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五1】「凡从人间挑选的大祭司,是奉派替人办理属神的事,为要献上礼物和赎罪祭(或译:要为罪献上礼物和祭物)。」
【来五2】「他能体谅那愚蒙的和失迷的人,因为他自己也是被软弱所困。」
【来五3】「故此,他理当为百姓和自己献祭赎罪。」
【来五4】「这大祭司的尊荣,没有人自取。惟要蒙神所召,像亚伦一样。」
- 五章-十18的主题是「耶稣是更美应许的大祭司」,是全书交错对称结构的中心。这部分本身也是一个交错对称的结构:
- A. 大祭司耶稣更高的等次(五-七章);
- B. 大祭司耶稣更美的职任(八章);
- A1. 大祭司耶稣更美的事奉(九章-十18)。
- 五-七章的主题是「大祭司耶稣更高的等次」,与九章-十18「大祭司耶稣更美的事奉」首尾呼应,组成一个交错对称的结构:
- A. 基督是照麦基洗德等次作大祭司(五1-10);
- B. 预备心理解麦基洗德的等次(五11-六章);
- A1. 基督的麦基洗德等次(七章)。
- 1-10节的主题是「基督是照麦基洗德等次作大祭司」,组成一个交错对称的结构:
- A. 大祭司的使命(1节);
- B. 大祭司能体谅人(2-3节);
- C. 亚伦的后裔被神呼召作大祭司(4节);
- C1. 基督被神呼召作麦基洗德等次大祭司(5-6节);
- B1. 大祭司基督能体谅人(7-8节);
- A1. 大祭司基督的使命(9-10节)。
- 第1节可译为「因为凡从人间挑选的大祭司都是奉派替人办理属神的事,要为罪献上礼物和祭物」(英文ESV译本),表明1-10节是继续四14-16的话题,解释为什么「我们的大祭司并非不能体恤我们的软弱」(四15)。为此,我们首先要对人间的大祭司有个概念(1-4节),然后认识基督这位大祭司的超越之处(5-10节):
- 大祭司是个人,从众人中间被分别出来(出二十八1)、在神面前作人的代表。所以每个大祭司都是「从人间挑选的」(1节),并不能由天使或其他非人类担任。
- 大祭司是「奉派」(1节)的,是由神设立的,既不是民主选举,也不是君王任命,更不是毛遂自荐。没有人能自己决定是否当大祭司,「惟要蒙神所召,像亚伦一样」(4节)。在神颁布律法之后,将祭司的职分赐给亚伦和他的后裔(出二十八1),外人不得擅自供职(民十八7;代下二十六18)。但到了新约时代,犹太教大祭司的职位已沦为罗马帝国的政治奖赏。
- 大祭司的使命是代表人事奉神,「替人办理属神的事,要为罪献上礼物和祭物」,成为神和人之间的中保,使人能与神和好、蒙神悦纳。「礼物和祭物」泛指一切祭物(八4;十1;十一4)。
- 大祭司「能体谅那愚蒙的和失迷的人」(2节)。「体谅 μετριοπαθ?ω/metriopatheo」(2节)原文可译为「温柔地对待」(英文ESV译本)。大祭司必须执行律法,但却不能冷漠地履行职责。他既不能对罪视而不见,更不能纵容姑息、同流合污,但却必须约束自己、温柔地对待罪人。因为需要大祭司「为罪献上礼物和祭物」的,都是承认自己是「愚蒙的和失迷的人」。大祭司若在心中对罪人充满忿怒或恼怒,就无法为他们代求。
- 大祭司之所以能体谅人、用慈爱和温柔与公义调和,是「因为他自己也是被软弱所困」(2节;亚三3-4),从经历中认识到自己的罪和失败,承认自己该做的事没做、不该做的却做了;明明知道神的旨意,但却没有遵行的力量。所以,大祭司也必须承认自己是个罪人,「理当为百姓和自己献祭赎罪」(3节)。只有一个承认自己不配、需要神的怜悯的人(出三十二2),才能向人流出神对不配之人的体恤(民十四5;十六22)。
- 每个新约的信徒都是在基督里「有君尊的祭司」(彼前二9),这并非我们的选择,而是神的呼召和拣选。但我们也都是「被软弱所困」的人,所以都应该学习「体谅那愚蒙的和失迷的人」,学习在自己的软弱中体会到别人的需要。在帮助别人对付罪之前,首先应当取用主的宝血,承认、对付自己的罪(利九7;十六17)。人若不能体谅弟兄的软弱、困境和难处,并非因为自己比别人刚强,而是因为自己不够属灵,所以不认识「自己也是被软弱所困」。
【来五5】「如此,基督也不是自取荣耀作大祭司,乃是在乎向祂说『祢是我的儿子,我今日生祢』的那一位;」
【来五6】「就如经上又有一处说:『祢是照着麦基洗德的等次永远为祭司。』」
- 虽然基督有权自取荣耀,但祂和人间的大祭司一样,「不是自取荣耀作大祭司」(5节),完全顺服父神的旨意(十7;约五30、43),荣耀祂的乃是父神(约八54)。这里用「基督」(5节)来称呼「神的儿子耶稣」(四14),因为「神的儿子耶稣」是表明祂的神人二性,「基督」是祂受膏就职的名字。
- 5节引自诗二7,预言基督的神人二性:
- 「祢是我的儿子」,是父神宣告基督的神性。
- 「我今日生祢」,是父神宣告基督的人性,既包括童女马利亚由圣灵感孕生子,也包括父神使基督从死里复活(徒十三33)。
- 6节引自诗一百一十4。既然犹太人和主耶稣都认为诗一百一十1(一13;路二十42;徒二34)是神对基督说话,第4节当然也是神对基督说话,预言父神任命基督担任属天的大祭司(10节):
- 基督是「照着麦基洗德的等次」(6节),职分与麦基洗德相似,并不是按照律法从亚伦的后裔挑选(4节;七13-14)。「麦基洗德」是亚伯拉罕时代的撒冷王,他在律法颁布之前,就已经担任「至高神的祭司」(创十四18)。基督这位「已经升入高天尊荣的大祭司」(四14)既是大祭司、又是神国之王,正如麦基洗德既是「至高神的祭司」(七2)、又是「平安王」(七2)。
- 基督是「永远为大祭司」(6节),不受时间的限制(七24-25),就像麦基洗德一样「长远为祭司」(七1)。而任何人间的大祭司都不能长久,死后必须由别人接替(七23)。
【来五7】「基督在肉体的时候,既大声哀哭,流泪祷告,恳求那能救祂免死的主,就因祂的虔诚蒙了应允。」
【来五8】「祂虽然为儿子,还是因所受的苦难学了顺从。」
【来五9】「祂既得以完全,就为凡顺从祂的人成了永远得救的根源,」
【来五10】「并蒙神照着麦基洗德的等次称祂为大祭司。」
- 基督屡次预言自己将在耶路撒冷受死,并且一路定意向耶路撒冷而去,但祂并非不害怕死亡。基督既然有完全的人性,就要接受肉体的一切限制,所以「在肉体的时候」(7节)也会经历疲倦、悲伤、失望和痛苦的挣扎,也会和人类一样惧怕死亡(二15),所以「大声哀哭,流泪祷告」(7节),在客西马尼园向神祷告:「倘若可行,便叫那时候过去」(可十四35)。
- 基督道成肉身,成为罪人的弟兄,应验了诗二十二22:「我要将祢的名传与我的弟兄,在会中我要颂扬祢」(二12)。同样,神回应基督站在人子地位上的「大声哀哭,流泪祷告」,也应验了诗二十二24:「因为祂没有藐视憎恶受苦的人,也没有向他掩面;那受苦之人呼吁的时候,祂就垂听」(诗二十二24)。神果然是「那能救祂免死的主」(7节),不但使基督有能力顺服父神的旨意(约十八11),而且最终得以复活者的身份「在会中」(二12;诗二十二22)颂扬神。
- 「就因祂的虔诚蒙了应允」,可译为「就因祂的敬畏蒙了应允」(英文ESV译本),基督虽然像人一样「大声哀哭,流泪祷告」,但却没有像世人那样坚持自己的意思,而是祷告:「求祢将这杯撤去。然而,不要从我的意思,只要从祢的意思」(可十四36)。因此,基督从父神那里清楚地知道,十字架是成就救恩的惟一道路,并且得着天使「加添祂的力量」(路二十二43)、顺服父神的旨意(太二十六39、42、44),最终通过复活,脱离并胜过了死亡。并不是难处被挪去才是「蒙了应允」,得着胜过难处的力量更是「蒙了应允」。
- 基督是完全的神,但也是完全的人、「生在律法以下」(加四4),必须像人一样在身量、智慧和灵性上逐渐成长(路二40、52)。基督在神性里不需要学习,但在道成肉身的人性中却需要学习,所以「祂虽然为儿子,还是因所受的苦难学了顺从」(8节)。基督从起头就存心顺从(十7),但祂还必须用一生学习顺从所带来的后果,「存心顺服,以至于死,且死在十字架上」(腓二8)。既然基督站在人子的地位上,「因所受的苦难学了顺从」,每个跟随祂的门徒也可以效法、也必须经历。「苦难 ?παθεν」与「学习 ?μαθεν」原文谐音,一个能用真理使人得自由的人,自己首先要在苦难中学习顺从真理。
- 「祂既得以完全」(9节),指基督通过道成肉身的顺服经历,不但完成了父神的托付(约十七4)、也完成了人类的救恩,有资格成为人类的救主(9b)和大祭司(10节)。
- 神的儿子借着自己的「顺从」(8节),「为凡顺从祂的人成了永远得救的根源」(9节),表明神「领许多的儿子进荣耀里去」(二10)的方法,首先是借着基督在十字架上的「顺从」、成就救恩(路二十四46),然后是借着福音拣选人「顺从」基督、施行救恩(路二十四46)。这救恩一次成就(七27)、功效直到「永远」,但却只属于那些「顺从」基督的人,并非人人都能自动获得救恩,只有「靠着祂进到神面前的人,祂都能拯救到底」(七25)。「顺从」乃是信心的表现(约五24;罗四5;弗二8-9),但「顺从」这个动作,也表明人要为拒绝救恩承担责任。
- 「并蒙神照着麦基洗德的等次称祂为大祭司」(10节),表明十字架就是基督举行就职典礼的地方。基督被钉十字架,就是这位大祭司「一次将自己献上」(七27)、并且「用自己的血,只一次进入圣所,成了永远赎罪的事」(九12)。
【来五11】「论到麦基洗德,我们有好些话,并且难以解明,因为你们听不进去。」
【来五12】「看你们学习的工夫,本该作师傅,谁知还得有人将神圣言小学的开端另教导你们,并且成了那必须吃奶、不能吃干粮的人。」
【来五13】「凡只能吃奶的都不熟练仁义的道理,因为他是婴孩;」
【来五14】「惟独长大成人的才能吃干粮;他们的心窍习练得通达,就能分辨好歹了。」
- 五11-六章的主题是「预备心理解麦基洗德的等次」。
- 「神照着麦基洗德的等次称祂为大祭司」(10节),这事到底美在哪里,本信最初的读者可能「听不进去」(11节),因为他们在属灵上还不够成熟。因此,在开始解释「这麦基洗德就是撒冷王」(七1)之前,五11-六章首先从四个方面来预备读者的心,然后才继续谈论「照着麦基洗德的等次成了永远的大祭司」(六20):
- 要追求属灵的成熟(五11-14);
- 正确的长进之路(六1-3);
- 警告退后的危险(六4-8);
- 勉励信徒殷勤行道(六9-12);
- 神的应许是可靠的(六13-20)。
- 11节可译为「论到这事,我们有好些话要说,可是很难解释,因为你们听不进去」(和合本修订版,英文ESV译本)。信徒属灵生命的成熟程度,并不是根据信主时间的长短,而是根据他们对神话语的接受能力、分辨能力和操练经验。
- 幼稚信徒的三个标志是:
- 听不进去:「因为你们听不进去」(11节),原文直译是「因为你们已经变得耳朵懈怠」。他们并非因为生来愚钝,所以「听不进去」;而是因为不求上进,所以属灵的理解力变得越来越迟钝。
- 走下坡路:12节可译为「按时间说,你们早该作教师了,谁知还需要有人再将神圣言基础的要道教导你们;你们成了那需要吃奶、不能吃干粮的人」(和合本修订版,英文ESV译本)。他们已经信主很久(十32),早就应当对真理掌握到可以造就别人的地步,但现在却还需要对福音的基础(一1;二3)重新补课,退化「成了那需要吃奶、不能吃干粮的人」。天路旅程是逆水行舟、不进则退,黑暗若不能渐渐清晰、清晰也会陷入昏暗。「奶」比喻最基本的真理,「干粮」比喻更进深的真理。
- 缺乏操练:「不熟练仁义的道理」(13节),缺乏实践真理的经验(14节),就像一个初信主的属灵「婴孩」(13节)。
- 成熟信徒的三个标志是:
- 有领悟力:他们就像「能吃干粮」(14节)的成年人,可以理解更进深的真理,比如背架、顺服、得胜、成圣,不会总是停留在浅显的恩典、慈爱和安慰上。
- 勤于操练:「他们的心窍习练得通达」(14节),可译为「他们的心窍因练习而灵活」(和合本修订版,英文ESV译本),也就是经常「在敬虔上操练自己」(提前四7)。
- 有分辨力:「就能分辨好歹了」(14节),可译为「能分辨善恶了」(和合本修订版,英文ESV译本)。他们因为平时经常操练,所以渐渐具备了正常的属灵洞察力(林前二14-15),从此「不再作小孩子,中了人的诡计和欺骗的法术,被一切异教之风摇动,飘来飘去,就随从各样的异端」(弗四14)。
来源:https://cmcbiblereading.org/