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赛亚书第56章逐节注解、祷读

【赛五十六1】「耶和华如此说:你们当守公平,行公义;因我的救恩临近,我的公义将要显现。」

【赛五十六2】「谨守安息日而不干犯,禁止己手而不作恶;如此行、如此持守的人便为有福。」

  • 五十五-五十六章所隐含的交错对称结构,表明这两章互相关联,结合起来才是完整的信息:
    • A. 神为蒙召者预备筵席(五十五1-2);
    •  B. 神与百姓立约(五十五3-5);
    •   C. 神要百姓除掉不义(五十五6-9);
    •    D. 神的话必要成就(五十五10-13);
    •   C1. 神要百姓活出公义(五十六1-2);
    •  B1. 神与万民立约(五十六3-8);
    • A1. 赴筵的却是诸兽与狗(五十六9-12)。
  • 在五十四-五十五章热情洋溢的邀请之后,「你们当守公平,行公义」(1节)这句话,就像一盆冷水把人浇醒。在一-三十九章,先知呼吁百姓行公义、守圣约,否则就会面临灭亡;在四十-五十五章,神的安慰和拯救却没有任何条件,人只需要「来、来、来」(五十五1-2)、「听、听、听」(五十五2-3),就可以白白领受救恩。但一进入五十六章,神却再次重申:祂的公义标准并没有降低,所以老问题还是绕不过去——当百姓「心中顽梗、远离公义」(四十六12)的时候,神要使祂的公义临近(四十六13);现在,当神的「救恩临近、公义将要显现」(1节)的时候,回应救恩的百姓更当「守公平,行公义」。但是,如果被掳的百姓回归之后就有能力行出公义,为什么还需要弥赛亚「担当多人的罪,又为罪犯代求」(五十三12)呢?如果新约的信徒明白了道理,就能回转委身、全然顺服,为什么还需要「耶稣基督并祂钉十字架」(林前二2)呢?正如第一次出埃及以后,百姓都明白了律法、也同意摩西的反复叮嘱,但还是不能在应许之地「日子得以长久」(申四40;五16、33;六2;十一9;二十二7;三十二47);第二次出埃及以后,百姓又怎么能确保自己可以「因公义得坚立」(五十四14)呢?五十六-六十六章将回答这些问题。
  • 正如四十-五十五章被称为「安慰之书」,五十六-六十六章也可被称为「得胜之书」,可以看作一个交错对称的结构:
    • A. 神招聚万民来到圣山圣殿(五十六1-8)
    •  B. 人的生命无法改善(五十六9-五十八章);
    •   C. 不怀诡诈的认罪(五十九1-13);
    •    D. 必有救赎主来到锡安(五十九14-21);
    •     E. 救赎主的使命(六十-六十二章);
    •    D1. 迎接救赎主来到锡安(六十三1-6);
    •   C1. 坦然无惧的呼求(六十三7-六十四章);
    •  B1. 神造新天新地代替(六十五章);
    • A1. 神招聚万民进入新天新地(六十六章)。
  • 在进入本章之前,我们很难想象,神在发表完「永远的慈爱」(五十四8)、「永远的约」(五十五3)和「永远的证据」(五十五13)之后,还需要再说些什么呢?既然神已经带领百姓回归家园(四十八20-21),又赦免了他们的罪孽、带领他们回到自己的面前(四十九-五十五章),还需要再做些什么呢?当然还有!神的救赎计划是为了人,但目的却不是围绕人、而是围绕神(弗一4-12);救恩并不是为了让人活出自己,而是要让人活出神的形象(创一27)。因此,到了五十五章的结尾,只有人的问题得到了解决、人的需要得着了满足,但神却还没有得着祂所要的——正如以赛亚同时代的先知弥迦所宣告的:「世人哪,耶和华已指示你何为善。祂向你所要的是什么呢?只要你行公义,好怜悯,存谦卑的心,与你的神同行」(弥六8)。
  • 与神同行的生活有两个标志:
    1. 「你们当守公平,行公义」,原因是「因我的救恩临近,我的公义将要显现」(1节)。神的「救恩」和「公义」是不可分割的,「守公平,行公义」并非救恩的前提,而是救恩的果子;白白蒙恩的立约之民,更应当活出在神眼中看为正确的生活。
    2. 「谨守安息日而不干犯,禁止己手而不作恶」(2节),活出顺服蒙福的生活。第一次出埃及的终点,就是进入神所赐的「安息地」(申十二9);第二次出埃及的终点,也是进入神的安息(来四3-11)。
  • 「公平、公义」是五十六-六十六章的关键词。原文一共有9次使用了「公平 ?????????/mish-pawt’」(五十六1;五十八2×2;五十九8、9、11、14、15;六十一8)、23次使用了「公义」( ???????/tsed-aw-kaw’:五十六1×2;五十七12;五十八2;五十九9、14、16、17;六十17;六十一10、11;六十三1;六十四6。?????/tseh’-dek:五十八2、8;五十九4;六十一3;六十二1、2;六十四5。???????/tsad-deek’ :五十七1;六十二21)。「公平、公义」是神的性情(五16)、国度的治理原则(九7;十六5;三十二1),也是神的审判原则(二十六9;二十八17),更是神对百姓的生活要求(一21、27;五7)。当神复兴国度以后,要「以公平公义充满锡安」(三十三5),「公平要居在旷野;公义要居在肥田」(三十二16)。但是人却无法完全做到「公平、公义」,所以律法就变成了定罪。因此,这几个词在五十六-六十四章每章都出现,但自从先知承认人的全然败坏以后(六十四5-6),就不再被提到,而是转而展望「新天新地」(六十五17;六十六22)——「从前的事不再被记念,也不再追想」(六十五17)。
  • 「安息日 ???????/shab-bawth’」也是五十六-六十六章的关键词,原文在本书中一共出现了8次(一13;五十六2、4、6;五十八13×2;六十六23×2),其中7次出现在五十六-六十六章。「谨守安息日」,表明人承认神是自己的创造主(创二3)和救赎主(申五15),愿意在凡事上绝对顺从祂。这是神对立约之民的要求(出二十三12;三十一16-17),也是百姓信靠顺服的标志(出十六25-30;耶十七19-27)。主耶稣说:「安息日是为人设立的,人不是为安息日设立的」(可二27),律法的目的不是为了捆绑人,而是为了让人得安息,但误解律法的人却把律法变成了重轭;因此,这里不提律法、不提献祭,而是单单提到安息日。《以赛亚书》的开始和结尾都是「安息日」(一13;六十六23)。在被掳之前,百姓的安息日有名无实(一13;摩八5;结二十12;二十二8、26);回归之后,一个人是否「诚实倚靠耶和华」(十20),最明显的标志就是能否真正安息。

【赛五十六3】「与耶和华联合的外邦人不要说:耶和华必定将我从祂民中分别出来。太监也不要说:我是枯树。」

【赛五十六4】「因为耶和华如此说:那些谨守我的安息日,拣选我所喜悦的事,持守我约的太监,」

【赛五十六5】「我必使他们在我殿中,在我墙内,有记念,有名号,比有儿女的更美。我必赐他们永远的名,不能剪除。」

【赛五十六6】「还有那些与耶和华联合的外邦人,要事奉祂,要爱耶和华的名,要作祂的仆人——就是凡守安息日不干犯,又持守祂(原文是我)约的人。」

【赛五十六7】「我必领他们到我的圣山,使他们在祷告我的殿中喜乐。他们的燔祭和平安祭,在我坛上必蒙悦纳,因我的殿必称为万民祷告的殿。」

【赛五十六8】「主耶和华,就是招聚以色列被赶散的,说:在这被招聚的人以外,我还要招聚别人归并他们。」

  • 「与耶和华联合的外邦人」(3、6节),指那些听了仆人传扬的真理(四十二1-4)、接受了弥赛亚施行的救恩(四十九6)、参加了神的筵席的人(五十五1-5)。过去,律法规定「亚扪人或是摩押人不可入耶和华的会」(申二十三3),因为他们抵挡神,但将来他们也要被神接纳。神不但将招聚被赶散的以色列人,「还要招聚别人归并他们」(8节),正如主耶稣所说的:「我另外有羊,不是这圈里的;我必须领他们来,他们也要听我的声音,并且要合成一群,归一个牧人了」(约十16)。
  • 「太监」(3节)是不能生育、生命有残缺的人。过去,律法规定「凡外肾受伤的,或被阉割的,不可入耶和华的会」(申二十三1),因为他们的生命枯干;但将来他们却要被神接纳,所以「太监也不要说:我是枯树」(3节)。
  • 外邦人蒙神悦纳的不是赎罪祭,而是「燔祭和平安祭」(7节)。因为弥赛亚已经成了他们的赎罪祭(五十三10),他们只需要献上全然摆上的燔祭、以及与神相交的平安祭。
  • 外邦人和太监都是生命上有问题的人,为什么神不再将他们「从祂民中分别出来」(3节),难道神降低标准了吗?并没有。因为神接纳人,从来都不是根据人的天然生命或出身(出十二48-49;得二12),而是根据人是否「与耶和华联合」。但人的生命都是有残缺的「太监」、本相都是不肯寻求神的「外邦人」,所以神主动拣选了以色列,把他们从万民中分别出来,好让弥赛亚能从他们而出,使地上的万国都因亚伯拉罕(创十二3;二十二18)、以撒(创二十六4)和雅各(创二十八14)的后裔得福。弥赛亚「将两下合而为一,拆毁了中间隔断的墙」(弗二14),使以色列人和外邦人不再有区别,他们里面老亚当的生命都将被新的生命代替。因此,一个人即使过去生命枯干,也将得着新的生命;即使过去「在所应许的诸约上是局外人」(弗二12),也将获得新的地位。被拣选的以色列人和外邦人都要被「招聚」(8节)成为合一的百姓,都要「与耶和华联合、爱耶和华的名、守安息日不干犯、持守祂约」(6节),甚至能像利未人一样「事奉祂」(6节)、委身「作祂的仆人」(6节)。神要把他们领到自己的圣山、进入自己的圣殿,与他们建立个人的关系,所以圣殿将「必称为万民祷告的殿」(7节;太二十一13)。

【赛五十六9】「田野的诸兽都来吞吃吧!林中的诸兽也要如此。」

【赛五十六10】「他看守的人是瞎眼的,都没有知识,都是哑巴狗,不能叫唤;但知做梦,躺卧,贪睡,」

【赛五十六11】「这些狗贪食,不知饱足。这些牧人不能明白——各人偏行己路,各从各方求自己的利益。」

【赛五十六12】「他们说:来吧!我去拿酒,我们饱饮浓酒;明日必和今日一样,就是宴乐无量极大之日。」

  • 神竟然没有按百姓所想象的那样排斥外邦人和太监,这让选民的优越感倍受挫折。因此,五十六9-五十八章指出,选民以色列与外邦人、太监的生命毫无分别、无法改善,即使暂时蒙恩,也「必全然败坏」(申三十一29)。这一段的时代背景模糊,既有被掳之前的影子,也有回归之后的光景。但背景并不重要,因为历史告诉我们,亚当的生命是无法改善的,无论是旧约的犹大、还是新约的教会,都像这里所描述的难以活出公义:
    1. 领袖失职自私(五十六9-12);
    2. 恶人排斥义人(五十七1-21);
    3. 属灵缺乏实际(五十八1-14)
  • 9-12节原文用「来 ?????/aw-thaw’」字首尾呼应,当领袖齐「来」(12节)享受筵席的时候,却没有注意到还有另类的客人也被召「来」(9节);当一群狗「不知饱足」(11节)地纵欲贪食的时候,却不知道神已经呼召田野和林中的野兽「都来吞吃」(9节)他们。「诸兽」(9节)的到来,代表百姓因违背圣约而受刑罚(利二十六22)。
  • 神百姓的领袖有两个责任:1、「看守的人」(10节),保护百姓不受仇敌的侵扰;2、「牧人」(11节),照顾百姓的需要。
  • 「他看守的人是瞎眼的,都没有知识」(10节)、「不能明白」(11节),比喻这些盲目的领袖既不能分辨好歹,也不能看到百姓所面临的危险,所以不够资格作「看守的人」和「牧人」。神量给各人不同的属灵恩赐,「有使徒,有先知,有传福音的,有牧师和教师,为要成全圣徒,各尽其职,建立基督的身体」(弗四11-12),不同的事奉需要不同的恩赐。因此,神并没有让肢体之间彼此牧养,而是吩咐作长老的「务要牧养在你们中间神的群羊」(彼前五2),肢体之间「照着各体的功用彼此相助」(弗四16)。牧者应当具备相应的恩赐、装备和动力,如果与热心的弟兄没有两样,无论多么属灵、敬虔,也是「没有知识」、尸位素餐。
  • 「都是哑巴狗,不能叫唤」(10节),比喻这些明哲保身的领袖不敢为真理发声,不敢「用百般的忍耐、各样的教训责备人,警戒人,劝勉人」(提前四2)。
  • 「但知做梦,躺卧,贪睡」(10节),比喻这些渎职的领袖缺乏责任心,就像一只打瞌睡的看门狗一样毫无用处。
  • 「这些狗贪食,不知饱足」(11节),比喻这些懒惰的领袖贪得无厌,让群羊无止尽地供应自己。
  • 「这些牧人不能明白——各人偏行己路,各从各方求自己的利益」(11节),可译为「这些牧人不知明辨,他们都偏行己路,人人追求自己的利益」(和合本修订版),指这些自私的领袖只顾自己、不顾羊群。「自己的利益」不但包括物质的利益,也包括「属灵的利益」(三十九8)。牧者若只热衷于自己喜欢的事奉、只顾「为自己谨慎」(徒二十28),却忽视「为全群谨慎,牧养神的教会」(徒二十28),无论看上去多么热心为主,其实也只是「追求自己的利益」、满足个人的成就感。
  • 「明日必和今日一样,就是宴乐无量极大之日」(12节),可译为「明天必和今天一样,甚至更好」(和合本修订版,英文ESV译本),指这些领袖没有异象、没有呼召,每天都在混日子。
  • 理想是美好的,现实是残酷的。虽然百姓已经蒙恩得救,知道「当守公平,行公义」(1节),同意「当离弃自己的道路、当除掉自己的意念」(五十五7),但却从上到下都活不出公义。因为无论是被掳之前、还是回归之后,他们的生命本相从来都没有改变,蒙赦免的亚当仍是亚当、归向神的罪人还是罪人,所以神的评语还是「恶人必不得平安」(四十八22;五十七21)。
上图:迦南犬(Canaan dog)是古代迦南的原始犬种,被古希伯来人用来保护营地和放牧羊群。以色列人被掳后,不得不把它们撇在野外,偶尔成为贝都因人和德鲁兹部落的护卫犬。1930年代,以色列国防军的前身哈格纳(Haganah)开始重新驯养从野外捕获的迦南犬。1963年,迦南犬被以色列确认为国犬。

上图:迦南犬(Canaan dog)是古代迦南的原始犬种,被古希伯来人用来保护营地和放牧羊群。以色列人被掳后,不得不把它们撇在野外,偶尔成为贝都因人和德鲁兹部落的护卫犬。1930年代,以色列国防军的前身哈格纳(Haganah)开始重新驯养从野外捕获的迦南犬。1963年,迦南犬被以色列确认为国犬。




来源:https://cmcbiblereading.org/

 






上一篇:以赛亚书第55章逐节注解、祷读
下一篇:以赛亚书第57章逐节注解、祷读

点我,加官微,防失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