就越多,也就越能用爱来回应救恩。一个人越不认识自己的本相,对罪就越麻木,也越欣赏自己、忽略救恩,经历的赦免也就越少,爱主的心也就越冷淡。
【路七48】「于是对那女人说:『你的罪赦免了。』」
【路七49】「同席的人心里说:『这是什么人,竟赦免人的罪呢?』」
【路七50】「耶稣对那女人说:『你的信救了你,平平安安回去吧!』」
- 主耶稣说:「你的罪赦免了」(48节),并不是说现在赦免,而是向众人宣布她的罪早已被赦免了。因为这女人是「那多得恩免的人」(43节),所以才那样不管一切地爱主(38节)。
- 「同席的人」(49节),大都是像西门那样的法利赛人。
- 「这是什么人,竟赦免人的罪呢」(49节),因为只有神才能「赦免人的罪」;但他们对主耶稣的认识是糊涂的,因为他们不明白为什么祂也能「赦免人的罪」。
- 当众人心里都在质疑的时候,主耶稣却再次向那女人保证,「你的信救了你,平平安安回去吧」(50节)。「信」就是承认自己需要拯救、却无法自我拯救,所以只能「诚实倚靠耶和华」(赛十20)、单单信靠基督的救恩。因此,「信」就成了支取救恩的钥匙,而救恩能使人与神、与自己都恢复「平平安安」(50节)。而一个自以为义的人,只能把自己关在救恩的门外;一个居高临下的人,很难相信自己是个需要救恩的罪人。一个人若不知道自己是个「无力偿还」(42节)罪债、不能自我拯救的罪人,无论外表怎样敬虔,无论行为有多热心,对救恩、对救主都不可能有真正的「信」。
读经有感:配与不配(2-10节)
谁都知道,只有生具形而上意识的人类才有「配与不配」的认识和感觉。但虽然如此,世人配不配得着别人好处的意念一般上与他配不配得着上帝恩典的意念恰恰相反。百夫长所以愿意托人去求耶稣医治他仆人垂死的病,因为他觉得他那个仆人够宝贵,配得他去想方设法。犹太教长老们所以肯受托去求耶稣,因为他们觉得那百夫长做了许多好事,配得他们和耶稣的帮助。我们与主在属灵关系上的原则却完全不同。凡自以为有钱有势、有才有德的人,或因为身强体壮、左右逢源而自觉甚好的人,基本上都不配得着主舍身流血的救赎之恩。而自觉卑微不配的人反倒配得主的怜悯和恩典——如果他愿意的话。百夫长其实正是以不配的态度去托人求耶稣开恩医治他的仆人,以致连让耶稣亲自光临他的舍下也深觉不配、不安、不敢!另外,就程序而言,世人的法则是,因为你配得,所以向你施恩。而上帝的法则是,因为你已经得了恩典,所以应该以感恩的态度去行事为人,配得过所受之恩!
默然自问:
- 从耶稣当众赞许百夫长能据所知属世权柄的运作通则,转而信主必也能按属天权柄的运作通则行事看,是否自己就也能联想到今世与永世之间所涵盖许多诸如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相同的运作通则?( 6-10节)
- 这种由地及天、由人及神之通则的根源,究竟从何而来?是否这些通则其实都涉及永恒性具体的价值、意义、目的?
- 是否我对地上「凡妇人所生的没有一个大过约翰」,以及“神国最小比他还大”的申明,果真毫无异议?是否我相信众圣徒将来都必经过绝对公平的审判而各按天国排名版的次序各就各位得赏赐、受托付?我估计自己到时将会被列于排名版上的什么位次?我凭什么相信自己的想法是与上帝英雄所见略同?(28节)
- 是否对比耶稣与法利赛分别对加利利妓女不同的认知,就能总结出世人于审视别人之事上必都存在很多误区和盲点?是否自己有意无意间其实也常觉得耶稣对某人某事某物似乎都一无所知?是否自己也常在相同误区盲点的骑劫下左右了自己待人的心态以及与人的关系?(39节)
- 我凭什么总认为那蒙恩得救的加利利妓女绝不可能在天国里名列前茅?(44-48节)
- 我究竟是以智慧为是的智慧之子,还是以愚昧为是的愚昧之子?我究竟怎样才能得着该具的自知之明?(32-35节)
来源:https://cmcbiblereading.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