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教的浸礼
现在让我们来谈论新约时代的圣礼和节期了。首先论到圣礼,我们知道,旧约的圣礼都不再需要了,新约圣经明文指定的圣礼只有“浸礼”和“圣餐”两个。根据主耶稣基督的指示,神不再要我们用仪式化的圣礼来拜祂,乃要我们运用心灵和诚实来拜祂。所以,“心灵和诚实”是基督教一切礼仪的核心。旧约时代的礼仪是为预表主耶稣的救赎工作,新约时代的礼仪也是为记念和见证主耶稣的救赎工作,所以,今天我们敬拜神的礼仪,若不以主耶稣为中心,心灵里没有感受到主耶稣救赎的大恩,也不用诚实的态度来回应主的大爱,这样,我们的敬拜礼仪也就像以色列人一样,变成虚假和不得神的喜悦了。读者要紧记,天父的意思并不是要废弃旧约献牛献羊为祭的仪式,改用浸礼和圣餐为仪式;倘若旧约时代的犹太人肯运用他们的心灵和诚实 来敬拜神的话,献牛献羊还是神所喜悦的;倘若新约时代的基督徒不肯运用心灵和诚实来举行浸礼并圣餐的话, 浸礼和圣餐还是神所讨厌的 。
一、浸礼的需要和重要性
浸礼虽然不能带给我们救恩,但却是一个最重要不过的见证。不要以为信主就可以了,何须一定要受浸?这只不过是个仪式罢了。要知道,这是主耶稣在所颁布的大使命中亲自吩咐我们,到普天下去传福音,都要奉父子圣灵的名给所有祂的门徒施浸的,连主耶稣自己也受了浸,作我们的榜样,我们是谁,竟敢说主耶稣所设立的礼是可有可无的?
不错,浸礼只不过是一个仪式,不受浸也可以得救,但我们只能认同没有机会受浸的人才不需要受浸,就如与主耶稣基督同钉十字架那位肯悔改信主的强盗(路廿三 39 -43 ),他没有机会受浸,主就对他说 :“我实在告诉你,今日你要同我在乐园里了。(太廿三43)主并没有要求他受浸才可以得救。主指出“今日”,就是当他死在十字架上的那一日,就可以同主耶稣在乐园里,享受天上永远的快乐了。照样,倘若一个垂危的病人悔改信主,他也是不用受浸,凭他真诚的信心就可以得救了。那些在受迫逼的监狱中信主的人,或在战乱中决志信主的人,或在任何危急状态决志信主的人,因为他们根本上没有机会受浸,他们绝对不会因为缺少了一个仪式,就不能得救。这些人,如果有机会给与他们的话,他们一定以非常高兴的心情接受浸礼的,试问有那一位真心信耶稣,明白主爱他 、为他死 、又将永生和极大的荣耀恩典白白赐给他的人,不愿意藉着这么简单的浸礼,来表示与主联合起来?如果有人说他真心信主,却不愿意这样做,你认为合理不合理 ?
浸礼之所以重要,因为 :
① 这是主耶稣亲自设立的 ;
② 因为主耶稣自己也受了浸,作我们的榜样 ;
③ 主耶稣吩咐要“奉父、子、圣灵的名”受浸,三位一体的神一同“签名”还不够重要吗 ?
④ 这是为表示与主耶稣的死、埋葬和复活联合起来的见证,是向神、向人、向天使、向魔鬼而作的一个公开的见证 ;
⑤ 自古至今,许多许多基督徒为了坚持受浸而为主殉道死了,可见这是值得以生命来见证那么重要的礼仪 ;
⑥一个人一天仍未受浸见证主,一般社会人士及教会均不会承认他是正式的基督徒,就是他自己在心理上,也会以为自己仍未完全属于主的 ;
⑦ 受浸都不肯顺服主,其他圣经教训就更不用说了,这样怎可以说 是真信主 ?
这样看来,受浸不可能是一件多余的事了。我们若真心相信耶稣是神的儿子,又相信祂爱我们、为我们舍命在十字架上,祂这样爱我们,为我们牺牲,我们若要报答祂的大爱和大恩,为祂受一点苦,牺牲一些事物,岂不也是理所当然的吗?何况现在祂吩咐我们要受浸,这并不是一件难做到的事!所以浸礼虽然不能叫人得救,却能反映出受浸的人是否“真心信主”,是否真的得救。
二 、 对浸礼犹豫的种种因素
受浸与主联合,是何等的重要,又是何等的福气,然而,为什么仍有人不肯受浸?按一般常理来说,我们知道那些不肯受浸的人,心中多半被几种观念捆绑着,就如 :
①“我不敢受浸,因为家人反对” : 对于某一些仍未能到法定年龄的少年人来说,家长反对确实是一个困难。但不要灰心,应该迫切为这件事祈祷,又多方想办法说服父母,使自己可以早一些照主的吩咐受浸。若父母并没有太过强烈地反对,而且自己也已经到达了法定可以自主的年龄,我们就应该明白,遵行天上父亲的吩咐更是重要,因为地上的父母会有错误,他们也需要这个救恩。倘若我们不敢受浸归主,我们将来也就无法领他们信主得救。我们万万不应该愚孝到一个地步,自己放弃救恩,叛逆天父的旨意,又堵塞自己 父母将来可以藉着我们听福音得救的机会,目的是只为顺从对主耶稣不大认识的肉身父母,陪他们下地狱。好比有一天读者你陪同你的母亲过繁忙的马路的时候,你母亲因为年老视力不好看不见有一部货车迎面而来,但你年轻,你也看见很危险,你是否仍然因为孝顺的缘故,而不勇敢一点提醒母亲,拉着她,不准她过马路,好救她的性命不死 ?
②“我怕受了浸,将来就没有机会反悔”: 这句话很少人会说出来的,因为想要为自己留后路,好在不测的日子里可以退出基督教 。说清楚一点,存这种心态的人,其实就是“仍未全心信主”的。既然连自己的良心也认为不方便说出来,可见这实在是一种不能见光的心态。这样的人,就是他要受浸, 教会也不会接受他的,因为他实在仍未准备好,也仍未得救。主耶稣清楚地指出 :“若有人要跟从我,就当舍己,背起他的十字架来跟从我。因为凡要救自己生命的,必丧掉生命。凡为我丧掉生命的,必得着生命。人若赚得全世界,赔上自己的生命,有什么益处呢?人还能拿什么换生命呢 ?” (太十六 24-26 ) 当然,主耶稣的意思不是真要我们每一个信主的人都要为主死,不然,岂不是只有那些殉道者才可以得救吗?主的意思是要我们下一个宁死不后悔的决心来信祂,只有这样全心全意地信祂,才可以叫我们真正的得救。
③“我要等到自己的行为做到更好一点才受浸,不然,我怕我受浸后继续犯罪,羞辱主名” : 说这样话的人,误解了神的救恩。要知道,圣经并不是说,你要做好人,而且还是绝对的好人,才可以信耶稣得救 ; 圣经乃是说,只要你肯承认自己是一个罪人,并且知道自己不可能靠自己的善行来得救, 你就可以藉着信心,来到主耶稣面前,求主耶稣在律法以外开恩,赐你赦罪的恩典,使你得救。既然得救,也就可以受浸了,此外,并无任何其他条件。
事实上,我们没有任何一个人可以靠自己做好人,好到一个地步,“配”做基督徒的。所以你无须等待自己做到很好才受浸。不过,笔者也不是说,你可以放心,受浸了还可以犯罪的。我们乃是说,虽然没有一个人能完全胜过罪,但我们还不能因此就放心去犯罪。我们每一个人在受浸之时,都要立一个坚强的心志 :“从今以后我不再犯罪了! ”虽然按经验来说,我们任何人都不能保证自己今后真的不再犯罪,但在心志上,在信心上,决定不再犯罪是必须的。日后若再犯罪,那就是属于“情不自禁”地犯罪,绝不是在信主受浸之时已经作好打算继续去犯罪,两者的性质大大不同。前者会
认罪自责,但却是真心信主得救的;后者会容易原谅自己,甚至会叫 自己放心继续去再犯罪。这种心态证明他还是未真心信主。读者要 自己分辨,究竟你是属于前者,还是后者?若是属于前者,你就可以受浸了;若是属于后者,你不能受浸,因为你仍未真心信主,你仍未得救。你要小心再弄清楚信主的真正意义,不然,你就是自己 害死自己了。
还有一点,经验告诉我们,许多真心决志信主清楚得救的人,在受浸前常常担心自己在受浸之后仍然会继续犯罪,但是当他下决心受浸,并且答应神从今以后不再犯罪,神会赐福给他,使他在受浸之后得着更大的自我约束能力,叫他感到比从前更容易胜过罪。这不是说,他连犯罪的可能也没有了,事实上,当他灵性软弱之时,他还是会犯罪的,但无论如何,他发现每一次都能认罪悔改离开犯罪的生活,并且胜过罪的能力也越来越大,使他终于能过一个圣洁的生活了。所以 ,读者不用担心,只要你全心全意信主,立志不要再犯罪,神会加恩典给你,使你得胜的。
④“我认为不必这么紧张,慢慢来更好,等我做好心理准备工夫才受浸”: 要知道,及早受浸并不是紧张不紧张的问题,乃是能否以见证主为荣为乐的问题。如果一个人真心信主,又知道主耶稣爱他,为他死在十字架上,将永生和神儿女的位份赐给他,这样的人理应会感到十分的受激励,很希望早点藉着浸礼与他所爱的主联合才对。倘若这个人认为“慢慢来更好”,目的是为想要弄清楚一点的话,这就表示他仍未十分清楚,仍未作最后全心信主的决定,这样,他想清楚点是应该的,但他不能告诉人说,自己已经清楚信主得救了。倘若他这样说是因为有什么犯罪的习惯未戒除,或有什么偶像神位未拆除,他更是应该慢一点,弄清才可以受浸 ,因为他也是属于未完全信主、未得救的人。以上两种人都是信心未成熟,仍未得救的。什么时候他肯定自己完全决心相信主,他就是清楚得救的人,他就需要受浸。一个拖延不肯受浸的人,一定是有问题的,主耶稣指出 :“手扶着犁向后看的人,不配进神的国。” 意思是说,想要向前行,心却仍留恋后头的,就是未能全心信主的,这样的态度是不配进入神国的。所以,读者要明白,只要你全心信主就可以受浸了,不必为做什么心理准备工夫的。
⑤“等我先安置好祖先神位,择日才受浸”:基督教是十分重视孝道的宗教,但我们重视孝道,仍不能以祖先为神来拜他们,因为他们是人,死了不可能变成神,这完全是迷信,误将宗教观念插入孝道中,这种观念与基督教的信仰相违背。圣经非常强调,我们不可能在我们所相信的神以外,再立别的为神,也绝不能向任何人或神明拜祭祷告。至于“择日”的问题,也是一种迷信,我们千万不要将这些迷信的观念带入教会,这是神最憎恨的。要知道,有主同在,任何一日都是吉日,任何一个地方都是好地方。
总括来说,圣经定规受浸的资格是十分简单的,那就是全心全意的相信主耶稣。记得圣经记载,腓利受圣灵的感动去向那位埃提阿伯太监传福音。当时这位太监在读以赛亚书关于主耶稣钉十字架的预言,他不明白圣经的意思是指着谁说的,腓利就上前给他详细讲解,指出预言是指着耶稣基督为罪人死而说的,太监立即相信了。刚巧他们经过一个地方有河水,于是太监就表示要受浸归入基督,他问腓利说 :“这里有水,我受浸有什么妨碍呢 !”腓利说 :“你若是一心相信就可以。”他回答说:“我信耶稣基督是神的儿子。”于是吩咐车停住,腓利和太监二人同下水里去,腓利就给他施浸了。读者若真心又全心相信耶稣基督为救主,清楚自己得救,就可以受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