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婴儿洗礼
我们既然相信一个人得救是靠神的“恩”和人的“信”( 弗二5 -8 ),受浸只不过是一种见证罢了。这样,我们就要为“婴儿怎样得救”的问题说几句话了,因为婴儿的理性还未建立起来,对福音无从产生“信心”。
研究这一个问题,我们必须从天主教的“婴儿洗礼”说起。早在第四世纪之时,有一位古教父名叫奥古斯丁,他根据圣经讲论,人从始祖亚当遗传了“原罪”。例如诗篇第五十一篇的作者大卫说:“在我母亲怀胎的时候,就有了罪。” 因此,每个婴孩在长大的过程中,都一定会犯罪,就如罗马书五章十二节所说:“这就如罪是从一人(指人类的始祖亚当)入了世界,死又是从罪来的,于是死就临到众人,因为众人都犯了罪。”于是,后来天主教就以奥古斯丁的“原罪”为根据 ,主张要为婴儿洗礼,因为婴儿的理性还未成熟,他不可能明白和相信福音叫他得救,所以教会需要用“圣礼” 来拯救他,不然,婴儿死了岂不是要下地狱么 ? 可是,既然认为“圣礼”可以拯救婴儿使他不致下地狱,救恩就可以靠圣礼,不用靠信心了。结果天主教发明越来越多“圣礼”,除了“洗礼” 之外,还加上告解礼、弥撒、抹油礼、婚礼等共七个圣礼。再由“圣礼” 产生“圣品人”的阶级,由“圣品人” 阶级又产生“拜圣人”的迷信习惯,导至天主教落在一千年的黑暗历史中,不能自拔。
自从宗教改革后,基督教各教会都纷纷脱离了天主教的错谬,根据圣经重新强调“因信称义”的真理。可是 ,“婴儿得救”和“原罪”的问题怎样解决 ? 这一点却比较改革得迟一点。似乎早期的宗教改革家都未能认真在这个问题上有好好的交待。人得救不能靠“圣礼”,乃要靠神的恩典和人的信心,这点却是肯定了,但婴儿的理性尚未成熟,怎能明白福音和对福音产生信心叫他得救 ? 初时,有一些学者认为,耶稣基督在十字架上一次过赦免了全人类的原罪,所以婴儿不再需要为原罪下地狱。但这样的解释实在缺乏圣经的根据,圣经从来就没有提过主耶稣的死已除去全人类的原罪。所以,后来就有一些圣经学者,诸如布道家芬尼等人认为 ,“原罪” 只不过是奥古斯丁发明的名词,并不是圣经的真理。反之,圣经指出 ,“不可因父杀子” ( 王下十四 6 ),又说:“父亲吃了酸萄葡,儿子的牙酸倒了 ?” ( 耶卅一 29 ) 所以这一类神学家认为,根本上没有“原罪”这回事,所以婴儿若死了是不必为原罪落地狱的。
虽然反对原罪的人提出了一些经文作为根据,但仍然未能解决为什么大卫说:“我在母亲怀胎的时候就有了罪。” 也无法合理地解释为什么保罗说:“这就如罪是从一人(指人类的始祖亚当 )入了世界,死又是从罪来的,于是死就临到众人, 因为众人都犯了罪。”( 罗五 12 )
研究这问题到了现在,我们有了如下的答案:
我们认为奥古斯丁所谓的“原罪”,只是遗传于人的肉体里,因为我们的肉体是由我们的父母给合生出来的,所以圣经称我们地上的父亲为“生身之父”( 参来十二 9 );但我们的灵魂却是由创造我们的神赐给我们的,正如圣经指神为“万灵之父”一样。 我们的灵魂既是神赐的 ,“原罪”就不可能遗传在我们的灵魂里了,不然 ,“原罪”就是神创造的了,至圣的神怎可能是罪的来源呢 ?
“原罪”由父母遗传给自己的儿女,这一点非常合理,这就是现今遗传学所称的“遗传因子”的作用,儿女或多或少一定遗传了父母的样貌、性情、智商、喜好等等。这样,由亚当一直遗传到我们的父母,所有犯罪的资料和性情,都集中来到我们的身上,所以我们在母亲怀胎的时候就有了罪,同时我们人人都不能逃脱罪性的影响,以至人人在长大之后就都有犯罪的倾向,因此都犯了罪。再者,我们人人 出生之时,我们那七八磅的肉体本来都是属于母亲身体的一部分,母亲犯了罪,母亲的肉体要在“罪的工价乃是死”的定律之下而死去,同样的 ,出于母亲肉体那七、八磅婴儿 肉体也不能逃脱“死的定律 ,
结果也要死。反对“原罪” 理论的人无法解释没有罪的婴儿也要服在死亡的咒诅之下。但我们若接受“原罪”是由其父母遗传给婴儿的肉体的话,这就合理了,婴儿的肉体还是要因“原罪”而死,但他的灵魂却因为没有犯过罪的缘故,是得救的。圣经不但没有指出婴儿的灵魂要因“原罪” 而落地狱,圣经由创世记至启示录多次又一贯地指出,将来神审判人是“按各人所行的报应各人”,所以人人都是按自己所犯的罪而落地狱 ,婴儿的理性若未长成,就不会犯罪,其灵魂也就不会因罪而死在地狱里。神绝对不会那么不公平,要人人按父母以至祖宗所犯的罪而落地狱的。
既然婴儿的灵魂是得救的,因为他没有犯过罪,婴儿的肉体若死了,也满足了“原罪要受死的刑罚”的要求,那么,婴儿的洗礼就是不必要的了。不过,我们为父母的要小心,当我们的儿女长大,理性开始成熟到可以犯第一件罪的时候,我们就有责任及时将福音传给他们,领他们悔改信主。按照理性的功能来说,一个人若会犯罪,也必同时会悔改信主。神故意设计福音成为非常浅白易明,不论男女老幼,愚拙人或未开化的土人都可以明白,目的就是要让人人都可以得着这个救恩。正如保罗指着提摩太说:“知道你从小(小孩)明白圣经,这圣经能使你因信基督耶稣有得救的智慧。”( 提后三15)又说:“想到你心里无伪之信,这信是先在你外祖母罗以(老婆婆 ),和你母亲友尼基( 妇女 )心里的,我深信也在你心里。”(提后一 5 )
基督教的圣餐
现在我们来讨论基督教第二个圣礼,就是一般称为“圣餐”。
一、小心天主教的观念
今天我们用“圣餐”这个字要小心,不要与天主教在弥撒中所举行的“圣餐” 相混淆。按照圣经的用词,其实应该称为“主的晚餐” 才对( 参林前十一 20 ),有些教会却喜欢称之为“擘饼记念主的聚会”也是十分好的。不过,我们不必为这个用词来争辩,要紧的是不要渲染了天主教所认为“圣餐变质”的思想就是了。
天主教自从相信“圣礼”有救人的效力之后,他们将七项礼仪都包括在“圣礼”之内,并且都认为可以带“功德”给人,使人减少在炼狱受苦的时间。其中尤其是弥撒中的“圣餐”,天主教认为是最具救人能力的。因为他们相信,当神父为“圣餐”的饼和杯祝福之后,饼就立即神奇地变质成为主耶稣的肉,而杯中的葡萄汁则变质成为主耶稣的血,这样 ,主耶稣就在他们的弥撒中再受苦和被杀一次,好成为赎罪祭来赎人的罪。
我们基督教绝不相信这些。因为:
① 这与圣经的真理明显相反。希伯来书十章十一至十四节这样说:
“凡祭司(指旧约)天天站着事奉神,屡次献上一样的祭物,这祭物永不能除罪。但基督献了一次永远的赎罪祭就在神的右边坐下了,从此等候他仇敌成了他的脚凳。因为他一次献祭,便叫那得以成圣的人永远完全。” 请注意,基督只一次献上,就成了永远有效的赎罪祭,并不需要常常献祭的。
② 圣经根本没有“炼狱”的记载,是天主教幻想出来的。
③ 人得救乃本乎恩,也因着信,绝对不能靠人自己所积的功德 来自救。
④ 圣经明言圣餐只不过是为“记念主” 而设,绝不是为带给人功德。请参考保罗在哥林多前书十一章二十三至二十五节所说的:
‘我当日传给你们的,原是从主领受的、就是主耶稣被卖的那一夜,拿起饼来,祝谢了,就擘开 ,说:“这是我的身体,为你们舍的,你们应当如此行,为的是记念我。”饭后,也照样拿起杯来 ,说:“这杯是用我的血所立的新约,你们每逢喝的时候,要如此行,为的是记念我。”’
因此,如果我们守圣餐而没有好好的省察自己,好好的记念主为
我们受苦,和主在受苦中为我们成就宝贵的救恩,我们就是吃饱了圣餐饼也是没有用的,一点都不能带给我们任何好处,反而因为我们胡乱地吃主的饼,和喝主的杯,招至主耶稣的咒诅。
二、不要忘记主
读者也许感到奇怪,为什么不省察自己就吃主的饼和喝主的杯 竟然会招至主耶稣的咒诅 ? 是的,因为圣经这样说:
“所以无论何人,不按理吃主的饼、喝主的杯,就是干犯主的身主的血了。人应该自己省察,然后吃这饼,喝这杯。因为人吃喝,若不分辨是主的身体,就是吃喝自己的罪了。因此,在你们中间 有好些软弱的,与患病的,死的也不少。我们若是先分辨自己,就不至于受审,我们受审的时候,乃是被主惩治,免得我们和世人一同定罪。”
请注意,胡乱吃圣餐是会招至身体“软弱、患病、死亡”的。这不是说,胡乱吃圣餐的人不能得救,这些人在今生被主“惩治” 或管教,乃是为免他们在来世和世人一同受审判,因为世人受神审判之时,正是被定罪落地狱受苦之时;再者,这些人被主惩治,又是为要使教会保持圣洁,因为至圣的主若大大彰显祂的同在,教会是不能有半点罪恶污秽的,这就是为什么初期教会那对夫妇(亚拿尼亚和撒非喇 )在奉献的事上欺哄圣灵,结果就立即死在神的面前。
或问,我们要怎样守主的圣餐才能得主的喜悦呢 ?当然我们最好是问主自己,祂要我们守圣餐有什么目的 ? 圣经清楚地指出 ,主耶稣说:“你们如此行,为的是记念我。” 这是说,主耶稣要我们守圣餐,因为祂知道我们各人都很容易忘记祂。研究叫一个人“忘记主”
通常有那几种因素,我们发现:
①时间越久,就会越容易忘记:所以主耶稣要我们,常常记念祂。根据圣经,初期教会是天天擘饼记念主的。后来不知到了什么时代,可能认为圣餐需要“圣品人”来主持,在不足够“圣品人”的情况下,就将圣餐改为一个月才举行一次了。现今世界上还有一些教会三个月才举行一次圣餐。其实主耶稣要我们常常记念祂,不要忘记祂,当然越多记念祂才使我们不至忘记祂。
②礼仪化之后,人就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了:所以 ,主耶稣并不是要我们注意吃饼和喝杯的本身。吃多少,喝多少,都没有关系,最重要的是要我们“记念”祂。既然要“记念”,就要用思想,用感情,用敬重的心态,用心灵和诚实,这样才能做到真正的“记念”。所以,读者你在受浸之后,你可以有资格守圣餐了,但你千万不要守之为仪式而不去思想 ,不爱主,不运用你的心灵和诚实,你若这样做,你就败坏自己,也败坏教会。
③忽略主设立圣餐的意义和目的:当主耶稣被卖的那一夜,那个出卖祂的犹大故然不明白主设立圣餐的意思,所以主耶稣用饼蘸点葡萄汁递给犹大,对他说:“你所作的快作吧 !”其实犹大自己知道 ,主耶稣并没有吩咐他去履行任何任务,他应该醒悟主耶稣这句话是表示主早就已经知道他要去出卖主了,而且事实上主耶稣在事前已经多次明说“你们中间有个人要卖我了”,但犹大还是立即出去卖主,圣经说,因为“撒但入了他的心”(参考约十三 25 -30 )。
其他门徒呢 ? 很可惜也是没有一个人了解主耶稣设立圣餐之时所清楚说明的目的和意义,因为他们注意争论谁为大,他们并没有留心主所说的话和主的心情,结果他们让主独自一个人忧伤。当他们在餐后一同到客西马尼园去祷告的时候,他们还是不能与主同儆醒祷告,竟然三次睡着了;又在兵丁来捉拿主之后 ,怕得躲藏起来:
那个自称愿意为主死的彼得,竟然三次发誓不认识主,因为他们完全没有留意主在晚餐之时所说的话。所以,今天我们擘饼记念主,若不想到主设立圣餐的意义和目的,我们还是一样会变相地出卖主,和不认主的。
三、记念主时的心思意念
或问,我们怎样记念主才算能满足主的心?
① 先分辨主的身体:根据哥林多前书十一章十七至三十二节这段圣餐必读的经文,我们在守圣餐之前,必须先分辨主的身体。意思是说,虽然我们吃的是一块饼,和喝一点葡萄汁而已,但因为心情上想到主的身体为我们受尽各样的痛苦 ,主的血为我们流尽,我们就不能以吃普通的饼和喝普通的葡萄汁的心情来吃和喝了,我们必须想 ,主耶稣就像这一块饼样被擘开和被破碎 ,主耶稣就像葡萄被放在酒醡里被压烂一样流出祂的血来。我们的心思不是在饼和杯的本身,乃在主的身上,这样才算为“记念主”。
② 然后再分辨自己:在原文圣经 ,“分辨自己”原是“审判自己”。意思是,我们必须判定自己原是一个罪人,认为死在十字架上的,不该是主耶稣,而是“我这个罪人”才对。然而,现在主耶稣替我受死,我藉着信心,与主的死联合起来 ,主耶稣所受的审判也就等于我受了审判一样。这样,将来神审判罪人的时候,就不再定我的罪了,因为神看我这个人在主里面是已经受了审判和接受了刑罚。倘若人守圣餐不是先这样“审判自己”,他就要在将来审判世人的时候,接受神的审判和定罪,结局就是永远灭亡了。保罗指出,一个人若不先“分辨自己”就吃喝主的饼和杯,就是“吃喝自己的罪”,其后果会引致“软弱、患病和死亡”。这个可怕的后果并不是说那人不能得救,这只不过表示,“受神的惩治,免得我们和世人一同定罪”而已 ( 参考林前十一 32 )。所以读者在守圣餐之前要先认罪,如果你犯了罪而不肯离开那个罪,你就不要吃和喝圣餐,受主的惩治不是好玩的。但你若认罪悔改,立志对付你所想起的罪,就可以吃了。例如:你若想起你所恨的一个弟兄,你就要在祷告中饶恕他,存着仇恨的心吃主的餐就是吃喝自己的罪。
③ 想到“主舍的身体”:“无酵饼”代表主无罪的身体,为我们被献为赎罪祭,好赦免我们的罪。这不是说,在我们吃的时候,我们的罪才得到赦免,这乃是说,我们记念主在十字架上早就已经赦免了我们的罪。读者应该想一想,我们的主 ,本是造物主,是天地的主,至高的神,是至尊、至圣、至荣的,竟然为我们这个卑微的受造之物,又是污秽不堪的罪人来到这个世界,成为肉身,忍受最痛苦、最羞耻、最污秽的十字架死刑!人若真的这样记念主,怎可能不爱主?不感激?不敬拜主和赞美主的伟大?再者,这饼既是代表主的“身体”也就代表主的“教会”, 因为圣经说“教会是主的身体”。我们各人同领主的身体,表示我们同属一个教会,因此我们要合一,要爱教会,千万不要为自己个人的意见而分裂教会。
④ 想到“主立约的血”: 这“约”就是“新约”, 是神与人立的约。我们知道,通常人与人立约,例如做生意的合约,是双方都要付出差不多同等的代价;但在主与我们立的约中 ,我们这一方是完全不用付出什么,我们只要信就是了,但主那一方却要付出祂的生命,付出祂的全丰盛,付出祂无条件的爱,全部赐给我们这些愿意相信祂的人,并且祂还用自己的血来立约,表示“永不改变”, 你说,我们是蒙了主何等大的慈爱!我们守圣餐的人岂可向主“改变”? 我们想到主在十字架上流血之时,祂那无所不知的能力,一定会使祂想到我们这些常常伤祂心,常常爱世界多过爱祂的人 ,但祂并没有因此而从十字架上下来,不再为我们受苦,反之,祂让自己的血一直流,流到尽为止。所以,我们相信主流血的时候,也同时流出祂的赦免,流出祂的大爱,流出祂的全丰盛,流出祂的生命,流出祂完全的救赎恩典。我们这样记念祂实在不能不更多和更深地爱祂。
⑤ 想到“主的再来”: 保罗说“你们每逢吃这饼,喝这杯是表明主的死,直等到祂来。”( 林前十一26 )要知道,主耶稣已经复活升天,祂现在在神那里为我们预备地方,等祂预备好了地方,祂就一定会照着祂应许我们的诺言回来,接我们到祂那里去,那时,我们就永远不再分开了。基督徒应该以主再回来那一天为最大的盼望,为快乐的日子,因为到那时,我们就要全面胜过死,我们也复活升天,我们要得着荣耀不死的身体,在天上永远与神过着最甜蜜的“父子生活”,又与主耶稣过着一个最亲爱的“夫妻生活”,因为圣经形容教会在属灵的意义来说,就像一个“新娘”,献给“丈夫”基督,与基督结合为一体,那是何等光荣和快乐的时刻。所以,我们今天记念主,也是等候主的再来。我们等候祂,乃是用贞坚的爱情,用儆醒的信心,用许多工作的果子作为礼物献与主。因此,我们敬拜主、赞美主,讲述主的得胜, 高举主为万王之王、万主之主。正如启示录论及天上的大敬拜之时 ,指出二十四位长老唱新歌说:“你配拿书卷,配揭开七印,因为你曾被杀,用自己的血从各族、各方、各民、各国中买了人来,叫他们归于神,又叫他们成为国民、作祭司,归于神,在地上执掌王权。”然后,千千万万的天使,并天上、地上、地底下、沧海里、和天地间一切被造之物都说:“但愿颂赞、尊贵、荣耀、权势,都归给坐宝座的和羔羊,直到永永远远。”( 启五 8 -14 )所以,擘饼记念主,是在崇拜的聚会中,最具敬拜意义的礼仪,我们要常常这样记念主才对。
基督教的节期
谈完了圣礼,最后让我们来谈谈基督教的节期。正如我们在这本书一开始之时就指出,旧约时代的以色列人所过的节期,原是为了“预表主的救赎计划”的。到了新约,我们从圣经的记载,和从最早期教父的著作,都看不见初期教会有庆祝什么节期的习惯。事实上,神也没有吩咐我们要庆祝什么节期。反之,我们读歌罗西书二章十六节,我们看见保罗这样劝勉歌罗西教会的信徒说:“所以不拘在饮食上,或节期、月朔、安息日,都不可让人论断你们。这些原是后事的影儿,那形体却是基督。”保罗又责备加拉太教会说:“你们谨守日子、月分、节期、年分,我为你们害怕,惟恐我在你们身上是枉费了工夫。”( 加四10)当然,加拉太教会的人是受了犹太教的影响,以为守安息日和节期等日子,在救恩上会有特别意义,这是极其错谬的。虽然今天的基督徒是极少会以这样的态度来看圣诞节和复活节等节期的。但无论怎样解释也好,圣经完全没有吩咐我们庆祝节期,这一点就是实在的了。
所以,从真理的立场来说,主耶稣在十字架上已经应验了所有节期的预表,既然“实体”已经来到了,那“影儿”性的节期就再没有存在的需要了。不过,话说回来,节期虽然没有真理上的需要,今天已经流行于世的圣诞节和复活节,都是传福音的好机会,我们趁这机会向世人传讲救恩信息,也是无可厚非的。我们既不能改变世人庆祝这些节期的习惯,不如让我们好好利用这些节期所带来的假期和机会,把主降生和主复活的道理教导他们认识,使他们也有机会得蒙拯救。但在节期的原意上,我们就不能作糊涂人,免得我们倒将主的降生和复活变成放纵情欲的机会 ,像世人一样。
一、朝拜圣婴耶稣的两个例子
关于圣诞节,圣经没有吩咐我们庆祝,大致上,这是因为神根本 不注重庆祝圣诞节吧。拿圣经记载主耶稣降生之时,整个以色列国都没有一个人知道,神只“通知”了两批人来朝拜圣婴主耶稣,我们就看出神的心意是只要我们注重主耶稣的降生,而不要我们注重圣诞节了。
当时,知道主耶稣降生的第一批人,可以说是伯利恒野地里的牧羊人了。他们原是无学问的穷人,可是,说来奇怪,神竟然差派天使向他们“直接”而“清楚”地启示救主降世的大喜讯息。天使向这批牧羊人说 :“不要惧怕,我报给你们大喜的信息,是关乎万民的,因今天在大卫的城里,为你们生了救主,就是主基督。你们要看见一个婴孩,包着布,卧在马槽里,这就是记号了。”这些牧羊人还看见那天使与天兵一同唱诗赞美神说:“在至高之处荣耀归与神,在地上平安归与祂所喜悦的人。”( 参考路二 10 -14 )
由这个记载来看,我们知道,神特别爱穷人,向他们先传讲福音。而且,神藉天使向他们所传的福音,是“非常直接而清楚”的,指出耶稣是基督,是救世主,连全世界各地的外邦人也有份,连圣婴耶稣包着布,卧在马槽里作为记号也说清楚了。可是,我们来看一看来朝拜圣婴耶稣的第二批人,就是东方几个博士,他们是有学问的人,也是有钱人,但他们所得的启示是含糊的,是不够清楚的,凭他们自己的聪明,他们不但找不到圣婴耶稣,而且还间接地害死了伯利恒数以百计的婴孩呢 ! 若不是神后来特别的指示,他们始终找不到圣婴耶稣。可见,神叫智慧的人羞愧。读者记得这几个博士来朝拜圣婴耶稣的故事吗?请读一读马太福音第二章的记载就知道了。
几个博士原来不是以色列人,但他们研究天象之时,发现有一颗特别大的星出现,可是,他们搜遍所有天文学的书都不明白这是什么星。后来他们发现,圣经中的民数记第二十四章有一段话,记载那个贪财的巴兰先知,本来被摩押王邀请来为要咒诅以色列人,但神却不准他咒诅,反要他祝福,结果在他的祝福语中提到:“我看他却不在现时,我望他却不在近日。有星要出于雅各,有杖要兴于以色列 ……有一位出于雅各的必掌大权……”( 17-19 节)于是这些博士就认定圣经所说的“星”和“杖 ”,一定是一位犹太人的王,因为经文指他会“掌大权”。所以他们就不远千里而来,要寻找这位“新生王”。他们以为新生王当然是生在王宫里的,所以他们到耶路撒冷希律王那里问,他们这样的猜测就害死许多伯利恒城的婴孩了。希律王向他们表示自己没有刚出生的儿子,希律王也召齐了民间的文士和祭司长来问:“基督当生在何处 ?”文士和祭司长们都很熟识圣经,他们一下子就找出答案来,指出弥迦先知曾预言基督当生在伯利恒城。希律王于是请那几个博士到伯利恒城去找 ,希望他们找到了也回来通知他们,希律王的心中已经谋算要杀死这个新生王基督了。我们感到奇怪的,就是这个消息竟然漏了出去,使耶路撒冷合城的人都不安。他们虽然不安,但他们却没有任何行动去寻找与他们息息相关的新生王基督;反而那几个博士继续努力去寻找与他们无关的圣婴耶稣。这使我们想到,这些住在耶路撒冷的犹太人、文士和祭司长,只有知识而无行动,只会感到不安而不肯去寻找,实在叫人难以理解,难怪神的儿子降生,神不愿意通知他们任何一个人。今天我们做基督徒,千万不要这样。这几个博士听了希律王的话,也感到希奇,为什么这个国的人一点也不紧张自己的新生王降生的? 但是,他们更感到无所适从的,就是伯利恒城这么大,怎能逐家去问?于是他们出来再一次看清楚那颗星。就在这个时间,神向他们开恩了,神使他们感受到那星会“走路”, 而且直走到圣婴耶稣所住的房子上头就停住了。请注意:那星其实不是真的会走路,因为凭观察那星走路的准确程度,也无法肯定它是在那一间房子的上头呢!读者你试试在夜间鉴定,月亮究竟是在那一间房子的头上?你会感到似乎在这间,也似乎在那间,因为月亮太高了,你根本无法做一个准确的测试。如果出于观察上的猜测,你想那几个 博士会相信睡在马槽里那个贫穷的小孩子就是新生王吗?不,因为圣婴耶稣是没有任何特征的。圣诞卡里圣婴耶稣头上的金光圈,是画家画上去的; 那条像探射灯光一般,直照进圣婴耶稣房子里面的星光,也是画家画上去的,如果那星的光真是直射进入圣婴耶稣的房子,我们可以想象,周围的人都来围观,看看这个奇迹了。老实告诉你,博士之所以看见那星会走路,完全是圣灵的感动和启示所致,因为神知道他们不可能凭人的智慧寻找到圣婴耶稣,于是神就开恩,用特殊的启示和感动来引导他们,使他们找到新生王,以致他们很有把握地相信,这就是真的新生王了,并且圣经说,博士就“大大欢喜”,又拿“黄金、乳香、没药”为礼物献给主耶稣。以后,他们又在梦中得到神的指示,不要回去见希律王;而马利亚和约瑟也同样得到主的指示,立即逃难到埃及去,以致希律王见博士没有回来,就派人把全伯利恒所有两岁以内的婴孩都杀死,以为这样就可以把新生王也杀死了。
由这件事我们可以看出,人的聪明智慧,并不能叫一个人准确地认识主耶稣。若不是神开恩,没有人能到主的面前来 ,认识主和信主得救。博士与伯利恒野地里的牧羊人比较,我们可以肯定牧羊人所得到的启示准确得多,可见神爱穷人和愚拙人更多。那些自以为聪明的人,自以为有钱就比别人尊贵的人 ,反不为神所爱。
二、圣诞节的来源
至于一般人庆祝十二月二十五日的“圣诞节”,我们无从知道主耶稣是在哪一天降生的。不但圣经没有记载,任何古籍也没有资料供我们参考。不过,历史告诉我们,到了主后二百年左右,教会不知何来兴趣,开始争论主降生的日期问题,到现在,经过了一千八百年了,这争论仍然找不到准确的答案。有的说,主耶稣是在五月二十日降生的;有断定是十一月十七日才对;有的指出四月十九日才对;有的说是一月六日,或一月十八日。今天阿比西尼亚国,即腓利传福音给那位埃提阿伯的太监所属的国家,他们除了三月以外,每一个月都有人庆祝圣诞的。而主降生的那个伯利恒城,直到今天都是以一月六日为圣诞节的。
至于十二月二十五日,我们可以从教会历史的记载准确知道,这绝对不是主降生的日子。因为根据历史的考据,十二月二十五日原是罗马古国的“农神节”。当时罗马人民以淫荡的方式来庆祝这个“农神节”。他们选了一个美男子,供应十个美女给他淫玩三十天,到了最后,说这个男子已经吸收了这十个美女的精华了,就杀了他来献祭给“农神”。这个淫乱的节期败坏了罗马帝国许多年了,到主后三一三年,东罗马王君士坦丁统一罗马以后,他以基督教为国教,为了除农神节所带来的淫乱风气,他下令将十二月二十五日这个农神节改为“圣诞节”。因此,那些为了信仰自由而由欧洲迁移到美洲大陆来居住的清教徒,后来成了美国人的祖先,他们极力禁止人在十二月二十五日庆祝圣诞,违者要受严厉的处罚。可是,时至今天 ,再没有人追问这些事了。
圣诞节不但日期不准确,而且还陆续渲染了许多迷信色彩 ,例如:
将古代一名十分爱小孩的信徒说成是圣诞老人,每年到了圣诞夜就 由北极坐雪车飞来,从各家的烟窗偷进来,给小孩子送礼物。笔者小时就被骗了,竟然一连两年圣诞夜在床边挂着袜子,等圣诞老人来临。此外,圣诞树、圣诞礼盒等,都有许多神话传说,我们千万不要让我们的儿女受骗,免得他们长大了,连圣经里任何故事都不肯相信。
三、其他节期
复活节的日期是以犹太人的逾越节来计算的,所以十分准确。不过,圣经也没有吩咐我们要庆祝复活节。不如说,圣经提到七日的第一日,称之为“主日”, 是因为记念主耶稣复活而产生的,这样,神就是要我们每主日,就是一年五十二次庆祝主耶稣复活。不过,话说回来,除了五十二次庆祝主复活之外,一年之中,多用一天特别来强化记念主复活也是好的。只是,我们庆祝的方式就要小心了。
拿一般人用“复活蛋”来庆祝作为一个例子吧。读者要知道 ,“复活蛋” 原是古代罗马人用来拜祭“日头神”的祭物 ,绝不是出自圣经的。“复活蛋”没有半点表示主耶稣复活,像小鸡从鸡蛋中孵出来的意义。主耶稣的复活是先死然后复活,而且是藉着死来败坏掌死权的魔鬼,与“复活蛋”的意义是风马牛不相及的。
将圣诞节迷信化了,将复活节异教化了,这是中世纪黑暗时代所注重的“圣物化”、“圣礼化”、“节期化的产品。其中最明显就是“鬼节”( HALLOWEEN )和“万圣节”( ALL SAINTS DAY )了。
研究今日许多关于 HALLOWEEN的风俗,我们知道是来自古代英国和北欧的塞尔特人,塞尔特人的十月三十一日是他们的新年前夕,他们敬拜假神 SAMHAIN ( 意即“死魂”, 或“死亡的主宰”)。这一天,他们大讲祖先的故事,作为新年的习俗。塞尔特人认为在自然界的草木开始凋谢的时候,灵界的鬼魂就活跃起来开始活动。过去一年死了的人都会在外边到处游荡,因此,他们过这节日的时候,把自己 关在屋内,恐怕得罪了这些鬼魂而受害。塞尔特人还在山顶上设火炬,或把蜡烛放在窗前,说是要吓跑这些鬼魂,同时又帮助它们看见要走的路。若有人不得不出到外面去,他就要带着一个灯笼,免得遭到鬼魂的袭击。
至于那些雕成人面形状的空心南瓜灯笼,我们现在称之为“JACK -O'-LANTERN”的,却是起源于爱尔兰的骗子,名叫JACK。据说因为他太吝啬的缘故,所以死时,圣彼得拒绝收他到天堂去,魔鬼也不肯让他下到地狱去。因此,JACK只能提着灯笼在地上到处游荡。他所提的灯笼,只不过是将一块烧着的炭放在空心的萝卜内,在北美洲的爱尔兰人却用南瓜代替萝卜。而且,南瓜是橙色的。因此橙色亦成了 鬼节HALLOWEEN的颜色。
塞尔特人又喜欢把一些食物放在门口,说是招待鬼魂的,鬼魂就会给他们带来好运。他们又喜欢涂黑了自己的脸,使鬼魂们认不出他们来。又故意把自己打扮成为想象中的鬼魂、巫婆、怪物,目的是使鬼魂们以为他们也是游荡中的鬼魂。所以 ,在西方社会,到了这个鬼节,人人都喜欢带着面具,穿着千奇百怪的服装外出,甚至上班工作。 撒但会也会在这个时候捉来不少孩童来祭祠魔鬼撒但;许多仇家也会在这一天在化妆的掩饰下去杀人,所以每年到鬼节都有不少谋杀案件发生。有的甚至是恶作剧,将有毒的糖果分给上门讨钱的小孩子,毒死他们。西方社会十分注重这个鬼节,因此,连不少教会也庆祝这个节期, 将教会布置成为鬼屋,人人化装做鬼。天主教也不例外 ,由公元 998年开始,竟然在十月三十一日的鬼节之后,就是十一月一日和二日,加多两个节期来强化之,那就是“万圣节”( ALL SAINTS DAY )和“万魂节”( ALL SOULS DAY )。天主教之所以强化这些节期,其实是想要诱导那些迷信的人去拜圣人,向他们求取功德。天主教早就拜马利亚为神母,为中保 ,为天后。并且幻想她“无原罪升天”, 常常在人们向她求告之时出现来搭救他们。天主教拜许多圣人,数以百计,这些圣人都会听人的祷告,都会显圣。不但如此,天主教的“万魂节”又是鼓吹为死人做弥撒的节期,好叫这些死人得到超度,不致在炼狱里受苦太久。天主教在这些死人的迷信上赚取了极大的财富,直至今天,极多天主教徒还是为死了的亲人捐钱给天主教教会,好为他们做弥撒,救他们脱离炼狱。
我们身为信仰圣经的基督徒,不应稍为参与这一类的节期,我们对“鬼节”和“万圣节”的态度应该是:
① 我们不相信任何死人的灵魂可以随意在人间走来走去,不论是“圣人”或“普通人”也是一样。因为根据主耶稣基督自己所讲的那个死后在阴间受苦的“财主”, 是完全没有自由的,甚至他想要回去告诉他的五个兄弟不要到他那里去受苦,也是不能。
② 根据圣经的教训,人不论在什么地方,或藉着什么方法所见到的鬼魂或邪灵,都是那些“犯罪的”和“堕落的”天使所假装的,都是撒但自己的仆役。
③ 我们相信所有基督徒都在耶稣基督宝贵的救恩里成为至圣 ,因此在基督徒中并没有“圣品人”和“平信徒”之划分。我们认为天主教所定的十一月一、二日为“万圣节”和“万魂节”是极之错误的做法,是不合圣经和属于异教的思想产品。我们还相信每一天都是好的,都是圣的,只要我们天天为主而活就够了。我们不相信有哪一天是特别“神圣”,也不相信有哪一天是“属鬼魂”的。
④ 我们极其反对任何基督徒或我们的子女参加 HALLOWEEN 鬼节和“万圣节”有关的活动。要知道,参与这类鬼节的活动,就是等于将自己置于污鬼邪灵的控制之下,又将自己从神的恩典中隔离,其后果是难以想象的。
基督徒要分别为圣,不要随世人的潮流而失去了生活和信仰的原则。一般世俗的节期可能都无可厚非,例如:“庆祝新年”、“中秋节”、“端午节”等,我们都可以参与,但其中若渲染了迷信成份的思想和习俗,尤其是“农历新年”, 我们就要小心了,不要让这些不合基督徒体统的习俗毒化了我们的思想,以致我们不知不觉地与仇敌魔鬼相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